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


相关记载
古代的面具上具有简单的符号,“观念符号”和 “表情符号”,用来表达某种特定的观念或表情。 到了戏里,这些符号就直接画在脸上,表达更为复 杂丰富的观念和表情。唐代就有"涂面"的记载,孟 郊在《弦歌行》里写道:"驱摊击鼓吹长笛,瘦鬼染 面惟齿白",即表明了用染涂脸面表现鬼神的形象。 宋代徐梦莘《三朝北门会编》的"清康中秩"第六卷 记载了宋徽宗的两个佞臣以"粉墨做优戏",口出市 井浮言秽语,蛊惑皇上。宋代"涂面"分"洁面"和"表 面"两类,花面也很简单。画了个白鼻子、红眼圈, 目的"务在滑稽"。因为宋代杂剧中,科诨占了很大 比例。元代杂剧盛行,在《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做 场》的大幅壁画中,出现了元杂剧正面人物中的"整 脸"的谱式,突破了过去副净那种白底黑线的基本格 调,带有某种性格的色彩。
中国传统艺术
-脸谱
一、释义 二、历史 三、特点 四、类别 五、介绍
释义 基本解释 戏曲中某些角色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 的性格和特征
脸谱分为四种:生、旦、净、丑。 传统戏曲演员面部化装的一种程式。在面部勾画一定的 彩色图案,以显示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特征。主要用于净角和 丑角。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 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它在形式、 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 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 是使人厌恶。 京剧那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 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 称。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 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
特征
脸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点: 一、美与丑的矛盾统一; 二、与角色的性格关系的密切; 三、其图案是程式化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 好者的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 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脸谱来源于舞台,大家在有些大型建筑物,商品的包装, 各种瓷器上以及人们穿的衣服上都能看到风格迥异的脸谱形 象。这远远超出了舞台应用的范围,足见脸谱艺术在人们心 目中所占据的地位,说明脸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许多国际 友人、国内的有识之士出于对中国戏曲脸谱的好奇与喜爱, 都在探索脸谱的奥秘。
起源
关于舞台脸谱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种是源于我国南北朝北齐,兴盛于唐 代的歌舞戏,也叫大面或代面,是为了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 男子独舞,说的是兰陵王高长恭,勇猛善战,貌若妇人,每次出战,均 戴凶猛假面,屡屡得胜。人们为了歌颂兰陵王创造了男子独舞,也带面 具。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勾画脸谱是用来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相 貌特征,身份地位,实现丰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的效果,舞台脸谱 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谐和统一。 几乎所有的人类族群,在其原始时代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原始先民们 把他们崇拜的某种物品或者概念描绘出来,并对其进行一定仪式的祭拜。 《后汉书·臧洪传》:“坐列巫史,禜祷群神。”祭祀仪式时,负责祭 祀的巫觋们要戴上一定的面具。举世闻名的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就有几十 个青铜面具,据考证是古蜀国举行祭祀时的用品。又如“傩礼”,这是 自先秦时代就有的一种迎神以驱逐疫鬼的风俗礼仪。傩礼一年数次,大 傩在腊日前举行。《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傩 礼中的表演者要戴上一定的面具,清代昭梿《啸亭续录·喜起庆隆二舞》 中说道:“又于庭外丹陛间,作虎豹异兽形,扮八大人骑禺马作逐射状, 颇沿古人傩礼之意,谓之《喜起舞》。”可见古代的傩礼,人们一定要 戴上面具。宋代梅尧臣《送正仲都官知睦州》诗“我惭贱丈夫,岂异带 面傩”也能反证,人们在进行傩礼是需要戴面具的。这种带着面具的宗 教舞蹈对民间舞蹈有很大的影响。
明代已经是由昆剧演出的传奇剧的天下,表演丰富,行当分
工精细,净分正净(大面)、副净(二面)和丑(三面)。 净丑都画脸谱,每个角色又有一个专谱。其底色多是根据说 唱文学中的描绘或演员自己的想象设计的。如关羽的底色是 红的,包公的是黑的。其基本谱式是夸张的眉眼部分。明代 人留发,脸谱画在额以下,清代人留辫子,头剃到脑门以上, 脸谱也画到了脑门以上。图案比例也发生了变化。与明代相 比,脸谱有繁有简,底色一样。清代中叶,地方戏兴起,净 丑的脸谱每一地方差别很大,有明显的地方特征和民间艺术 气息,各种地方戏约有300多个剧种,大多在18世纪以后兴 起。地方戏的繁盛,使得剧目题材人物角色不断增多,行当 分工更细。净行除了正净副净外,又加了武净。色彩增加了 蓝、绿、黄、灰、橙。
根据脸谱的图案排列,又把脸谱分为以下四种:
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利用双眉把脸分为额和面两个部分的脸谱。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再利用口鼻把面部分为左右的脸谱。
花三块瓦脸:把三块瓦脸的分界边缘艺术化,加上各式图案的脸谱。
碎脸:三块瓦脸的变种,其分界边缘花形极大,破坏了原有的轮廓。
脸谱的图案 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
脸谱的分类

脸谱根据描绘着色方式,分为: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凝重威武,整色为主,加重五官纹理加以实现。是十分古老的脸 谱形式。
色彩绚丽,图案丰富,复杂美丽,五彩缤纷,有的还贴金银,华丽无
比。
抹脸:
浅色为多,以为涂粉于面,不以真面目示人,突出奸诈坏人之性。
破脸:不对称脸,左右不一,形容面貌丑陋或意比反面角色。
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 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 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孟良 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闻仲,杨戬 画有三眼,来源于古典传说。巨灵,煞神,金钱豹 有多张脸,突出其神鬼妖特色。杨七朗额头有一繁 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赵匡胤的龙眉表示 为真龙天子。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姜维额头画 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夏侯惇眼眶受过箭伤, 故画上红点表示。窦尔墩,典韦等人的脸谱上有其 最擅长的兵器图案。王延章头画蛤蟆,表示是水兽 转世。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自己是财神爷。北斗 星君画七星图于额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