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两篇篇一: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创新办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工作,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委员会章程。
第二条委员会的名称: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简称“校企合作委员会”。
第三条委员会的性质:本委员会是中卫职业技术学校与区内外知名企业和各类私人企业联系的桥梁与纽带;致力于推进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顶岗实习、实习就业、实训基地建设、订单式培养,产品开发、技术咨询、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全面合作;是创新办学模式、探索产学一体化的校企合作平台。
第四条委员会的原则: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促进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层次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打造职业教育品牌。
第五条本委员会的活动方式:通过定期会议、参观考察、高层会商的方式,加强委员单位间的联系,增进相互了解。
第六条本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中卫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七条本委员会设名誉理事主席若干,聘请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社会专业权威人士担任。
校企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第八条委员会主任由中卫职业技术学校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学校领导,委员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委员单位负责人担任。
第九条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单位以中卫职业技术学校邀请与企业自愿加入相结合的办法产生。
由意愿加入的单位填写“中卫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单位登记表”,并加盖公章,经委员会审核同意,即成为委员会委员单位。
第十条校企合作委员会下设校企合作办公室,作为委员会的日常办公机构,设办公室主任一名,常务副主任一名,校企合作开发部,校企合作管理部,工作人员若干名。
第十一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和修改委员会的章程及委员会内部的管理制度。
(二)筹备、召开委员会年会。
(三)推选委员会名誉主任及相关负责人;(四)决定委员会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二条校企合作办公室职责(一)负责制订校企合作委员会和学校校企合作年度工作计划、下发通知、撰写总结等日常工作;(二)负责组织开展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实训基地建设、产学一体化、技术咨询、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合作事项;(三)负责统筹开发和管理校内外校企合作单位;(四)负责统筹开发和管理实习实训基地的确定、协议签署、相互合作等事宜;(五)负责委员会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十三条校企合作委员会实行年会制,每年召开一次,年会由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召集,必要时可临时召开。
第三章校企合作内容第十四条人才培养合作。
学校可根据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培养,按企业的要求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企业可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奖教金,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
第十五条队伍建设合作。
企业为学校提供教师锻炼场所和方便条件,为学校选派兼职教师;学校为企业培训在职人员,组织兼职教师培训。
第十六条产学一体化合作。
共同开发校企合作企业、经济实体,组织学院参与委员单位在职技术人员培训、在职学位进修。
第十七条顶岗实习、实习就业、实训基地合作。
委员单位均为中卫职业技术学校定点挂牌的实习实训基地,牌名统称: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基地。
学校每年定期向委员单位派送顶岗实习、实习就业的学生,并聘请委员单位的专业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第四章委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第十八条委员单位可参与指导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等教学活动,使学校的教学更切合企业实际需求。
第十九条委员单位需确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联络员。
根据工作需要,联络员及时与校企合作办公室联系,介绍本单位的最新情况,商谈双方进行合作的项目。
委员单位变更联络员或联系方式时,应及时通知校企合作办公室。
第二十条委员单位享有下列权利(一)优先取得和利用本委员会的技术信息或资料。
(二)参加本委员会组织的各种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三)优先招收学校毕业生就业(四)优先与学校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科研合作。
第二十一条委员单位必须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本委员会章程,执行委员会的决议。
(二)维护委员会的合法权益。
(三)保持与中卫职业技术学校的密切联系,协助学校与各委员的相互合作;协助学校开展技术调研及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
(四)优先接受学校毕业生就业。
(五)及时向委员会反馈本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
(六)向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推荐兼职教师。
(七)协助中卫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专业技术发展调研及其他活动。
(八)开展如专业(或方向)共建、实训中心共建、课程共建等合作项目。
第二十二条委员单位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委员会,由校企合作办公室通过退出手续予以注销。
第二十三条委员单位如有严重损害委员会利益或违反本章程的行为,可取消其委员资格。
第五章经费来源与管理第二十四条委员会的主要经费来源(一)政府和学校的资助。
(二)学校每年给予校企合作专项经费用于管理校企合作的日常工作。
(三)企业合作中的企业赞助或企业校企合作专项费用。
(四)其它合法收入。
第二十五条委员会应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财务制度,经费仅在委员会业务活动范围内开支,不得挪作他用。
财务收支实行独立核算。
经费使用年度预决算,经费管理办法另行文。
第二十六条委员会根据本章程为委员单位提供的技术咨询、培训等项目,由学校或相关项目实施单位与委员单位另行签订合同,项目的实施和经费的使用按照合同规定执行。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七条本委员会委员单位介绍及合作情况将随时上传至网站,包括校企合作动向、科研合作成果及人才培养成果等。
详情请查阅中卫职业技术学校网站。
第二十八条中卫职业技术学校将向企业委员单位授牌:“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基地”。
企业委员单位向学校授牌:“×××人才培养基地”。
第二十九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归中卫职业技术学校校企合作办公室。
校企合作办公室篇二:高级技工学校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通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院校基础、校企合作。
杜会参与”的高枝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断职教办学棋式,为杜会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棍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合同法》,特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的性质:本委员会是高级技工学佼(以下简称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产学结合的智囊库和咨询机构:是学校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各类企今业单位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创新办学模式、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平台。
本委民会任务是推进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顶岗实习、实习就业、实训基地建设、订单式培养,产品开发、技术咨询、项目申报每方面的全面合作。
第三条校企合作原则: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能力.增强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借助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实践平台和人才需求导向,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满足社金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委员会设名誉主任若干人,由领导或有关部门领导担任。
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30-40人。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系常设办事机构,办公地点设在高级技校。
委员会主任由学校校长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分管校企合作的校领导兼任,副主任由学校其他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兼任,委员由学校各系主任、有关部门领导和实训基地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兼任。
第五条委员会主要职责:(一)制定和修改委员会的幸程,制定委员会内部管理制度; (二)筹备组织召开委员会年会;(三)推选名誉主任、聘请顾问;(四)决定委员会其它重大事项。
. (五)全面规划校企合作,制定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规划,健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度。
(六)选择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的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七)建立校企合作紧密联系制度,加强高技能人才供求双方信息引导和服务。
(八)建立校企沟通协调机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校企合作洽谈会,组织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委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同时提升在职职工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
(九)优化学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专业设置意见和专业培养目标。
使学校对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逐步实现校企紧密对接。
第六条委员会办公室职责:(一)负责制订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下发通知、撰写总结等日常工作;(二)负责组织校内各教学单位与实习实训墓地、企事业单位、政府有关部门的实习实训联络和工作协调;(三)负责调查、了解和掌握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实习实训基地人才需求信息;(四)负责实习实训基地的确定、洽谈合作、签署协议等事宜;(五)负贵反馈实习实训基地对实习学生和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六)办理委员会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七条委员会实行年会制,由委员会授权办公室负责召集。
必要时可临时召开。
第三章委员会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第八条委员会成员单位由企事业单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患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由学校邀请或企业自愿加入的办法产生。
成员单位填写《高级技工学校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登记表》.加盖单位公章。
企事业单位原则上应是学校实习实训基地。
第九条委员会成员单位可参与指导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等教学活动,使学校的教学更切合企业实际需求。
第十条委员会成员单位需确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联络员。
根据工作需要,联络员及时与校企合作办公室联系,介绍本单位的最新情况,商谈双方进行合作的项目。
委员会成员单位变更联络员或联系方式时,应及时通知校企合作办公室。
第十一条根据需要,委员会可在企事业单位聘请顾问,受聘顾问受邀参加委员会的有关工作会议,听取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计划的执行情况汇报,并对委员会今后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委员会成员单位享有下列权利:(一)享有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信息知情权;优先取得和利用本委员会的技术信息或资料;(二)享有参加本委员会组织的各种合作与学术、技术交流活动,应邀出席学校重大活动;(三)优先获得学校科技成果;(四)优先开展职工培训;(五)优先与学校共同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产学合作;(六)优先挑选接收学校毕业生;(七)优先应聘学校兼职教师。
第十三条委员会成员单位义务;(一)遵守本《章程》;(二)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维护合作关系;(三)承担学校师、生实习实训基地任务,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参加顶岗实训学生的报酬;(四)向学校推荐兼职教师:(五)协助学校开展产、学调研及其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