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
包扎伤口的目的:
是保护伤口免受再次污包内的消毒敷料,最常用 的材料是绷带、三角巾和多头带等.若无急救 包,可用现场认为最干净的衣服毛巾等物品.
一、包扎的种类: (1)绷带:绷带分硬绷带和软绷带,硬绷带即石膏 绷带(多用于骨折固定);软绷带即带状纱布. (2)三角巾:即将一块边长为90~93cm正方形的 布对角剪开既成三角巾.
止血
如橡皮止血带的止血法:
以上臂的上1/3为例,用棉花纱布衣服毛巾等物
作为衬垫再上止血带.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持止 血带的头端,将长的尾端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 端再绕肢体一圈,拉紧远端伤口不流血,然后用 左手拇指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 拉过,由另一缘牵出,使之成为一活结,如需放 松止血带,只需将尾断拉出即可.
②抱持法:若病员能站立,救护者站在病员一 侧托其大腿,将其抱起; ③背负法:救护者站在病员前面,微弯背部, 让病员爬在背部将其背起.对于不能站立的病 员,救护者要躺在病员前面,一手紧握病员肩部, 另一手抱其腿,用力翻身,使其负于救护者背上, 然后用力慢慢站起. *注意:此法不适于胸部外伤的病员.
固定
1.固定也是常用的急救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 (1)保护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如皮肤、肌肉特别是 血管和神经. (2)使骨折的骨质得到休息和正确固定,防止变形, 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护脏器功能. (3)便于运送到医院进行彻底治疗.
2.固定常用的材料: 木制或金属夹板,也可用塑料或冲气性夹板. 紧急情况下可用竹竿木棍树皮雨伞等代用品.
包扎
(4)三角巾包扎前胸或背部 包扎时将三角巾的底边向下,围绕胸部于背后打 结,将顶角绕过肩部并用一带子和底边打结
包扎
(5)三角巾包扎上肢、手和足部 上肢包扎时,将三角巾平铺于伤员胸前,顶 角对住肘关节稍外侧,屈曲前臂并压住三角巾, 底边二头绕住颈部在颈后打结,顶角在肘部反 折用别针扣住.包扎手或足部放在三角巾上,顶 角在前拉至手或足的背上,然后将三角巾底边 缠绕打结固定.
包扎
2.绷带的使用方法 (1)环形法:这是最常用的基础包扎方法,就是将 绷带在伤口上作环形缠绕.最后将尾部撕成两 头打结或用胶布固定两端.这种方法常用于肢 体粗细相近的部分,如头部、腹部及四肢.
(2)螺旋形法: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以固定,然后 使每圈盖住前圈1/32/3成螺旋状,常用于粗细 相差不多的部位,如四肢等. (3)8字形包扎法:在关节弯曲的部位,将绷带由上 向下再由下向上成8字形的缠绕.如胸部.
止血
出血部位 压迫点
头颈部
头面部 头皮部 肩部
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交界处 (颈动脉)
下颏上(嘴角下)1~2cm处(面动脉) 耳唇下前方1~2cm处(颞浅动脉) 锁骨上窝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
上臂出血
下肢部
1.腋动脉:上臂外展900,腋窝中点; 2.肱动脉:肱二头肌内侧,用四指压迫
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的连线中点(股 动脉)
3.固定的注意事项 (1)松紧要合适指(趾)甲有无发凉变紫,如发凉变 紫色表示绑得过紧,应予放松; (2)远端动脉能否摸到搏动; (3)固定后要挂上标记.
(4)最好固定骨折的两个关节,以免伤部移动; (5)固定时要铺些棉花、布条,防止皮肤受压,要 先缠绕骨折的下部以免充血.有时可将患肢与 健肢或身体绑在一起以固定.
搬运
创伤病员和危重病员经过初步现场急救 处理后,需要把伤员从现场运送到医疗技术 较完善的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这就要求 掌握如何搬运病人的技术.正确及时的搬运, 可使病员获得及时且全面的检查,减少痛苦 和并发症,否则会加重病情变化、加重痛苦 贻误治疗造成致残或死亡.
搬运
1.担架搬运法 (1)担架的种类 ①帆布担架:构造简单由帆布一条、木棍或铁棍两根组 成. ②绳索担架:由绳索临时制作 ③被服担架:取衣服如长衫或大衣两件,向内翻袖成两 管,插入木棍两根再将钮扣妥善仔细扣牢即成.前三 种都为临时制作. ④四轮担架:是轻制铝合金组成
包扎
3.三角巾的使用方法 三角巾使用简单方便灵活,可用于身体不同部 位的包扎. (1)头部三角巾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中点放在眉弓上部,顶角拉 到枕后,然后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 早枕后交叉再经耳上到额部拉紧打结,最后将 枕后的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
包扎
(2)头部风帽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额部,在底边中间也 打结放在枕部形成风帽状,然后将底边两端拉 紧向外反折后,再绕向前面将下颌部包住,最后 绕到颈部后枕部打结.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
现场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止血包扎和固定,然 后合理安全地搬运,能够挽救病员生命,防止病 情恶化,减少痛苦,防止和减少并发症.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 1止血 2.包扎 3.固定 4.转运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
一、止血 正常成人全身血容量约5000mL,如出血量在 800~1000mL或急性失血在血容量20%以上, 就可危急生命. (一)出血的种类 (1)动脉出血:血呈鲜红色,压力较高,出血呈喷射 状,血柱有力,随心搏向外射出.发生在血管的 近心端,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失血,危急生命
搬运
(2)担架搬运方法 ①由3~4人组成,将病员移上担架; ②病员头部向后,足部向前,这样后面抬担架的人 可以随时观察病员病情; ③抬担架的人脚步要一致,前面的开左脚,后面的 开右脚,平稳前进; ④过台阶上桥时前面的人要放低,后面的人要抬 高,以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下台阶时相反.
搬运
2.徒手搬运法 (1)单人搬运 ①并行扶持法:病员较轻且又能行走时可用次法, 救护者站在病人一侧,让病员靠近救护者一侧 的臂揽者救护者的颈部,然后救护者用外的手 牵着病员的手腕,另一手伸过病员的背部扶着 腰部,使其身体靠着救护者,扶着行走. ②抱持法:若病员能站立,救护者站在病员一侧托 其大腿,将其抱起;
(3)多头带:多头带是一条宽度较大的带子,两断 各剪成四尾以上即成,包扎面积较大,多用于胸 腹部包扎. (4)丁字带:丁字带即一条带子连接在另一条带子 中间,既成丁字型,多用于会阴部包扎.
包扎
(二)、绷带的使用 1.绷带使用原则: 包扎时,救护人员面向伤员,先在创面上覆盖消毒纱布, 纱布要覆盖全部创面,然后抢救者左手拿绷带的一头, 右手拿绷带卷,以绷带的外面贴近创面局部,由伤口 的低处向上,自左向右从下到上缠绕;包扎时不能过 松,以免滑脱;不宜过紧,以免压迫组织引起局部肿胀. 在上肢肘部要弯曲包扎,在下肢腿要伸直包扎,以保 持肢体的功能位置.
止血
4.填塞止血法:既用无菌敷料填如伤口内压紧,外 加大型敷料加压包扎.此法虽可达到止血目的, 但在清创去除填塞物时,可能由于凝块随同填 色物同时被取出,可发生大量出血. 5.结扎法:损伤的大血管靠近躯干,用以上方法不 能止血时,可用血管钳夹注或用线扎住出血的 血管残端.要注意勿损伴行神经.
包扎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
(2)静脉出血:血呈暗红色,压力低,出血为不间断 均匀缓慢地向外流出,发生在血管的远心端. (3)毛细血管出血:是微小血管出血,呈整个创面 外渗,不易找到出血点 ,常能自行凝固,危险性 小. 按出血的部位可分为: ①内出血:指体腔内出血 ②外出血:出血时肉眼可见.
二、止血
(二)止血方法 1.指压法:用手指压住动脉经过的地方,达到 临时止血的目的.指压法是临时措施,因四肢动 脉有侧枝循环,故指压法效果有限,且不能持久. 需根据情况改用其它方法.不同地方出血其压 迫点不同,见下表
搬运
(2)双人搬运法 ①椅托式:甲乙两个救护者在病人两侧对立.甲以 右膝,乙以左膝跪地.各以一手伸入患者大腿下, 两手相互交叉握紧,另一手彼此相交扶持病人 背部将病员抬起 . ②拉车式:救护者两人,一个站在病员的头部,两 手从双侧腋下插入将病员抱在怀内,另一个站 在病员两每个腿中间,将两腿抱在腋下,抬起病 员.
止血
2.加压包扎法: 体表及四肢伤口出血,大多加压包扎和抬高 患侧来止血,用急救包压迫创口包扎可以止血. 如止血不满意,可加敷料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包 扎时压力要均匀包扎的范围应较大.同时抬高 患肢才能避免因静脉回流受阻而增加出血现 象.一般中下动脉和静脉损伤均可采用此方法 法止血.
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主要用于四肢的大出血.使用得 当,可以挽救生命和肢体的作用.使用时,应在止血带 下放衬垫物. 充气止血带好,有压力表指示压力大下,压力平均, 效果好.现场一般配备有橡皮止血带或布止血带.紧 急时可以用裤腿,内衣等物品代替,禁用绳索或电线 等物代替. (1)上止血带的部位:上肢上在上臂上1/3,下肢上在 大腿的中下1/3处. (2)上止血带的压力:以阻断动脉血流为准,一般上 肢压力不超过40kpa,下肢不超过80kpa.
止血
(1)上止血带的部位:上肢上在上臂上1/3,下肢上 在大腿的中下1/3处. (2)上止血带的压力:以阻断动脉血流为准, 一般上肢压力不超过40kpa,下肢不超过80kpa. (3)止血带持续时间:原则上尽量缩短止血带的 时间,一般以1小时左右放松一次,最长不超过3 小时,每次放松时间约5~10min 并作好记录
搬运
③平抱平抬法:两人将病员平抱,也可两人一 前一后,一左一右,将病员平抬,两人步调一致. (3)三人以上搬运法:三人可以并排,将患者抱 起步调一致协调前进.也可四人或六人对面站 立把病员抱起.
固定
4.骨折临时固定的方法 (1)上、下肢的固定 用固定物固定时要超过两个关节,伤肢的 骨突处要加后软垫,以防止擦伤或压迫性褥疮. (2)颈椎骨折的固定 颈后枕部垫以软垫,头的两侧再用软垫固定, 头部用绷带轻轻固定,平卧于担架上,这是运输 时必须的要求.
(3)椎骨骨折固定 将病员平卧于硬板床上,双手交叉放在颌 下,胸腹部垫上垫子,身体用带子固定.进行搬 运.
止血
(4)止血带的解除:要在输血、输液和准备 好有效的止血手段后,在密切观察下放松止血 带.若止血带缠扎过久,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 死时,再截肢前不宜放松止血带. (5)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上止血带 的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