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初三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物理考点专题复习——专题二十七:平面镜成像考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如图甲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境.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___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________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乙________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相应字母表示)2.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时应选________(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______(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3)接下来的步骤是: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4)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同学们认识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纠正了生活中的错误认识,那就是像的大小只由________的大小决定.某小组发现,虽然蜡烛A、B相同,但B 与A的像不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4.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①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_____;②记录________;③量出________的距离.④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步骤③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________.5.小明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__ (2)实验时,取两根相同的蜡烛,是为了验证物与像________ 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 (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 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像.(选填“虚”或“实”)考点二:平面镜成像特点与简单计算1.人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A. 比人小的实像B. 比人小的虚像C. 与人等大的实像D. 与人等大的虚像2.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A.成倒立等大的虚像B.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成倒立缩小的虚像3.如图所示,小华靠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A.变小B.不变C.变大D.无法判断4.小王站在竖直悬挂的平面镜前2m处,他后退0.5m后()A.镜中的像大小不变B.镜中的像将缩小C.人与像相距4.5mD.像与平面镜相距2m5.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 1.5mB. 2.0mC. 2.5mD. 3.0m6.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A. 是等大实像B. 是放大虚像C. 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D. 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7.小明站在与水平地面垂直的平面镜M前,现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1 cm,小明在镜中的像将()A. 向上移动1cmB. 向上移动2cmC. 向下移动1cmD. 不动8.用一手指面紧贴玻璃平面时,发现手指与它的像之间最近距离是6毫米,则该平面镜的厚度约是________毫米.9.身高1.8 m的学生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像的高度是________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m,当他后退0.5 m后,人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小红身高1.64 m,位于平面镜前2 m,平面镜高1.8m,则像高________m,像与小红的距离是________m;如果小红向镜面前进1 m,镜中的像将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1. 如图所示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 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12.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经过镜前都习惯照一照.同学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身高1.6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人在镜中的像高________m,像与人的距离为________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m.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三:平面镜的应用1.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A.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B. 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C. 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D. 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2.如图所示某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作用是()A. 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B. 增加刻度盘的亮度;C. 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 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

3.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小孔之间的距离为d,d恰好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此人想通过两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镜M 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宽度至少是()A. B. C. D.考点四:钟表问题1.如图所示为从平面镜里看到墙上电子钟示数,这时的时间应是()A. 21:05B. 21:15C. 20:15 D. 20:052.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右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A. 10:21B. 21:10C. 10:51D. 12:013.十一假期,小明全家外出旅游.进入酒店门口之后,小明走了几步回头看到光洁的地板砖上有一个酒店大门内侧正上方电子钟钟面的像,数字显示为.则当时的时刻为 ________4.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银行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向上看时,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此影像是________ (选填:“实像”或“虚像”),此时的实际时间应是________ .考点五: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1.在如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2.如图,S为点光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一条光线,使反射光线经过A点,保留必要作图痕迹________。

3.如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图.考点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如图甲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境.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___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________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乙________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相应字母表示)【答案】4;能;B【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蜡烛A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4cm,则蜡烛B与玻璃板相距4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档光板,则能看见蜡烛的像A′,无法看到物体B.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A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低的情况,B和C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B图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C图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如下图:故答案为:4;能;B.2.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时应选________(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______(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答案】(1)较薄(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后(4)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析】(1)为了防止重影影响成像效果,所以应选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2)由于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应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如果是实像,则会成在白纸上,如果是虚像,则不会成在白纸上;(4)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