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物理概念教学要点
如何认识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1)掌握物理规律和形成物理概念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方面,规律反映了概念之间的联系。如概念不清,规律也很难 不理解。
另一方面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完成。 例:对“力”的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是在牛顿第二定律掌握后,才算真正理解。
三、基本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基本物理概念,是指物理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它们在 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贡献最大、反复出现在许多定律中、经 常运用、而且最有生命力。 基本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是: 1、明确建立物理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科学思维方法。
事实依据: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典型的各
种事例、和必要的实验 科学思维方法: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
巩固、深化和活化
适用范围
(1)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思路和方法 (3)练习不宜过多,关键在于问题的典型性、启发性、 灵活性是否突出,是否有针对性 (4)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
作业
1、试以“电场强度”为例,分析它的建立过 程、教学要求,并设计其教学活动过程。 2、试分析“加速度”这一物理量的内涵、外 延,它的量度公式和决定条件,以及造成 概念不清的原因。
(3)物理规律教学是培养能力、 开发智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途径
学生认识物理规律是: 先由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再由理性认识——实践。 这是实现二 次飞跃的必经之路。
这也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
重要
途径
二、物理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1、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想象和数学推理 相结合的产物 例:牛顿第一定律 是以大量实验为基础(力是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但不受外力的作用(这 个条件)是一个推理的想象,(应注意的 是,不受外力作用,不是合力为零)。 • 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推理、想象相结合 的产物
1、分析一类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 2、把物质、运动的某种属性隔离出来,得到表征物质或 运动的某种性质的物理量。 3、用理想化方法进行科学抽象 4、抓住新旧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 建立新概念。 5、在物理定律的讨论中建立概念。 6、用类比方法建立概念。 7、用等效方法建立概念。
物理概念是客观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 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思维的一种形式。
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物理概念的内涵 指的是该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物理概念的外延 指的是该概念所涉及的一切现象和过程的范围和条件。
如何认识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1)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最重要的基石; 学科、物理学的内容、物理学体系。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 不易教也不易学,难学、症结,原因:教师(多做练习、 忽视形成过程)、学生(只注意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 忽视理解) (3)物理概念教学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
第八章 物理规律教学
学习本章时注意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有什么 区别?如何认识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 2.物理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3.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4.中学生学习物理规律时有哪些常见问题? 5.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一、什么是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 律有什么区别? 物理规律:包括物理定律、定理、原理、定则、 公式等 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 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反映,揭示了 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间内在的、必然联 系。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区别在于: (1)前者是思维形式,后者是客观规律; (2)前者是无条件的,后者是有条件的。
五、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时有哪些常见问题 ?
1、日常经验中形成的不正确、不科学的观念的干 扰。 2、感性认识不足或已有概念不清。 3、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有些概念难以理解。 4、忽视了量度公式的物理意义。 5、相关概念间的混淆。 6、不会运用概念来分析、解决问题。
六、物理概念教学应抓好哪几个环节?
1、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 (1)运用实验 感性认识
观察实验、思维加工、同化顺应、 新旧、应用
二、物理概念的特点是什么?
(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2)大量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性质; (3)不同物理量具有不同的特征 状态量和过程量 性质量(物质性质)和作用量(物质相互作用) 微观量(单个微观粒子)和宏观量(宏观物体或系统 性质或状态) 标量和矢量 相对量和绝对量 强度量(不可加性)和广延量(可加性) 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
2、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 建立概念的必要性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 概念的表达方式:文字表达和数学表达(定义式、 量度式和决定式) 3、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使用范围和条件 4、了解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 5、学会运用概念。
四、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几种建立概念的方法?
第七章 物理概念教学
学习本章时注意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物理概念?如何认识物理概念教学的 重要性? 2、物理概念的特点是什么? 3、基本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4、中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时有哪些常见问题 ? 5、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有几种建立概念的方法? 6、物理概念教学应抓好哪几个环节?
一、什么是物理概念?
(2) 利用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
(3)抓新旧知识的逻辑展开 (4)介绍生动有趣的物理学史实或故事 (5)用多媒体把学生不易观察的形象展示出来
2、进行思维加工
本质属性或共同特征
关键是让学生经历思维加工的过程。 感性材料 科学抽象 本质属性 文字表达
(物理量)定义式 3、运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理意义(质和量) 对比(有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波粒二象性”是在掌握量子力学规律之后。 理解“电磁波”是横波,是在掌握电动力学规律之后。
(2)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科结构的主干。
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揭示了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是点(基石、柱), 规律是线、梁。 方法是纽带, 从而构成物理学科结构大厦。 例如:经典力学主干 ——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