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油气管道发展.

中国油气管道发展.


弱生态的影响。而在实际操作中在河西走廊的多
数地方,为缩减两侧土石方抛洒的波及面,施工 作业带尽可能收缩到27米左右。

西部管道工程总体投资约150亿元,是目 前国内运输距离最长、设计压力最高、设 计输量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参建队伍 最多的输油管道之一。管道起点为新疆乌 鲁木齐市,终点为甘肃省兰州市,整个工 程新建管道总长近4000公里,原油管道干 线设计输量2000万吨/年,成品油管道干 线设计输量1000万吨/年。西部管道全线 共设13座站场。

我国的油气管道已初步形成了“北油南
运”、“西油东进”、“西气东输”、 “海气登陆”的油气输送格局,其发展速 度和技术水平已跨入了世界先 进行列,成 为我国继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之 后的第五大运输行业。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油气
产业发展突飞猛进,需求不断加大,并且 国家不断加强、完善资源储备战略,在与 邻国资源合作上不断有新创举,满足本国 油气田的进一步开发、国外油气资源的引 进以及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管道 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建设黄金期。


同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亿吨、二氧化硫 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 吨。 三是有 利于推动我国物资装备工业自主创 新,


此外,还将带动国内机械、电子、冶金、
建材、施工建设及天然气利用等相 关产业 发展,直接投资超过3000亿元。 工程首 次采用X80级钢材,是迄今世界上采用 X80级钢材最长的管道工程。
二、我国管道建设的三大高潮

第一个高潮起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建设
管道是源于大庆、辽河、胜利等大型油田 的开发。1975年9月先后建成 的大庆至 抚顺、大庆至铁岭(简称庆铁线)、抚顺 至鞍山、铁岭至秦皇岛(简称铁秦线)、 铁岭至大连(简称铁大线),丹东至朝鲜 新义州等输油管道。

管道全长2440公里,年输油能力达4500

西起青海柴达木盆地涩北一号气田,经青
海省西宁市,最终到达兰州。管道全长 930公里,设计年输量为20亿立方米,总 投资为22.5亿元,到2001年底竣工,为 西气东输建设奏响了序曲。至2001年底, 中国石油建设的长输油气管道有23000公 里。其中输油管道占44%,输气管道占 6%。
第三次高潮
首先,在作为我国油气资源最重要的战略
接替区的西部建设一条输油大干线,是几
代中国石油人的梦想。

西部管道采用原油、成品油双管同沟并行敷设、
合并建站方式,节省土地占用、设备和配套设施 投资。据介绍,单管施工作业带需25米宽,双管
不同沟,即需两个25米宽作业带;而双管同沟并
行敷设,作业带仅需29米,大大减少了对西部脆

主干管道西起新疆霍城县霍尔果斯首站,
南达香港末站,全长4978公里,设计输气 能力300亿立方米/年。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的实施,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带动相 关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一 是极大方便了沿线城市、乡镇居民生活,
改变了居民用能方式,增强了天然气供应 保障能力,可一定程度上有效缓 解国内天 然气供需矛盾。 二是有利于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优化能源 消费结构,将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 比例中提高1至2个百分点。
万吨。东北管道是我国第一条大口径、长 距离的东北地区输油管道网。当时经过几 年的艰苦奋斗,共建成陆上油气管道6500 公里。其中包括73%的输油管道,27% 的输气管道。
第二次高潮

第二个高潮出现在上世纪80~90年代,从
建设东部油田管网转移到西部,当时修建 的管道服务于新疆塔里木及吐哈、四川、 长庆等油气田的开发。许多管道工程在此 时开工建设、部分项目投产使用。如2000 年开工建设的涩宁兰输气管道工程,它是 当时最长、海拔最高的管线:
中国油气管道发展 现状及展望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系 何光渝 2010年4月
序 言

在1959年,中国修建第一条油气长输管
道——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到独山子炼油厂 的原油管道,发展至今,中国管道建设也 迎来了其壮丽的50年的发展史。50年的历 史荏苒,中国管道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骄 人的业绩——已建成投入运营的长输油气 管道6万多公里,可绕地球赤道1周半。
成品油管道等项目的设计、施工以及运营 管理已步入世界油气管道先进行列。给我 国资源储备、经济建设以及相关技术的提 升 等都带来了空前的意义。

在建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总投资1422亿
元,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途经新疆、甘 肃、 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广东、山东、浙江、江苏、上海、广西14 个省(区、市)和香港特 别行政区,包括 1条干线和8条支干线,总长8704公里。

从2001年后平 均每年建设的油气管道超
过5500公里。其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已跨 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我国大口径、长距离 的输油管道已经遍布东北、华北、华东、 西南等广大地区, 基本上形成了横贯东西、 纵穿南北的管道运输网络,保障了经济Leabharlann 设和人民生活的正常用油用气。
西气东输二线、中亚天然气管道、兰郑长
输”、“海气登陆”的油气输送格局初步 形成。2001年至今,中国共建成油气管道 近4万公里,平均每年建设油气管道超过 5500公里。
三、近年来新建管道介绍


西部管道(包括原油与成品油)
这个继西气东输之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又 一标志性工程,决不仅仅是连通乌鲁木齐 到兰州这样简单,它的着眼点是整个西部。

第三个高潮出现在20世纪末到现在,为了
配合我国东西部地区油气田的进一步开发、 以及邻国资源的引进都促使我们 的管道工 程加快了建设步伐,管道工程达到了快速 发展的阶段,西气东输、忠武输气管道、 兰郑长、中亚管线、中俄管线等等一大批 大型管道建设工程相继而生,

“北油南运”、“西油东进”、“西气东
一、管道工程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油气管道工程建设进入了飞速
发展的阶段,已建成投入运营的长输油气 管道6万多公里,其中油气管道 1.7万公里、 成品油管道1.2万公里、天然气管道3.3万 公里、海底管道3000公里。

《中国能源报》记者查阅后发现,2009年,
随着兰州—郑州成品油管道、昆明—大理 成品油管道、河间—石家庄原油管道、胶 州 至日照天然气管道等油气管道投产,我 国油气管道已突破7万公里。这相当于 2005年我国铁路的营业里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