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筑防火06.第六章安全疏散
建筑防火06.第六章安全疏散
其它
1.20
1.30
1.40 1.20
18
3.体育馆疏散宽度
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 总宽度,应按表2-6-5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2-6-5 体育馆每百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m)
观众厅座位数档次(座) 3000~5000 5001~10000 10001~20000
疏散 部位
-
-
30.0 -
45.0 - -
60.0
-
31
-
从表中可以看出,火灾危险性越大,安全疏散距离要求 越严,厂房的耐火等级越低,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严。
而对于丁、戊类生产,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 时,其疏散距离可以不受限制。
32
仓库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表26-10规定(同厂房)。
37
4.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 离,不应大于表2-6-11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 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
5.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 2 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其 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 于30m;当该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 ,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 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 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 离可增加25%。
住宅户门、出口0.9米,走道、楼梯、首层外门1.10米。 (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4m,室外
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
28
三、疏散距离指标
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房间内最远点 到房门的疏散距离,二是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 部出口的距离。我国规范采用限制安全疏散距离的 办法来保证疏散行动时间。
0.75
1.00
23
6.其他民用建筑
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 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疏 散楼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2-6-8 的要求计算确定。
考虑到各层人流到达某一出口的时间差,各层人数不需叠 加。疏散宽度应按本层及以上各楼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 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 的人数计算。
7
(四)餐饮场所
餐馆、饮食店、食堂等餐饮场所由餐厅或饮食厅、公用 部分、厨房或饮食制作间和辅助部分组成。100座及100座以 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 简称餐厨比)应符合: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 比宜为1:1。
餐馆、饮食店、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可 按表2-6-2取值。
名称
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
疏散门
疏散门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托儿所、幼儿园
单层或多层医院、疗养 院
一、二 级 25
35
三级 20 30
四级 15 25
一、二级 20 20
三级 15 15
四级 12 12
高层医院、 病房部分 24
—
—
12
疗养院 其他部分 30
表2-6-3 厂房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净宽度指标(m/百人)
厂房层数
一、二层
三层
≥四层
宽度指标
0.6
0.8
1.0
16
2.高层民用建筑疏散宽度
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 应按1m/百人计算确定。
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 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33
表2-6-10 仓库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m)
仓库类别 甲 乙 丙
丁
戊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一、二级
一、二级 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单层仓库
多层仓库
高层仓库
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 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30.0
25.0
-
-
75.0
50.0
30.0
-
80.0 60.0
60.0 40.0
门和 走道
平坡地面 阶梯地面
楼梯
0.43 0.50 0.50
0.37 0.43 0.43
0.32 0.37
19
0.37
4.电影院、礼堂、剧场疏散宽度
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 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 根据其通过人数和表2-6-6所示的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木结构建筑内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 散门的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 不小于表2-6-7 的规定计算确定;
表2-6-7 木结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 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
层数
地上1~2层
地上3层
每100人的疏散净宽度(m/百 人)
2.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未封闭的楼梯间的 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2-6-11的规定 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2-611的规定减少2m。
3.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 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 层时, 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 处。
楼梯间的形式及防
火设计要求。
2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第二节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第三节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第四节 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第五节 避难层(间) 第六节 逃生疏散辅助设施
3
第一节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是对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要依据。 主要包括人员密度计算、疏散宽度指标、疏散距离指标等 参数。
24
表2-6-8 疏散楼梯、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每百人净宽度(m)
建筑层数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1-2层
0.65
0.75
1.00
地上楼层
3层
0.75
1.00
-
地下楼层
≥4层
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 ≤10m
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 10m
1.00 0.75 1.00
1.25 - -
- - - 25
0.75
0.85 1.00
1.00
21
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 ;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院、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 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 小于0.9m时,可增加一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 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
22
5.木结构建筑疏散宽度
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 所,其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的各自 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 计算确定。
办公建筑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0m,高度不应小于 2.10m。
26
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 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 。
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 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甲
一、二级
乙
一、二级
一、二级 丙
三级
一、二级
丁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戊
三级
四级
30.0
75.0
80.0 60.0
不限 60.0 50.0 不限 100.0 60.0
25.0
50.0
60.0 40.0
不限 50.0 - 不限 75.0 -
-
30.0
40.0 -
50.0 - - 75.0 - -
8
表2-6-2 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
9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 座位数的1.1倍计算。
10
(五)展厅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按 0.75人/㎡计算。
11
二、疏散宽度指标
安全出口的宽度设计不足,会在出口前出现滞留,延长 疏散时间,影响安全疏散。
我国现行规范根据允许疏散时间来确定疏散通道的百人宽 度指标,从而计算出安全出口的总宽度,即实际需要设计的 最小宽度。
当建筑物使用人数不多,其安全出口的宽度经计算数值又 很小时,为便于人员疏散,首层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尚应 满足最小宽度的要求。
27
(1)建筑内疏散走道和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安全出口和疏 散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一侧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宽度可不小 于1m。高层住宅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
29
(一)厂房、仓库安全疏散距离
确定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需要考虑楼层的实际情况( 如单层、多层,高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及建筑物 的耐火等级等。
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表2-6-9 的规定。
30
表2-6-9 厂房内的最大安全疏散距离(m)
生产 类别
耐火等级
单层厂房
多层厂房
高层厂房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百人不小于0.6m的 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 0.8m。
20
表2-6-6 剧场、电影院、礼堂等场所每百人所需 最小疏散净宽度(m)
观众厅座位数(座)
≤2500
≤1200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门和 走道 疏散 部位
平坡地面 阶梯地面
楼梯
0.65 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