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新型城镇化与康养
2019--新型城镇化与康养
机构养老指老年人使用社会养老机构所提供的养老设施及服务度过晚年生活。 机构养老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优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养老的负担;环境较好;护理人员及设施专业 劣势:民营机构价格高,公办机构床位不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康养产业
趋势
社区 整合当地产业、资源,打造“业-养-居-旅-商”全产业链 养老 的综合社区
《长寿社会对策大纲》、黄金计划(老年人保健福祉推进十年战略)、《高龄社会对策大纲》
二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日本建立了包括养老保险、劳动保险、医疗保险、介护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是出台鼓励老年人就业政策。
四是出台育儿相关支持政策。
五是力推小规模多功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提倡老人在家养老,提供面向所有老年群体的日常护理、上门服务等各种服务。积极鼓励医疗机构办理介护机构,大力推进养老院与周边 医院的合作。
“非洲病”
不仅人口过度集中,而且城市基础设施严重短缺。
非洲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主张农民把土地全部卖光,举家迁到城市。结果农民出卖土地的所有 收入,连在城市里买一个最小的房子都不够,所以非洲大城市里70%以上的居民,居住在难以想 象的铁皮屋里,它的贫民窟是世界最差等级的贫民窟。
中国城镇化
2017年中国和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城镇化率比较
国居民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老龄化
出生率大大降低
工龄人口数量下滑
人口老龄化拖累了社会生产的脚步。其表现之一就在于,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化,整个社会投资和消费 的强度或将有所减弱,特别是在房地产方面。
无怪乎日本政府为何计划延后退休年龄, 甚至提出“终身工作,永不退休”。
日本老龄化
日本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并不断完善养老、医疗、介护等社会保障制度,出台了关于老年人就业、 育儿、老年住宅、养老事业等一系列政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 一是规划战略和法律先行。
社区医院、完善的教育系统和充满创意和人文气息的商业街区等等,共同构成了文化村 的城镇级配套。
充满人文理想的良渚文化村通过软硬件的全方位打造,重新赋予了“村”以美好和温暖。
人口老龄化
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严重超标,自2000年开始我国便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正在朝着深度老龄化社 会快速迈进。“银发潮”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59.58%
(2018年)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不仅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换升 级,还将促进国民消费习惯的城镇化,在此背景下,城镇化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商业机遇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但延续过去传统粗 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进而影响现代化进 程。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2)医疗点数在51-80个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三线 城市及中东部地区四线城市,这类城市吸纳了周边城市 部分人口,汇集成小型城市群,人口流动量相对较大;
3)医疗点数为100-200个的城市以东部地区二、三线城 市为主,绝大部分为省会城市,西安、武汉、天津优势 明显;
4)医疗点数在200-300个的以长三角二线城市及经济排 名靠前的省会城市为主;
走得轻松,身体的羁绊少一些,脚步 的欢快就多一些。 选择适宜,思维的担忧少一些,心灵 的自由就多一些。 追求如是,生活如是
02
研究背景
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
“房住不炒”主基调
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住房回归民生属性。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03
我们要研究什么?
“乡村建设运动”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了复兴日趋衰落的乡村经济,实现民族自救,中国大地上兴起了轰轰 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
其中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一度成为全国农村建设的中心。 他针砭时弊,指出中国社会“文化失调”的病根,努力带领中国乡村走上向内求索的道路。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就在为中国现代化之路不断探索......
5)医疗点数在300个以上的城市主要是以北京为首的一 线城市,以及部分直辖市。
全国大中城市三级医疗数据:
各个城市三级医疗数据相差甚远: 一线城市具有明显优势; 经济发达省份二线城市医疗资源相对丰厚; 江浙地区三、四线城市表现良好。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各城市对医疗 资源需求进一步加深,健康问题涉及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医疗资源的分布及医疗技术提升对于我
2.49亿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 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最新的老年人口数据 为: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 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 占 总 人 口 的 11 . 9 % 。
全国城市医疗资源分布情况:
1 ) 医 疗 点 数 集 中 在 11 - 3 0 个 的 城 市 大 部 分 为 六 线 小 型 城 市,这些城市的共同特点经济排名相对靠后;
世界各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病”
“美国病”
城市郊区化现象严重,出现大范围“城市蔓延”。大量的耕地被消灭,生 态环境遭到破坏,更重要的是资源浪费。
美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是中国的20倍,人均消耗的交通能源,却是欧盟人均的3倍到5倍。
“拉美病”
阿根廷、智利、巴西绝大多数的城市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城市缺乏弹性, 导致小城市萎缩,农村也在萎缩
要求剥离房子的金融属性,强化房子的居住属性,并坚持实行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 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
展望2019年,大多数城市的市场将日趋稳定和理性。
外部环境
• 以美联储为主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央行不再实行量化宽松 的货币政策,反而开始缩表,并进入加息周期。在这种大 环境下,中国的货币政策也步入到稳健发展阶段,房地产 行业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失去了大笔资金流入的 支撑,难以暴涨。
1. 注重农村文化建设 2. 以“乡村人自身力量为主” 3. 注重农民与知识分子结合,重视科技教育 4. 注重推进农村的民主化和组织化进程 5. 促兴农业,印发工业
乡 村建
设 理 论
当今青年如何放宽视野,以更加开放、更加务实的态度去研究城镇建设呢......
产业?
居住?
休闲?
养老?
当今青年如何放宽视野,以更加开放、更加务实的态度去研究城镇建设呢......
XXX 投资、发展
房地产项目投资、土地购置、项目兼并、模式 研究、产业园区开发建设
城市感悟
走走停停各个城市、景区景点、小镇 等也是我选择的休闲方式,是改变固 有生活模式的一种途径。
我将视角放在不同地域文化的人们的 生活上,这种旅途的新鲜感也刺激了 我不经意间的民俗感悟,感受民俗这 民族记忆里或新鲜或陈旧的记忆。
新型城镇化建设
+
大健康产业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康养产业
现状
家庭 养老
家庭养老以家庭为居所,经济为支撑点。 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老人更喜欢在自己习惯的家庭养老,享受儿孙满堂的 天伦之乐。
优势:精神归属感;降低社会成本;提升社会道德风气 劣势:加重家庭子女负担;医疗条件不足;缺乏法律约束及保障
机构 养老
受益于新型城镇化与消费升级影响,“产业+文化旅游+地产”模式的市场需求逐步极具潜力。
京津冀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
中国大城市群卫星夜光图
长三角城市群
美国纽约城市群
韩国城市群
世界大城市群卫星夜光图
英国伦敦城市群
良渚文化村是绝对的超大型社区,完全建成后将会有10000户家庭入住。文化村里食堂、
杭 州 - 良 渚 文 化 村 超 市 、 食 街 和 菜 场 等 必 需 一 应 俱 全 , 在 良 渚 文 化 村 , 游 山 步 道 、 各 类 公 园 、 条 件 优 越 的
2019
XX课题交流
地产模式创新课题小组
目录
基于对未来房地产发展趋势的预判,着力对新型地产的发展空间、模式、案例、趋势,进行探索; 对未来与我国消费升级需求、产业升级需求和资产配置优化需求相适应的地产新业态进行研究。
01
我是谁?
02
研究背景
目录
基于对未来房地产发展趋势的预判,着力对新型地产的发展空间、模式、案例、趋势,进行探索; 对未来与我国消费升级需求、产业升级需求和资产配置优化需求相适应的地产新业态进行研究。
01
我是谁?
02
研究背景
03
我们要研究什么
目录
基于对未来房地产发展趋势的预判,着力对新型地产的发展空间、模式、案例、趋势,进行探索; 对未来与我国消费升级需求、产业升级需求和资产配置优化需求相适应的地产新业态进行研究。
01
我是谁?
02
研究背景
03
我们要研究什么
04
怎么做?
01
我是谁?
课题组组长简介
内部环境
• 在“房住不炒”的精神指引下,在长效调控机制的作用 下,国内大多数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日趋稳定,中国的 楼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将会越来越稳定。
• 土地市场也开始进入平稳的周期。
世界城镇化规律
城市化发展规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初期阶段—城镇化率30%以下,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城市化发展较为缓慢; 中期阶段—城镇化率30%-70%之间,城市化发展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后期阶段—城镇化率70%-90%之间,农业人口比重不大,城市化发展趋于平缓。
城市群 现代化都市圈 特色小镇
新型城镇化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哈长群、长三角、中 原、珠三角、关中平原8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