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企业税收筹划》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是税收法定性原则的基本内容的是( A )。
A. 征税合理B.依法稽征C.课税要素明确D.课税要素法定2. 为在合法的情况下推迟销项税额发生时间延缓增值税缴纳,企业应尽量避免采用( C )方式销售货物。
A.托收承付B.委托代销C.预收货款D.赊销3. 如果企业正处于税法规定的所得税免税期或减税期,用( C )对企业较为有利A平均年限法B直线法C后进先出法 D 先进先出法4.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的下列各项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从收入总额中直接扣除的是( B )。
A.公益性捐赠支出B.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C.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D.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根本目的( D )A.最低税负B.销售收入C.最低成本D. 追求利润最大化6.下列项目中,可不计入房产价值中缴纳房产税的是( D )A.消防系统B.中央空调C.智能化楼宇设备D.围墙7. 如果企业在被个人承包后改变性质为个体工商户的话,那么,承包、承租经营者就可以免交( A ),节省部分税款,使得总体收益最大化。
A.企业所得税B.个人所得税C.营业税D.城建税8.技术开发费:会计上按实列支,税收上可以加扣( B )A. 30%B. 50%C. B. 60%D. 40%9.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不动产计算土地增值税时,经常要代其他部门收取一些费用。
无论采取哪种代收方式,始终不变的是( C )A.转让收入额B.可扣除项目金额C.增值额D.土地增值税税额10.延迟纳税主要是通过( B )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实现的。
A.提前实现收入,提前扣除费用B.提前实现收入,推迟扣除费用C.推迟实现收入,提前扣除费用D.推迟实现收入,推迟扣除费用11.减少税收成本最有效、最可靠、最可行的途径( C )A. 避税B.偷税C. 税收筹划D.骗税12.纳税人将应税消费品与非应税消费品以及适用税率不同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应按( B )A应税消费品的平均税率计征B应税消费品的最高税率计征C应税消费品的不同税率,分别计征D应税消费品的最低税率计征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企业是( C )。
A.在英国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B.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C.在中国境内成立的合伙企业D.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一人有限公司14.稿酬收入,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下面关于“次”的规定,错误的是( A )。
A.个人每次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应与加印该作品后再次取得的稿酬,应按分次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B.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出版、发表或再版同一作品而取得稿酬所得,可分别各处取得的所得或再版所得按分次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C.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应合并其因连载而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为一次D.个人的同一作品在连载之后又出版书取得稿酬所得,或先出书后连载取得稿酬所得,应视同再版稿酬分次计征个人所得税15.税收筹划绩效评估需要关注考核的软指标包括( D )A.销售额B.营业收入C.利润额D.协作关系的好坏16.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可以将其分为( D )A.偷税和逃税B.偷税和节税C.偷税和避税D.节税和避税17.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不包括( D )。
A.提供劳务的场所B.管理机构C.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D.来华人员居住地18.我国某居民企业,所得项目在会计上分开核算,2010年取得技术转让所得580万元,取得其他应纳税所得额600万元,则该企业2010年应纳所得税额为( C )万元。
A.147.5B.158C.160D.22519. 下列情况中,不能利用递延纳税法推迟缴纳印花税的是( C )A.按销售合同的一定比例收取转让收入的技术转让合同B.按实现利润分成的技术转让合同C.确定转让金额的技术转让合同D.只规定了月租金标准而无租赁期限的财产租赁合同20. 纳税人取得的下列财政性资金中,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是( B )A.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贷款贴息B.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C.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D.直接减免的增值税21.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的加速折旧法主要包括:( C )A. 平均年限法B. 缩短年限法C. 年限总和法D. 工作量法22. 从融资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税收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是( B )A.企业的自我积累B.向金融机构贷款C.以低于银行的利率向其他企业拆借资金D.发行股票23. 可以免交营业税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 A )A.财务公司5.41%借入,以5.41%贷给下属集团企业B.财务公司5.01%借入,以5.41%贷给下属集团企业C.财务公司5.41%借入,以5.01%贷给下属集团企业D.以上情况都可以24. 个人独资企业的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通过( C )可以使原本适用高税率的企业,分化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适用低税率的企业,从而降低企业的总体税负。
A清算B合并C分立 D 解散25. 纳税人取得的下列财政性资金中,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是( B )A.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贷款贴息B.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C.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D.直接减免的营业税26.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利用费用提前扣除来节减税收。
( B )A.适用累进税率B.适用比例税率C.亏损抵免D.减免税期间2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下列费用,不能享受免税待遇的是( C )。
A.退职费B.退休工资C.福利性补助D.离休生活补助费28.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企业盈亏抵补税收筹划可使用的方法。
( B )A.提前确认收入B.提前列支费用C.利用企业重组D.充分利用亏损弥补政策29.避税的“非违法”只是从( B )而言。
A.经济形式B. 法律形式C.政治形式D.思想观念30. 下列税费中,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一次性扣除的是( D )。
A.增值税B.车辆购置税C.契税D.车船税二、判断分析题1. 在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时,采用最小的纳税年份总是最合算的。
答案:×分析:虽然采用最小纳税年份可以使费用提前扣除,但是利用费用提前扣除来节减税收,不仅要满足费用可提前扣除的条件,还需要避开使该技术失效的其他情况,如减免税期间、亏损抵免、适用累进税率等。
2. 根据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存货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合理地选择存货计价方法,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答案:√分析:在存货的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的时候,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存货计价,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水平和库存存货的价值,从而导致当期多交所得税;而采用后进先出法,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应支付的所得税也就相应减少,同时,能使企业以较少的资金占用较大数量的存货。
3. 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意味着整个筹划活动的结束。
答案:×分析: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整个筹划活动的结束。
在方案实施以后,筹划人员仍应进行相应的跟踪调研和方案改进。
这主要是防止企业经营情况和经营环境发生改变,原先确定的税收筹划方案却未做相应的调整,而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4 当税法提供了多种纳税方案时,纳税人有权作出选择最低税负方案的决策,税收机关应反对。
答案:×当税法提供了多种纳税方案时,纳税人有权作出选择最低税负方案的决策,这是无可非议的,税收机关不但不能反对,反而应保护、倡导和鼓励。
5. 新成立的公司前期出现亏损,此时宜设立子公司。
答案:×分析:对于子公司,我国税法遵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将子公司视为独立纳税人,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应与母公司分别进行纳税。
因此前期出现的亏损不能抵减母公司的盈利,如果成立分公司,不论分公司是否独立核算,都要与总公司合并纳税,亏损可冲减总公司当年的应税所得。
6. 作为增值税纳税人,选择一般纳税人总是最合算的。
答案:×分析:不同增值率或享有不同抵扣率的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或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其增值税的税收负担也不同,如果企业的增值率较高或抵扣率较低,作为一般纳税人税负就比较重。
三、计算分析题:1. 某农产品加工公司自己种植农产品,将产出的作物加工成制成品对外销售。
2010年,公司在农产品种植环节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是26万元,加工环节的进项税额10万元,全年种植农产品400万元,全部转移至加工环节,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
请计算该公司2010年应缴纳的增值税,并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说明筹划的依据,并计算筹划方案可节省的税额。
答案:(1)公司应纳增值税为:500×17%-(26+10)=49(万元)(2)筹划方案和依据:税法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同时,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因此,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规定,在可能的情况下,单独设立农产品生产单位,达到节税的目的。
如果公司根据生产销售流程分立为种植公司和加工公司两个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就可以节约大量税负。
因为,种植公司属于农产品生产单位,按规定可以免征增值税,加工公司从种植公司购入的农产品可以抵扣13%的进项税额。
假设按上述方案筹划,加工公司应纳增值税为:500×17%-(400×13%+10)=21(万元),税负减轻28万元。
2.某商行销售某应税消费品100件,每件500元,其中含木质包装箱50元。
方案一:连同包装物一起出售,不含税销售额为50000元。
消费税税率为10%;方案二:不出售包装物,而采用收取包装物押金的方法,规定购买方在一年内内退还。
计算两种方法的消费税税额,并比较优劣?答案:方案一:应纳消费税税额=50000×10%=5000元方案二:应纳消费税税额=〔50000-5000/(1+17%)〕×10%=4572.65元经比较,方案二的节税额=5000-4572.65=427.35元3. 若某经理采取工资薪金加年终奖金的方式,假设其每月的工资薪金是5000元,年终的奖金是48000元,计算该经理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假设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标准是800元);如果采用年薪制,年终领取效益收入108000元,计算该经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并比较优劣。
答案:(1)若某经理采取工资薪金加年终奖金的方式,则该经理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2000)×15%-125=275元;年终发奖金时应纳个人所得税48000×15%-125=7075元;全年共缴纳个人所得税275×12+7075=103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