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宇宙生命之谜》课时教学设计通用模板(供学科重构参考)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学习评价设计(鼓励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人风格创新)
【主要内容】
1. 课前检测,有效识字。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评价反馈】
1.检测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初步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提高课堂效率。

2.多次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主要内容】
1. 拓展阅读《到火星上去种草》。

【评价反馈】
1.学以致用,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语言导入】
1. 一直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问题。

我们常常会想: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的存在?为了解决这个疑惑,我们找到了这篇文章,但我们很着急啊,很想知道答案啊,那就需要我快速的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所以需要我们讲究阅读的方法,同学们都有什么方法?
【设计意图】
1.引发学生队宇宙的兴趣。

2.引导学生对于阅读方法的思考。

【阅读方法(一)】
1、方法一:根据目的不同,找到对应内容。

2、按照阅读方法一完成两个问题
(1)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呢?(3-4、6-8)
(2)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5-8)
【设计意图】
1、学习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可以跳过或者简略地阅读。

【阅读方法(二)】
1、方法二:根据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方法。

提取(信息)、概括、总结、体会、梳理(情节)、圈画、批注、联想、想象、联系生活、联系自己、抓重点词句......
2、根据以上方法我们现在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呢?
至少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二是必要的水分。

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

四是足够的光和热
3、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否有生命存在?
【设计意图】
1.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有效快速获取有用信息。

2.学习有关宇宙知识。

【比较句子,解锁阅读方法(三)】
1、A: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B:但是,人类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2、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

3、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

4.阅读方法三:品析重点语句。

【设计意图】
1.理解词语的重要性,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拓展迁移】
1.利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阅读《到火星去种草》
问题1:文中所说的“这种拟南芥”具有哪些特点?
2.在火星上种植拟南芥的全过程,都是科学家控制机器人完成的。

请你说说科学家将控制机器人完成哪几项具体工作?
【设计意图】
1.学以致用
1.学会三个阅读方法:
方法一:根据目的不同,找到对应内容。

方法二:根据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方法。

方法三:品析重点语句。

2.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3.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

教学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2.教学环节安排得当、紧凑。

【问题与建议】
1.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足。

2.课堂朗读较少。

【优点与特色】
1.重视工具性知识的传授。

2.教师教态自然,上课语言标准。

3、课堂安排紧凑,时间把握较好。

【问题与建议】
1.课堂朗读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