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知识-教案
备课时间:9.20上课时间:9.23
课题:石膏几何体临摹课型:新课
教学目的:强化构图知识、作画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体点与点、点与线和线与线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作业讲评
1、展示优秀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
2、展示有问题的学生作业,指出其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极其不足。
二、新授
1、构图
确定四个顶点位置
3、素描作为画家艺术创造意图、观念的体现,是为美术创造服务的。
4、素描作为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画种。
五、素描的分类:
5、按传统体系分:中国写意传统素描(白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素描。
6、按表现手法: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光影明暗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及上述两者相结合的线面素描。
7、按功能性质与目的性可分为基础素描、习作素描和创作素描。
4、用线条准确地、深入地画出几何体的形体结构构造、空间结构极其组合与切割关系,使它具有一定的体积感,同时注意画面线条的虚实、疏密关系等的处理。
5、调整修改,使画面主次关系明确,效果整体、完整。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参见教科书上的有关图例,用线造型的素描方式,完成一副有两个不同几何体的切割与组合作业。
备课时间:10。12上课时间:10。28
七、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欣赏一副素描作品。
备课时间:9.14上课时间:9.16
课题:一点透视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目的:了解一点透视的定义以及运用原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一点透视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定义:正方体的正面及平面与地平面平行,而与中视线必须成直角。
二、一点透视的作图运用
方法步骤:
二、讲授新课
(一)、简笔画的造型原理
根据七巧板的原理:
(二)、简笔画的分类:
:
:
:
线形:以单线构成为主。
(三)、学生练习、作业要点讲解同时巡回指导
(四)、作业讲解
课堂总结
备课时间:11。19上课时间:12.2
课题:简笔画填色练习一课型:讲授、练习
教学目的:掌握色彩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颜料的水分控制
四、圆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课堂作业练习,临摹73页《圆形透视素描》。
1、教师讲解其中的关键的知识点
2、学生练习
3、分组进行作业讲评
4、学生进行作业调整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继续完成课堂作业
备课时间:10。12上课时间:10。14
课题:几何体的切割与组合课型:新课
教学目的:了解几何体的切割与组合的意义和作用。
二、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
三、绘画的概念:是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线条、色彩、明暗、透视以及构图等手段,在平面上创造出可视的、具有一定形式、体积、质感和空间的艺术形象。
四、素描的狭义概念:素描是指“单色”绘画。
法国画家雷诺阿的作品
1、素描是与色彩相对而言的。
2、素描是造型的基本功。
课堂总结
备课时间:8。31上课时间:9.9
课题:素描的基础知识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目的:了解素描的基本常识、素描的内容、素描的工具。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素描的基本常识。
教学过程:
一、素描的基本要素
素描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点的扩张是线,线的扩展是面。线条、调子(黑、白、灰)是素描造型的基本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作画步骤与要领
教学过程:
一、作业讲评
二、复习
三、讲授新课
(一)、意义:客观物象的形态,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用简要概括的方法,把他们的形态归纳成最单纯的几何体。
(二)、作用: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对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线造型的素描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我们对形体结构即物象的基本形体特征、构造结构、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6、描的内容
动物素描、人物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素描
7、描的工具材料
8、圆形透视:圆形切面在视平线上下或视平线所产生的透视现象。
9、基本规律:
(1)、圆形切面与视平线平行重叠时成一水平线,远离视平线越上或越下则其呈现的椭圆形面倾向圆。
(2)、“以方求圆”,即只有在正方形的透视图内才能画准圆形切面及其透视关系。
4、上下组合的字,上下部首的重心都应在中垂线上。
4、复杂组合的字、各部首重心的分布也应符合平衡的原则。
(三)、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书写“寸”、“邮”、“泵”、“警”,尺寸为6*7厘米。
课后反思:基本上能根据字的结构原则进行,能掌握字的对成关系,有些字笔画太细,如果能粗点,效果可能更好。
(因为科技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出12月30号的课被冲掉。)
课题:漫画填色练习课型:讲授、练习
教学目的: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色彩的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色彩的性能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作业讲评
二、讲授新课
1、学生漫画临摹、教师巡回辅导
①、形体比例:几大块之间的比例、动态关系要准确。
②、人物的特征要抓住:最突出的特征。
③、线条要流畅自然、有力度。
3、用辅助线画出各几何体的基本轮廓,然后开始分析地、理解地画出她们的形体结构、构造结构、空间结构极其组合关系、透视关系。
4、用线条准确地、深入地画出它们形体结构、构造结构、构造结构极其组合关系、透视关系,同时注意画面内外结构线、主次结构线的虚实、疏密关系等的处理。
5、调整修改,使画面主次关系明确,效果整体、完整。
教学过程:
一、作业讲评
二、改写简笔画:根据书上的图片进行改写,注意简笔画的基本特性。
三、阶段总结
四、填色练习
1、介绍光色:色光、色料
2、色彩的来源:因为光而产生
3、色彩的性质
4、水分的运用:以水为媒介进行调和。
五、学生练习、教师辅导,本节课对色彩不做特别要求,主要是要求学生初步感觉颜料的运用。
要求:
二、素描的内容
动物素描、人物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素描
三、素描的工具材料
画板
画架
笔:铅笔、炭精条、炭精棒、钢笔、毛笔、圆珠笔等。
橡皮
橡皮泥
透明胶或双面胶或图钉
四、素描的定义:是指单色的绘画。
五、素描的发展历史
最早存在于两万---一万年以前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的山洞里,主要描绘是当时狩猎的一些场面。
六、素描作品欣赏: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如何去欣赏优秀的素描作品。
(三)、作画步骤与要领
1、先要在教科书上选好作切割与组合练习的几何体图例,在选择几何体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2、参见选定的图例,从整体出发,用辅助性的线或点标出其几何体的大体位置,并注意画面构图。
3、用辅助线画出几何体的大体轮廓,然后开始分析地、理解地描绘它的形体结构、构造结构、空间结构极其组合与切割的关系。
1、先画一个正方形或矩形(一边与地平线平行)。
2、 随意在图形内或外确定一点为消失点。
由消失点连接正方形或矩形四点画线。
3、 从射线中随意截取位置,画平行于正方形或矩形的线。
5、将六面体的外缘加粗。
三、 课堂总结
图中正方形所在位置都可以有正方体的透视。
布置作业
任取一点为消失点,画出正方体的一点透视现象。
(二)、对学生作画的基本要求:
1、画面上能基本正确地表现出几种常见的形体透视关系或现象。
2、画面上有一定的空间层次。
(三)、作画的步骤与要求
1、写生时,先要对组合的石膏几何体作正面、侧面与与俯视、仰视等多角度的观察与整体出发,观察和找准各几何体的大致轮廓,组合关系以及她们在视平线上下与视中线左右的位置关系,并用辅助性的线或点标出,同时注意画面构图。
课题:石膏几何体的组合写生课型:新课
教学目的:明确组合几何体的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组合几何体的难点在作画步骤中的运用。
一、作业讲评
二、复习
三、讲授新课
(一)、难点:其一,由于几何体的类型的增多,画面上相应增加了形体透视关系的多种变化。其二,几何体数量的增加多,画面上也相应增加了空间透视的关系的多层次性。
教学过程:
一、作业讲评
二、讲授新课
(一)、原色:
1、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2、色光三原色:红、黄、蓝
(二)、间色有两个原色相混合而成的色彩,也叫“第二次色彩”
红+黄=橙
第二次色:黄+蓝=绿间色
蓝+红=紫
(三)、复色:由三种以上的色彩调和而成的色彩,也称“第三次色彩”。
橙+绿=黄灰
第三次色橙+紫=红灰复色
课题:椭圆的透视课型:新课
教学目的:椭圆的透视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作业讲评
二、圆形透视:圆形切面在视平线上下或视平线所产生的透视现象。
三、基本规律:
1、圆形切面与视平线平行重叠时成一水平线,远离视平线越上或越下则其呈现的椭圆形面倾向圆。
2、“以方求圆”,即只有在正方形的透视图内才能画准圆形切面及其透视关系。
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用线造型的素描方式,完成一幅组合的石膏几何体的写生作业。
备课时间:10。28上课时间:11。4
课题:复习课型:复习
教学目的:理清各种知识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1、美术的定义: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紫+绿=蓝灰
任何复色都能找到三原色的成分,如果三原色等量相加,便会混合成更多的复色。以下列式说明:
橙红
橙紫黄
紫蓝(红+黄+蓝)+红=黑浊色+红=红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