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开发与利用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均用地面积的不断缩小,人们开始重视这个紧迫的问题。
再加之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素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地下空间是人类的一个发展方向,它既可以帮助人类解决人口过于拥挤,无处容身的问题,也能更好的加强环境改善。
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地面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已越来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相比宇宙空间与海洋空间,地下空间的开发相对来说实际操作性更强。
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而且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节约土地资源,保护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环境,缓解城市人口聚集和交通堵塞压力;保障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及战争的能力;在历史街区和风景地带保护地面景观;并在恒温性、遮光性、气密性、隐蔽性、恒湿性、安全性等诸多方面远远优于地上空间。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非常符合我国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的要求。
地下建筑空间是城市的战略性空间资源,同时也是种新型的国士资源。
城市发展充分向地下发展延伸,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鲜明特征之一。
而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存环境,通过改善城市整体的空间环境质量来提高我们的
生活质量。
在21世纪,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地下空间开发一定是本世纪的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为之努力的。
国外开发地下空间起步较早,自1845年伦敦地铁的开始兴建发展到现在已有150年之久,中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地下空间是我们这代乃至几代人的使命!
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
我国可供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总量非常大,地下空间在扩大人类生活空间容量上能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地下空间是人类城市的战略性空间资源,是新型国土资源.
我国地下空间早期以人防工程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起一些城市建设了大型的平战结合工程,如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街等.90年代,地铁成为上海北京广州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
.二、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开发地下空间是21 世纪结构工程的重要发展趋势。
就目前而言,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可应用于交通设施、商业设施等8个领域.
一. 商业设施:地下商城、水下游乐馆。
二. 地下车库:解决城市中心区的公共停车和居住区的
个人停车。
三. 市政公益管线设施:提高城市道路利用、保护地下设施稳定运转、为以后添加设施提供预留空间。
四. 城市综合防灾建设:人民防空、抵御自然灾害。
五. 军事工程:地下军事指挥中心、重要军事设施(军事光缆、通道、物资储备等)。
六. 仓储设施:地下油库(存储量大、安全防火、质量稳定、维护容易)。
七. 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增加建筑面积、抗灾防震。
八. 交通设施:城市地下通道、城市地铁、隧道。
三、城市地下空间的益处.
地下空间的利用对改善地面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在发展地下交通、降低城市大气污染的同时,还应提倡建设城市地下市政管线公用隧道,将自来水、排污管、供热管、电缆和通信线路纳入其中,可缩短路线长度达30%,还易于检查和修理,不影响地面土地的使用。
有条件的城市还可发展地下垃圾处理系统,消除垃圾“围城”现象。
在环境方面,可避免过多的人流,过多的垃圾堆积,大大改善。
再者,地下空间具有恒温、恒湿、抗震、防爆、绝热、封闭和可开拓性好的特点,所以开发地下空间比建造地面工程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和医治“城市综合症”的重要措施,也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交通方面,
地下停车场,隧道,地铁等方面的开发与建设大大缓解了当代社会的交通压力,我想,在未实行空中轨道和人体传送的近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里,地下交通将会是主导交通手段。
在商业方面,地下商场的开发和利用大大增加了商场的数量和商场的占地面积,也给我们这些在商场购物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而且一些高质量的地下商场可以作为战时人民的防空同,避难所。
再者就是地下的温度适宜,冬暖夏凉,可以减少资源浪费。
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加大高大建筑物底部面积的方式来防地震带来的楼房垮塌。
因为城市的建筑都较高较密,如果发生地震等自忍耐灾害,导致楼房垮塌,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地下空间的开发能在这方面给予很大的帮助。
总之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给我们的城市建设带来的非常大的帮助,而且这种帮助只会越来越大。
四、我国城市帝下空间的发展和成就表现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得到了大发展,其主要成就表现在:一,城市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地铁建设推进了城市定向、有序的发展,并带动地铁沿线房地产业的发展和地下商业交通的开发利用;
二,城市高层建筑的“上天入地”推进了城市空间的立体开发;
三,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防护潜能,提高了城市综合防灾抗毁能力;
四,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步入法制化轨道。
据武汉城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资料,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方面起步较早的上海,已开发地下空间面积约4000万平方米,形成超过10座以上大小不等的“地下城”。
在武汉市,规划在主城区684平方公里范围内,到2020年建成20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
在北京,每年计划增加约3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到2020年,将建成900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人均5平方米。
在长沙,还计划在城市西部一个水面数万平方米的湖泊下,建设水下商场、酒店、公共休闲设施等工程。
除了开发地下城市,过江隧道、各种管网系统入地、市内轨道交通体系等城市地下工程建设、发展的速度也很快。
数据显示,我国1995年至2008年的十多年间,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从2个增加到10个,运营里程达到835.5公里。
目前,又有22个城市获准建设地铁工程,总投资达8000多亿元。
五、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目的
1. 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体现设计结合自然环境,环境建设应体现地方特色和结合当地的气候,材料与能源,保持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国内外一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中对城市公园、绿地水体等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2. 社会文化的持续发展
城市是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的人居环境,需要保持具有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城市人工环境。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文化因素是在对历史建筑实行保护与再利用,保持社区结构和文化的多样性的基础上,使环境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满足人民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要求,使社会文化得以持续发展。
3. 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旧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可以作为潜在的资源和存储的资源。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采取措施,合理分配空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的环境和设施,可以节约资源,同时保持城市历史的可持续发展。
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展望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第五代地下建筑的发展方向,例如城市共同沟、微型隧道工程、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再到地下城。
譬如,将各类管、线综合布置在可通行的廊道中,不但可避免直埋的缺点,还可进行集中共同管理,有利于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有了将各种市政管线纳入其中的地下通道,如自来水管道、排污水管道、煤气、天然气管道、供热输送管道、消防设施管道及电力输送电缆线、有线电视传输线、电话线、宽带传输线等各种地下设施都可以按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安装。
不仅安装上省时省力,而且维修方便,各部门的专业维修人员可以在地下层中行走,寻查故障点,不在道路上挖洞而方便快捷地排除故障。
在城市地下综合体中,地下步行道系统和地下快速轨道系统、地下高速道路系统相互结合。
此外,利用城市高楼的地下空间建造地下立体停车场;利用居民区域内的绿地下的空间及浅层河道下的空间,实现地上庭院式绿化,地下立体式停车。
这样就减轻了汽车排放物对空气的污染,利于建设花园式城市。
此外,我们还可以建设城市大型地下水库,储存大量的水资源。
微型隧道工程是指直径一般在25~30厘米的管道,可以在高层建筑下,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下,高速公路和铁路下,河道下安设管道,而不影响地上建筑的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从空间发展战略来看,城市立体的地下空间将是国内地下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应在借鉴吸收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形成自己富有特色的一些地下空间发展典范。
地下空间是一个发展前途宽广的领域,也上我们这一代人发展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向,这学期的课程让我对这一领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认识到了它的一些实现方式以及开发的重大意义,希望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中去。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地下空间将会有非常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