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眷恋着祖国课件
3.美移民局非法限制钱的自由,要他一
个月到移民局报到一次,并不准离开洛 杉矶。
4.处在与世隔绝的境地——五年。
• 1 .总是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 • 2.租房只签一年的合同。
• 3.五年中搬了五次家。
• 4.还教育孩子:他们的祖父和外祖母在 • 想念他们。
三读课文 品味语言
(一)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 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 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 国。”
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 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把引 用的话改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 为什么?
提示:
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不仅说明了 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 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 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 了钱学森眷念祖国的深情。 如果改为客观叙述不好。那样不能形 象地说明钱学森在美国军界首脑人 物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不如引用 原话显得真实可信。
钱学森在美国取得那么大的成 就,生活待遇那么丰厚。为了报效 祖国,他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毅然决 然地回国了。如果有一天你出国留 学了,你会怎么做呢?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试着用几 个四字词语归纳文章内容。
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 讨论问题
(一)钱学森归国受到哪些阻挠和迫 害? ﹙二﹚这种迫害,并没有磨掉钱学森 夫妇返回祖国的决心,他们做了哪些 准备工作?
1.美国移民局通知他,不许离开美国,并
以判刑和罚款加以恐吓。
2.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关押15天。
始终眷恋着祖国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 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 2.学习有详有略,详略 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 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 “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 王”。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 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 1939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 士学位;1956年,钱学森受命 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 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 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 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 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 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 弹“两弹结合”的实验……
“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 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 年时代的房子。
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 用?你能用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 的眷恋情思吗?
提 示:
表现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恋! 第一个是对祖国的眷恋; 第二个是对故土的眷恋。
魂牵梦绕、望眼欲穿、望穿秋水、 归心似箭等。
选材精当,详略得当。
拓展提升
课文说:“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 整呆了20年。这20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 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 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下面提供的诗文中,哪几句 能概括钱学森的爱国思想和行动?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4.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 5.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 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三) 1955年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为 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 祖国母亲发出求救的呼声。 从钱学森向祖国的人大常委会求救这 一举动,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吗?
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 急切心情。
四读课文,理清线索
线索清楚,脉络分明。
以时间先后为序 始终 眷恋祖国的深情 明线 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