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阳县农业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情况总结

麻阳县农业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情况总结

麻阳县农业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情况总结麻阳县农业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情况总结在省、市及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麻阳县的农业标准化建设正有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3年我县围绕水稻、油菜、蔬菜、柑桔、时鲜水果、杂交制种、生猪、家禽、肉牛等主导产业,建设标准化示范面积37.6万亩,标准化规模养殖区314.1万头(羽)。

一、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基本情况1 柑桔产业标准化建设我县柑桔产业发展至今已有26.5万亩,然而在标准化推进过程中存在品种退化等现象。

为了改善我县柑桔品种、品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我县加大了柑桔品改力度。

在岩门、锦和、石羊哨、绿溪口、郭公坪、兰里、谭家寨、舒家村等乡镇高接换种优良冰糖橙锦红、锦玉品种和塔罗科血橙8000亩。

在改造老柑桔园的同时,我县加强了对新建柑桔园的标准化规划。

2013年在锦和镇尚坪村新建标准柑桔园200亩,在岩门镇鲁草田村新建标准柑桔园360亩、黄双冲村新建锦红冰糖橙标准园500亩。

新建园屏弃了一贯的密植栽培模式,采用了等高稀植的栽培方式,同时按照标准规划了道路、灌溉设施等。

在统筹全县柑桔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我们重点加强了市级示范园万盛基地的标准化建设。

2013年,我县以万盛公司为主体在高村、岩门、兰村三个乡镇创建市级柑桔标准化建设园4万亩。

重点做好了生产过程投入品的管理、档案的创建及标准化建设的示范推广和辐射带动。

2 粮油标准化创建在粮油方面,我县结合粮食高产创建项目,通过万亩示范片的创建推广了油菜、水稻的标准化栽培。

(1)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

2012年我县油菜高产创建设在兰里镇、黄桑乡,涉及14个行政村,7835户农户,实施面积达1.1万亩。

通过在示范片内推广按大小苗、壮弱苗分级移栽稀植,及科学施肥,巧施硼肥等科学管理模式提高了示范片油菜的单产。

经过几年5月份测产验收,示范片实收产量166.7公斤/亩,较项目区上年亩产125.1公斤,增产41.6公斤/亩,增幅达33.2%,较项目区上年亩增收253.7元。

(2)中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

2013年我县水稻高产创建设在兰里镇、黄桑乡,涉及14个行政村,实施面积达15230亩,目标产量600公斤/亩。

其中核心示范区二个,兰里镇所住村800亩,花园村300亩。

品种统一为广两优1128和广两优2010,统一栽插规格:2米划厢,6×9寸栽插;五是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施用袁隆平超级稻专用肥,亩用量40公斤;六是统一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村级服务组织,专业化防控率100%。

项目区建立了13个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品比展示示范二个,“3414”肥效试验一个。

目前苗情长势良好。

3 蔬菜标准化栽培通过蔬菜标准化建设的示范推广,我县蔬菜产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瓜菜生产全面发展,规模产值稳步增长。

全县瓜菜种植11.17万亩,产量12.9万吨,产值1.4亿元。

二是基地建设速度加快,特色蔬菜长足发展。

三是蔬菜质量明显提升,市场流通取得突破。

(1)推进设施栽培,扶持新兴基地。

半年来,全县新建设施栽培基地2个,面积达160亩,建各类大中棚400多个,遮阳网0.15万平方米。

二是扶持新兴基地。

由市政法委、县扶贫办、县蔬菜办牵头在我县板栗树乡枣子喇村先期打造100亩高标准钢架大棚蔬菜基地,目前选址、村民土地租赁、基地规划等前期工作已近尾声,下一步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2)加强技术培训,抓好示范引导。

为了抓好蔬菜实用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蔬菜办充分利用各种培训阵地,对乡镇农技员更主要的是对菜农进行了培训。

共举办县、乡、村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9次,培训农技人员和蔬菜种植户8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4000余份。

抓好江口、高村、兰里、大桥江、隆家堡、锦和等10多个乡镇的设施栽培示范片,面积1200多亩,示范带动全县蔬菜产业的标准化发展。

4 生猪标准化养殖2013年以来,我县依托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改扩建项目等工程项目建设,大力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通过标准化建设、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建立了4个标准化示范园,形成了3种层次分明、相互衔接、各有特色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一是建成了圈舍设施规范、年出栏肥猪500头以上或饲养能繁母猪25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场56个;二是建成了集中连片的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园2个;三是建成了1个年出栏肥猪1000头存栏能繁母猪200头的托佩克现代化生猪扩繁场。

三种模式的建成,实现了良种与良法配套,引领了全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示范带动作用有了新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扩大了养殖规模,提高了养殖效益。

2013年上半年建成的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园累计生产仔猪6.8万头,出栏肉猪13.35万头,销售收入达2.74亿元,带动100余户发展生猪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产业,解决了500余人的就业问题。

(2)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科学养猪水平。

2013年共实施猪舍标准化改造9000㎡,建设排污暗沟4800m,建设堆粪区或静态发酵堆肥车间3450㎡,建设沼气池、沉淀池360m3;完善了水、电、路和防疫设施,购置了相应的设备。

实现了生猪生产圈舍标准化、设施规划化,大幅度提高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

(3)加快了生猪良种推广步伐。

通过参观学习和科技培训,确定重点推广DLY、托佩克配套系等生猪良种,共引进良种公猪26头、良种母猪500头,并通过标准化人工授精站点的建设,良种覆盖率达98%。

保障了种源供应,为生猪生产提质增量奠定了基础。

5 家禽标准化养殖(1)建全了标准体系,规范了标准化养殖。

2013年,我县把家禽养殖做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创建合作社,出台支持畜禽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健全农业标准化养殖体系, 制定了《麻阳白鹅生产技术规范生产标准》、《麻阳麻鸭生产技术规范生产标准》、《麻阳肉鸡生产技术规范生产标准》等国家、行业及相关企业标准。

形成鸡场选址、建设布局、家禽养殖、防疫消毒及产品出厂全过程等服务标准体系。

一是实现了良种率100%;二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达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标准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实现禽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

(2)抓好了标准化技术培训,提高示范区养殖水平。

参照相关技术标准,结合本地家禽产业发展现状,采取现场讲课,印发标准化技术资料手册等方式提高养殖户科技喂养水平。

(3)争取政府支持,夯实创建基础。

为了保障标准化工作的正常运行,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20万元,用于标准化推广工作的经费开支,重点支持麻阳白鹅养殖技术服务、标准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经营发展。

又通过发动养殖大户筹措资金750万元,建成园区水泥路0.76公里,架设高低压供电线路1.86公里,200千伏安变压器1台,铺设供水管道1.3公里,改造升级原有禽舍,建粪污处理场1个,确保了养殖标准化示范工作的硬件建设需要。

二、标准化示范点建设的工作措施1 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集中建设农业标准化我县成立了以县长彭平安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宋伟为副组长,政府办公室分管农业的副主任滕建军、农办主任谢景学、农业局局长李小平、畜牧局局长江军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业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

明确了市政协副主席黄泽春为柑桔、白鹅市级标准园区建设的联系领导。

同时根据标准化建设规划,确定重点建设园区,集中农业相关项目集中建设项目园。

如我县集中水利、移民、扶贫等项目集中建设了岩门镇黄双冲村新建柑桔标准园。

2 深入开展质量安全监管提高企业诚信经营为了做好农业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县从日常监管入手,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多措并举严把农产品质量关。

首先,加强了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和管理,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以安全使用和生产销售为重点环节,打击生产销售禁用农药和化学物质等行为,大力推行农药市场经营登记备案制度,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

同时,我县加大了市场监测力度,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标准化生产基地专项检查,加大蔬菜农药残留检测频次。

最后,同各标准化建设主体签订了《麻阳苗族自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通过承诺书的签订让各生产主体自觉和不自觉的按照标准化生产规程进行生产,确保产出的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3 多形式培训提高种植者劳动素质为了扩大农业标准化影响,营造氛围,麻阳县就标准化建设电视专题报道12次,悬挂横幅8条、制定固定宣传标语45条,新建宣传墙6堵,制定园区标识牌13块,出简报3期。

举办标准化技术骨干培训1期,检测员培训班1期,农药经营人员培训班1期和柑桔、蔬菜、水稻、时新水果等几大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1236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手册、生产档案等资料36500余份。

目前,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农技部门与行业协会指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积极参与的农业标准化推广机制。

3 借校(院)县合作契机提高农业标准化建设科技含量2013年我县争取了湖南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点校(院)县合作项目。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对我县农业标准化示范点万盛公司柑桔基地、浅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口墟镇蔬菜基地及金盛湘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绿溪口乡葛根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在合作推进过程中,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的教授多次调研了麻阳柑桔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麻阳柑桔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省力栽培等发展方向。

4 关注天气采取有力措施抗旱至六月份下旬开始,我县一直持续高温酷暑天气,35℃以上的天气使得农田干涸,作物焦渴,河水断流,甚至出现大面积绝收情况。

到目前为止,麻阳县受旱30.22万亩以上,其中水稻5.78万余亩,玉米2.5万余亩,花生4.02万余亩,柑桔12.78万亩,瓜菜3.45万亩,其他1.67万亩,且旱情仍在持续。

由于水源等条件的限制,我县多个标准化基地因旱灾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为此,我县成立抗旱工作班子。

成立以局长任组长,业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业务股长负责人为成员的抗旱领导工作班子,具体负责全县农作物的抗旱工作采取短信群发的形式,将当前抗旱要点发送到广大农户手中,指导抗旱救灾。

其次,进一步加强与气象、水利、民政等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及时会商旱情,评估旱灾影响,指导农民科学抗旱。

再次,指导农户因地制宜及时改补种。

最后,推广节水抗旱农艺措施等。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1 进一步加强抗旱救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把旱灾的损失降到最低。

2 加强标准园基地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3 加大示范推广,扩大标准化推广范围。

4 抓好生产监管,强化安全管理麻阳县农业局2013年8月2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