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中考地理试题汇总大全

初中中考地理试题汇总大全

初中中考地理试题汇总大全历年各地中考地理试题汇总地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33题,共8页。

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选项框,不要填涂和勾划无关选项。

其他试题用黑色碳素笔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给定的答题框。

4.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读图1及表格,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任意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D.任意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陆地面积都大于海洋面积地理试卷2第2页图12.关于两极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的中心是海洋而南极地区的中心是陆地B.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C.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D.南极洲和北冰洋是跨经度和纬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宁开会三天,你会建议他带上的东西是地理试卷2第3页3.图2反映的是云南省气象台发布的安宁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小明准备3月4日到安A.防晒霜B.T恤衫C.墨镜D.雨伞、御寒的衣物A.大气污染C.噪声污染B.垃圾污染D.白色污染图24.图3漫画“投降”直接体现的环境问题是5.图4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沿纬度变化方向均匀分布B.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C.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D.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A.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B.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C.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D.亚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A.印度各月降水较多B.印度降水量季节变化大C.印度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D.印度河流的汛期出现在10月至次年5月A.交通拥挤、住房紧张B.粮食短缺、饥饿贫困C.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D.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图5图4图36.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7.图5为“印度孟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从图中可知8.不属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9.图6为“XX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石油生产与消费图”,下列选项与图示内容不相符的是A.石油生产量最大的是中东地区B.石油消费量大的地区为北美和欧洲地区C.日本石油生产量小,消费量大D.中国石油消费量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近年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五国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金砖五国”。

据此完成10~12题。

10.“金砖五国”中,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是A.印度A.热带雨林B.巴西C.中国图6D.俄罗斯D.水能资源11.在巴西境内,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环境效益巨大的自然资源是B.水资源C.铁矿资源12.关于印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B.为提高粮食产量,印度推行了“绿色革命”C.印度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D.印度是世界上黄麻产量最多的国家于美国的地理信息是①世界文明古国②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和专业化③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④工业部门体系完整,高新技术产业发达⑤属于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A.①⑤B.④⑤C.②③D.②④14.我国的纬度范围大致在4°N—53°N之间,经度范围大致在73°E—135°E之间,图7中P点位于我国境内的是13.小明在制作美国、印度和巴西地理信息卡片时,漏掉了国家名称,请你帮助他辨别出属图7A.AB.BC.CD.D15.XX年6月6日,昆明迎来了第19届昆交会,小亮在街上见到了许多不同的车牌号。

请你说出其中不可能出现的是①广AXX58②川B213728③西QXX24④黔A2W0245⑤甘D26328A.①③B.②④C.③④地理试卷2第4页D.④⑤XX年我国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亿。

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内增加7390万人,增长率下降了个百分点。

读图8,回答16~17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人口总数减少B.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尚未改变C.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总数增加D.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可以取消17.下列选项与实情不符的是A.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可能减少B.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会加重C.我国的环境状况、资源利用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图8D.我国劳动力充足,经济快速发展,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18.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进入内陆带来大量降水B.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C.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D.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均为内流河19.黄河的发源地及注入的海洋是A.甲为京津唐工业区B.乙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C.丙为沪宁杭工业区图9A.巴颜喀拉山、渤海C.唐古拉山、东海B.巴颜喀拉山、黄海D.唐古拉山、南海20.图9为“我国四大工业区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丁为辽中南工业区2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林地主要分布于气候较为寒冷的青藏高原地区B.草地主要分布于纬度较低的南方地区C.耕地主要分布于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D.难以利用土地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区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亿平方千米。

地球是球体的有关证据:“站得高,看得远”;“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月食”;“地球的卫星照片”;麦哲伦环球旅行。

二、地球仪经纬线和经纬度①经线与经度: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经线有无数条,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经线,经度的最高度数为180°。

②纬线与纬度: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

纬线也有无数条,到两极等距离的纬线叫0°纬线,纬度的最高度数为90°。

经纬线的特点:特殊经纬线:-1-经纬网及其判读方法①经纬网判断方法: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经度向东增加是东经,经度向西增加是西经;以赤道为起点,纬度向南增加是南纬,纬度向北增加是北纬。

②注意:③东西半球判断方法:经度少于20度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度在西半球;经度大于20度少于160度看字母,E 为东半球,W为西半球。

④注意:分界线上的点不归入任何一个“区”,如赤道上的点既不在北半球,也不在南半球。

三、识图:特殊纬线:①赤道、②北回归线、③南回归线、④北极圈、⑤南极圈。

地球五带:⑥热带、⑦北寒带、⑧南寒带、⑨南温带、⑩北温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⑥、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⑦、⑧、四季分明的是⑨、⑩。

-2-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及概况:二、地球的公转:公转示意图及两分两至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一年中离夏至日最近白昼时间最长;同一时间:夏季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冬季越往北白昼时间越短。

影子长短变化规律:同一地点:夏至日影子最短,冬至日影子最长;同一-3-时间:离直射点越近影子越短,离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

三、四季划分与五带特征:四季划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特征:热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北温带四季分明,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二、方向: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

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

既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地图,根据正视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定。

三、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如1:100000。

线段式:如。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比例尺的大小:可将比例尺化为数字式,当分子都为1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4-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三、图例和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特定的地图符号就叫图例,如用来说明山脉、河流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陆高海深的数字叫注记,如“米”四、地图分类:按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专题地图集中反映一两种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如人口分布图、气候类型图等。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一、海拔与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又叫绝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世界海拔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海拔最低点是:死海;中国海拔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海拔最低点是:吐鲁番盆地。

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这样的线叫等高线。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之差。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关系: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