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活动 视觉停留

探究活动 视觉停留

探究活动: 视觉停留
活动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实验器材: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纸条、长杆铅笔(用来卷纸条)、彩笔
实验指导:
这是一个有趣的活动,三年级学生首次接触科学实验,若实验成功会大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探究过程:
1、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纸条,将白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出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

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支铅笔上。

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伸展、卷曲。

实验现象:小人动起来了。

实验结论:这是因为人眼的一种暂时记忆能力—“视觉暂留”造成的。

1824年英国人罗杰特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电影。

实验提示:
1、将纸条“对折”,在距离纸条折缝2厘米处,做小小的记号,避免画得太近影响效果。

2、可以按照教材提示画小人,也可以画小鸟等。

3、用铅笔卷住上面的纸条,一定要卷紧,铅笔被抽去后仍能自然卷曲;然后一手按住纸条上部一角,另一手拿住铅笔上下快速移动。

(铅笔始终卷在铅笔上,铅笔要贴着桌面)。

4、关于“视觉暂留”,教师不必向学生详细说明。

生活链接:
电视、电影、动画、霓虹灯等都模拟了视觉暂留现象,它们发出的光是一下一下地快速单个不连贯光单位或者单位的不连贯图像,让人脑产生了连贯光与连贯图像的幻觉。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记录表年月日年级班第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