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板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情况汇报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镇按照州、县委的统一部署,早动员、早安排,明确任务,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现汇报如下:一、“联村联户”基本情况达板镇位于东乡县东段,是东乡县的“东大门”,全镇共辖11个行政村,105个合作社、5158户、25256人,2011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04元。
目前,各单位在我镇联系贫困户303户,占到全镇总户数的5.87%。
这次行动联系我镇各村的县级领导2人,分别联系3户。
上级单位共有9个,其中省上单位1个(甘肃日报社,帮扶123户),县上单位8个(人武部联系崔家村10户,园区管委会联系达板村17户,团委联系红庄村9户,医保局联系红柳村14户,交通局联系黑石山村27户,工会联系陈家村10户,县志办联系甘家村16户,机要局联系下科妥村8户。
我镇干部联系帮扶63户)。
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情况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达板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达板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投入到“双联”行动中。
(一)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安排部署及时组织全镇、村干部收看了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关于“双联”行动的重要讲话。
州、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后,镇上立即行动,及时组织召开了达板镇开展“双联”行动动员大会,号召全镇上下迅速行动起来,认真贯彻省、州、县委关于行动开展的要求,全身心投入到行动当中去,切实增强了开展“双联”行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我镇开展“双联”行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具体部署。
(二)精细化指导部署,扎实有序推进一是加强宣传引导。
为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全镇共悬挂横幅18条,粘贴标语10条,在主要路口设置永久性宣传牌6面,召开各类动员培训会10场,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工作,使这项活动在我镇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最大限度的取得各类人群的支持和拥护,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双联”行动的良好氛围。
二是实地摸排,筛选贫困户,确定帮扶对象。
我镇积极与上级联系单位衔接,确定了联系单位联系贫困户花名册,及时协调各联系帮扶单位入户,收集整理村情以及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建立联村联户帮扶台账。
截止目前,全镇干部共入户累计200余人次,人均入户3次以上,联系户每家都有联系卡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点》,干部手中都有填写详实的《民情日志》、《民意调查表》、《民情台账》、《增收台账》、《户情分析报告》,两个联系村都有《村情台账》,《村情分析报告》,为落实帮扶措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各联系单位和联系干部均已和所联系的贫困村、贫困户建立了正常的联系,正在集民智、重民生,破难题、促发展,部分帮扶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有的已经完工,投入使用。
三是齐心协力,共寻脱贫致富之路。
在各联系单位、联系干部的帮助下,按照“村有规划、户有办法”的原则,积极指导各村结合实际,与联系单位协商制定本村的发展规划,再结合各村的方案制定了全镇的近期规划以及中长期规划。
通过规划引领发展,保证各联系单位的帮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实施,使贫困群众按计划走上脱贫之路,进一步形成全镇人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四是建立健全档案资料,及时上报信息。
我们根据县上通知的要求,安排专人负责整理在“双联”行动中相关的影视、图片、各类纸质材料及调查摸底表册等资料,完善“双联”行动镇、村阵地建设,及时给县联领办上报简报和信息材料。
(三)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
我镇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安排部署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搭建平台,吸引大型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到行动中来。
通过积极协调引导,甘肃金龙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国强自发组织,主动带头联系帮扶困难群众。
在他的模范带动下,东乡三建公司马铎、陈元虎、马成基、马占明等社会企业界贤达人士也自愿加入到我镇“双联”行动中。
另外在我镇生产经营的金龙、润泽硅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也愿意参与到帮扶行动中来,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困难,改善达板基础设施条件,为达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具体的帮扶措施正在积极协商落实中。
企业界的自愿加入,为“双联”行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全镇形成了帮困扶贫的强大合力。
(四)做好“结合”文章,协同推进各项工作一是把“双联”行动与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推进工作的落实。
我们把“双联”行动的落脚点放在推动当前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上,在进村入不帮扶过程中,按照“进村抓产业,进户帮增收”的思路,围绕“促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宣传省、州、县有关精神,结合各村实际,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高效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二是把“双联”行动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努力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在行动的开展过程中,把扶贫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全面推进养羊、养牛、优势种植业等增收产业发展,引导农民优化产业模式,着力在优势产业上想办法,帮助困难群众选准致富产业、制定发展计划。
为困难群众提供技术、信息和项目扶持等方面的服务,让群众的脑筋活起来,变传统的依赖于“输血”为自身“造血”的扶贫模式,引导他们主动发展,创业致富。
三是把“双联”行动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相结合,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在推动“双联”行动中,我们积极改善党组织基础设施条件,指导村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通过找准症结、加强引导、化解矛盾,切实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引导农民党员发挥好致富带头的模范作用,采取帮思想促提高、帮技术促致富、帮项目促发展,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四是把“双联”行动与效能风暴活动相结合,增强干部为民服务意识。
把“双联”行动作为一项转作风、练队伍、聚民心的有效载体,让机关党员干部走进群众中,拜群众为师,了解群众心声,倾听群众疾苦,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服务效能,提升工作效能。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一是及时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双联”行动的顺利开展,加强对行动的组织领导,我们及时成立了以县级包乡领导、县委李文俊副书记任组长、县政协副主席马全英、镇党委书记以及镇长任副组长的达板镇“双联”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做好上下衔接,完成具体任务。
经领导小组研究,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并下发了达板镇开展“双联”行动实施方案。
在各村成了由各联系单位相关人员以及镇领导担任组长、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担任副组长的村“双联”行动领导小组,保证了“双联”行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根据全镇“双联”行动的进展,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双联”工作的组织协调,按照李文俊书记的指示,4月11日,成立了达板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协调推进指导小组,负责具体指导达板镇的“双联”行动各项工作,规范各村的帮扶行为,指导各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详细科学的发展规划,保证全镇帮扶工作平衡推进。
二是及时总结、发现、解决问题。
4月11日,根据我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进展,由县委副书记、县双联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县双联办主任、达板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组长李文俊书记组织,召开了达板镇“双联”行动座谈会,各联系单位就“双联”行动开展情况以及近期联系帮扶工作分别做了汇报,对进一步做好下一阶段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把全镇“双联”工作推向一个新的起点。
全镇各项行动都按照这次座谈会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
三是建立各种制度,严明行动纪律。
建立了干部联系户登记制度。
干部入户联系必须作好记录,记录好联系情况,对联系户的家庭情况必须掌握清楚,将联系户的实际困难和所想、所需、所盼记录在联系台账上。
针对联系户的家庭状况以及造成贫困的原因,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找准发展路子、帮助解决困难。
完善干部进村入户考勤制度。
对联系单位、联系干部的进村入户情况进行考勤,确保联系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干部联系户目标管理制度。
帮扶干部要切实完成入户的各项任务。
明确干部联系户纪律制度。
进村入户干部原则上住在村里,村里确有困难的住在镇上,不得增加群众负担,严谨收受礼品;要尊重群众的风俗习惯,尊重群众发展意愿,不得包办代替工作;对群众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要认真对待,尽力帮助解决,对个人解决不了事情要及时向领导小组反映,并做好跟进协调工作。
建立干部联系考核制度。
镇上将对“双联”行动实行半年检查、年终考核工作制,并将其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被动应付、效果不明显的,要通报批评。
四、取得的成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发展,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完成了达板镇至三甲集镇上科妥公路段,长1.8公里、宽6米的农村公路改造项目,达板村文化站项目已经开工,计划年内修建完成;正在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上科妥村和拱北滩村各50户;治理完成陈家村排洪沟项目,由县交通局对达板至三甲集上科妥段长1.7公里,宽6米公路进行硬化,黑石山村道硬化、拱北滩村人饮工程正在建设中,上、下科妥村路灯亮化项目顺利竣工。
甘肃日报社利用自身优势,在甘肃日报上免费给达板经济园区提供了一个版面的宣传报道。
二是产业帮扶成绩喜人。
计划通过妇女小额贷款解决100户养羊户资金不足问题,完成刺绣培训,部分农户已经开始着手扩大养殖业规模,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增收致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三是贫困户的致富信心有所增强。
随着行动的不断深入,帮扶干部摸清了贫困户的致贫愿意,并帮助他们制定了产业发展计划和增收措施,解决了一些困扰群众产业发展的实质性问题。
通过活动的深入开展,困难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增强了他们开创美好幸福新生活的信心。
四是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
部分被帮扶的贫困户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常年积累的矛盾,他们对政府有或多或少的意见、怨气,有的与邻里、亲戚间有纠纷,过去因为这些问题产生的越级上访。
通过“双联”行动的开展,帮扶干部走村入户耐心劝解、引导,一部分矛盾化解了,群众心结打开了,上访事件明显减少,近段时间以来,达板镇恶性上访事件为零。
五是基层基础更加牢固。
通过“双联”行动,基层基础更加牢固,困难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明显提升,对干部的看法明显转变,特别是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态度明显改善。
村党组织在帮扶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致富带富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有了一定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行动开展不深入。
绝大多数干部能够按照行动要求,围绕县委确定的13项任务扎实开展工作。
但也有部分单位和干部只是和联系村和联系对象见了面,进行了简单的对接,制定的计划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的甚至还没有制定联系帮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