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皮带秤安装调试工法

电子皮带秤安装调试工法

电子皮带秤安装调试工法中冶集团华冶资源公司天津工业设备安装分公司王文凯彭廷生刘艳丽1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皮带秤正广泛应用到企业生产的物料配比中,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电子皮带秤的安装质量、调试精度对生产的计量精度影响很大,如现场安装不当,就会造成计量不准、误差较大。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电子皮带秤安装和调试经验,建立和总结了一套比较实用的安装调试工艺,既保证了设备安装的精度,又缩短了施工时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工法特点2.1皮带秤采用“整体安装法”。

安装工艺简单,便于实施、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2.2皮带秤的校验采用“链码标定法”。

2.2.1链码标定装置,由滚球、链片、内外连板和挂环等组成,其材质为不锈钢。

2.2.2利用“链码标定法”校验电子皮带秤校验精度高(静态0.03%,动态0.1%),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

2.2.3链码随皮带同步运行,完全模拟物料的输送形态,使得校验直观可靠。

2.3设备安装精度高,调试方法简单、实用。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皮带运输物料计量的称重装置安装、调试。

4 工艺原理“链码标定法”的调试技术原理是,利用标准链码模拟物料的方式进行对皮带秤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的检测。

链码固定装置(门形架)安装在皮带秤上游附近,将链码平放在皮带秤的皮带上且链码平铺在皮带秤的整个称量段上,然后用钢丝绳将链码与门形架连接固定,本装置能在带式输送机空载运转中,由带式输送机拖动使链码一直在皮带秤的称量段上自由转动,满足模拟输送物料的状态,以完成电子皮带秤准确度的动态校验。

(链码标定示意图4-1)皮带秤标准链码皮带门形架皮带托辊称重传感器4-1 链码标定示意图电子皮带秤系统检测控制原理,当料流经过电子皮带秤时,安装在配料秤上的称重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不断检测出秤架皮带上物料重量的变化,并把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传输到配料秤仪表,配料仪表对现场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瞬时流量,并和预先设定的给料量相比较,得到实际流量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值,经过仪表内软件的一系列计算与判断,输出PID电流信号到变频器,变频器再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皮带或给料机构的速度,改变下料或出料量的大小,使瞬时流量与设定值趋于一致,完成定量配料。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皮带秤安装调试工序:皮带秤安装位置选择皮带秤传器安装电气回路检查电子皮带秤标定物料计量系统投入使用5.2皮带秤安装调试操作要点5.2.1皮带秤安装位置的选择为了保证皮带秤的计量精度,安装位置必须满足下述要求:1. 张力:秤架安装位置应选在输送机张力变化最小的部位,一般把皮带秤安装在输送机靠近尾部的位置,但必须保证卸料器在卸料过程中不对秤架产生影响。

2. 带有凹凸形曲段的输送机,安装秤架位置至少距离凹凸点12m以上,并且保证皮带与称重托辊充分接触,不得在皮带起动时有皮带跳动现象。

5.2.2皮带秤秤架安装要求1. 称重托辊的安装:托辊的径向跳动,承托高度和槽形角的角度应在其公差允许的范围内,并且改造后的系统所选择的托辊与皮带输送机原来的托辊尺寸必须相同,槽形角一致。

2. 导向托辊(防偏托辊):用于输送机皮带中心导向的托辊,可安装在距离称重托辊两边各四组托辊的地方。

3. 托辊校验:皮带秤称重托辊及其前后各三组托辊应该进行精度尺寸标准,同时应按要求用垫片调节,以使秤体上托辊不受皮带张力变化影响。

4. 称重域托辊是指称重托辊及其两边各四组托辊,称重域内各托辊应高于输送机架的其他托辊3~6mm。

5. 称重托辊中心线与输送机中心线一致,称重域内托辊是水平和等距的,保证每个托辊与基准托辊间距的测量精度在±0.8mm以内,使成为一直线。

5.3皮带秤传感器安装皮带秤传感器主要包括称重传感器和测速传感器两种。

由于传感器是比较精密的设备、容易损坏,因此在工艺设备都安装完毕后,才进行传感器的安装。

5.3.1每只传感器必须作用于垂直位置;5.3.2每只传感器受力要保证均匀;5.3.3传感器和称重域托辊必须处于自由状态,无卡涩现象;5.3.4安装和焊接传感器套件时必须取出传感器;5.3.5安装传感器时应将上、下套件可靠的用接地线连接。

5.3.6传感器安装就位后,禁止在其周围使用电焊。

5.4电气回路检查5.4.1 首先检查整个系统回路接线是否正确。

接线是否有松动、虚接现象。

称重系统接线如图5.4.1-1所示.5.4.1-1 称重系统接线图5.4.2 检查判断称重传感器有无问题。

1. 断电,测量称重传感器桥压两端子电阻值和信号两端子电阻值是否正常。

2. 送电,测量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否稳定。

5.4.3 检查判断称重变送器是否正常方法:拆掉称重传感器信号,用信号源代替称重传感器在输入端加入模拟信号,用PLC设定给定值,测量PID有无输出,测量变送器输出桥压是否稳定。

5.4.4检查判断测速传感器是否正常,检查测速传感器与联轴器连接情况,用万用表测量皮带运行与不运行电压信号有无区别。

5.4.5接地系统检查。

工作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电缆屏蔽层要求单端接地。

5.5电子皮带秤的标定校验电子皮带秤可以用链码、挂码、实物等多种方法。

5.5.1链码规格的选择链码的规格选择要根据胶带输送机的有关参数及输送量来确定。

Q—胶带输送机的最大瞬间流量(t/h)v—胶带输送机的带速(m/s)W—胶带输送机每米长度上的最大物料重量(kg/m)L—皮带秤的有效称量段长度(m)W=Q/(3.6×v)例:某一皮带秤,胶带输送机的最大瞬间流量Q为1150t/h,带速2.5m/s,则胶带输送机每米长度上的最大物料重量:W=Q/(3.6×v)=1150/(3.6×2.5)=127.77kg/m为了保证标定精度和可靠性,一般应选用最大瞬时流量的40%和80%两种高低负荷的链码。

127.77kg/m×80%=102.16kg/m127.77kg/m×40%=51.1kg/m如果皮带秤的有效称量段长度L=4.8m,则应选择链码的长度L=6m,链码规格100kg/m和50kg/m5.5.2确定仪表参数数值1. 测量皮带长度(l)1)方法一:在皮带上标明一个起点,然后用卷尺连续的分段测量,一直到所标的起点为止,累加各段之和,算出皮带长度2)方法二:在皮带上作好标记,用卷尺测量出皮带上30米的一段长度,用秒表分三次测量出这段长度运行的时间取平均值,计算出皮带的速度。

再用秒表测量出皮带转3圈所用的时间,通过时间和速度计算出皮带的长度。

2. 测量皮带转n圈的时间,要求时间最好大于6分钟测量方法:在皮带和输送机架上,分别作好参考标记,开动输送机,当皮带上的标记与输送机上的标记对齐时,启动秒表,当皮带运行到n圈并且皮带上的标记与输送机架上的标记对齐时,停下秒表,这时秒表所指示的时间即为所测时间。

3. 皮带速度(m/s)v=n×l/tn—皮带运转圈数l—皮带长度t—皮带运转n圈的时间4. 测量有效称量段长度(L)对于计量皮带秤制造厂家不同,有效称量段也不同。

(4.8m 6m)对于配料秤有效称量段较短些。

( 1.2m 1.5m )5. 计算用链码校验皮带载荷累计量理论值理论值=每米公斤(kg/m)×皮带速度(m/s)×校准时间(s)5.5.3允许误差的计算1. 皮带秤零点累计示值允许误差的计算最大流量下规定时间内累计量的0.1%(精度等级为0.5 Ⅲ级秤)2. 皮带秤动态累计允许误差的计算(Q显示值-Q理论值)/ Q理论值×100%<精度等级或精度等级×理论值> Q显示值-Q理论值5.5.4实物检测实物检测:是在现场实际运行状态下,用日常输送物料对皮带秤进行的一种综合检测方法。

实物标定的关键:检测用的实物必须准确。

遵循原则:实物检测前应调零,皮带运转半小时,标准物料流量应在最大流量的50%~100%之间。

6 材料与设备6.1机具设备:表6.1-1 机具设备明细表6.2施工材料表6.2-1 施工材料表7 质量控制7.1本工法执行的安装规范:《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31-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995-2002)7.2质量控制措施7.2.1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规范、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公司质量管理程序文件,以保证每道工序均处于受控状态。

7.2.2严格技术交底,技术人员必须以书面形式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目标,交接记录双方均要签字。

7.2.3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奖惩制度、奖优罚劣。

7.2.4各级管理人员均要持证上岗,特殊工种要有相应的上岗操作证。

7.2.5严格执行“三检制”和“三工序”制度,项目质量员跟踪检查,掌握质量动态,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单位工程质量目标实现。

7.2.6对重点部位如皮带秤安装位置的选择、称重传感器安装的精度、皮带秤的校验精度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程序进行施工。

7.2.7称重传感器的跨接保护接地线必须牢固可靠。

8 安全措施8.1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安全应急预案体系,配备相应人员,准备好相应物料。

8.2施工前认真、详细、全面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每个参与作业人员均参加,交底结束后进行相关不清楚问题的解释,交底确认,然后作业。

8.3进入施工现场配戴好必要的安全用品,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8.4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起重工、机运工等需持证上岗,随时接受检查.8.5各工种在工长、班组长统一安排下,分工负责做好自己的安全工作,对自己需要用的工、机具线路等随时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上报。

8.6施工用电线、电缆、二次线要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由安全员和电工经常巡查,维护处理。

8.7高空作业人员要进行体检,作业人员的安全带一定要拴挂牢固后才准许作业,特别是电焊作业等,一定要设专人监护并按要求配备灭火器,确保安全。

8.8吊装作业设置警戒区域,由起重工统一指挥,专人监护。

起重指挥的信号、手势一定要清楚。

吊装作业用工作平台、吊绳具经常进行检查、更换、加固。

8.9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作业,禁止高空抛物。

8.10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规定和要求施工作业。

8.11起重机械吊装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电焊、气焊严格执行“十不烧”。

8.12必须按规范规定使用钢丝绳,使用前、后和过程中仔细检查,必要时更换。

8.13电子皮带秤安装时,必须将称重传感器取出,避免电焊过程中传感器通过强电流而损害传感器设备。

8.14调试送电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人进行监护,设备接地保护要良好,避免伤人或损坏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