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新生儿肺部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2
医学影像-新生儿肺部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2
现为产后3天发病,通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d后出现咳 嗽、气促、鼻搧、三凹征等,有时仅表现为不哭、拒乳、体温不稳
等症状,肺部可有或无干湿性啰音。
㈣
X线表现:
1、
X线表现:
⑴肺纹理增强紊乱,肺门影增大、增浓、模糊,这是胸部X线 平片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最常见且重要的征象之一。
⑵肺实变:两肺多发斑点状或小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以两肺下
男,16天。家人有感冒, 咳嗽、鼻塞明显,有吸凹, 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性 罗音。
男,2天。高热2天,两肺呼吸 音粗,可闻及干性罗音,腹稍胀。
男,26天。追问病 史无呛奶史(临床未 提供)。咳嗽3天, 加重1天,两肺呼吸 音粗,可闻及湿罗音。
㈡
临床表现:
1、发病率:本病多见于早产、剖腹产儿,双胎和围产期窒息
Hale Waihona Puke 2、一般在生后2~6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伴 有吸气性三凹征、呼气性呻吟,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减低;
3、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肺野透光度普遍减低或呈磨玻璃样改
变,支气管充气征,未见肺气肿征像,胸廓扩张良好,横膈位置正
常。
4、产前羊水检查,卵磷脂/鞘膦脂( L/S )≤ 2~3:1或 卵磷 脂 ≤3.5mg%,或出生后在6小时内抽胃液或咽部分泌物做发泡实验 为阴性者。
(3)心脏和/或横膈边缘模糊征,或心后影。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1)
男,15天。喉有痰 响3-4天,两肺呼吸 音粗,可闻及湿罗 音。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2)
男,28天。咳嗽1天, 两肺呼吸音粗,可 闻及湿罗音。
男,3天。鼻塞、气促10 小时,两肺呼吸音粗,未闻 及罗音,心腹无殊。追问病 史无呛奶史(临床未提供)。
肺部可有啰音,但出现较晚。
2 产道感染性肺炎:多见于急产产道未经消毒时,吸入产妇 阴道内含有病原体的污染羊水或分泌物而感染肺炎。表现为产后
2~3天出现鼻塞、拒乳、呼吸困难和青紫等,肺部体征逐渐明显, 可有或无干湿性啰音。
3 产后感染性肺炎: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感染;脐炎、 皮肤感染和败血症经血行传播而感染;医源性传播而感染肺炎。表
★新生儿肺炎Ⅰ级:如果临床上未提供肺炎的症状和体征:X线表 现提示两肺纹理增强伴肺气肿,请结合临床考虑。
㈤
X线诊断标准:
1、当临床上拟诊为新生儿肺炎,有感染症状,
并排除了吸入性肺炎时;
2、胸部X线表现有下列征象之一者:
(1)肺纹理增强伴有肺气肿征象。 (2)肺野内出现实变影,包括斑点状或小斑片 状影,片状或大片状影,大叶性或节段性肺不张等。
Ⅳ级:肺野一致性密度增高,呈现典型的“白肺”,心脏及 横膈边缘难辨。
㈣
肺部并发症:
动脉导管开放是NPHMD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余尚有新生儿羊水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气漏;
肺水肿;
肺出血;
肺炎等。
㈤
临床和X线诊断标准:
1、本病多见于早产、剖腹产儿,双胎和围产期窒息儿,
Apgar评分在3分以下或母亲糖尿病及妊毒症,胎龄越小,发病率越 高;
㈢
临床表现: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发病率占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28.2%,其中 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占活产新生儿的0.5%,其临床表现很不 典型。
1 宫内感染性肺炎:母有胎膜早破史,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 或母有败血症经血行传播至肺而感染肺炎。大多表现为产后24小 时内出现口吐泡沫、呼吸困难、呻吟、青紫、体温不稳定,反应差,
流时,青紫明显。
3、临床体征:可见呼吸急促、鼻翼搧动、吸气性三凹征,
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减低;合并肺水肿时,于吸气时可听到细小
湿罗音。
4、遗后:症状于18~24小时加剧,第3~4天后好转,病情严 重者大多于3天内死亡,以生后第2天病死率最高。
㈢
X线分级及表现:
本病胸片主要表现为肺泡充气不良和各级支气管过度充扩张,
⑶Ⅲ级:两侧肺野的斑点状影增多,部分融合成片状、大片状影, 以右上肺野内带和右下肺野多见,左上肺野也常可见大片状影。
⑷Ⅳ级:在大片状影基础上,同时合并肺叶或肺段性不张,以右 肺上叶最多见,其次为左肺上叶。
★新生儿肺炎Ⅰ级:如果临床上有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根据两肺纹 理增强伴肺气肿,结合临床考虑新生儿肺炎存在;
5、本病症状于18~24小时加剧,第3~4天后好转,病情严重 者大多于3天内死亡,以生后第2天病死率最高。
㈥
鉴别诊断:
1、 新生儿湿肺:
⑴本病多见于足月儿,于生后2~4小时出现
野内中带多见,当病变扩散至肺亚段或肺段时则可融合成片状、大
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不清,可伴有肺叶或肺段性不张。
⑶肺气肿:两肺野透亮度增强,肋间隙增宽和横膈低平,纵隔
向健侧移位,胸内肋间疝、锁骨上窝疝或纵隔气疝,以胸内肋间疝
最为多见,有的称之为肋间肺膨出征,该征出现率为75%,对诊断 早期新生儿肺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出现肺野透光度普遍减低或呈磨玻璃样改变和支气管充气征,胸
廓扩张良好,横膈位置正常。
根据X线征像分级,参照徐赛英等的标准,将本病分为4级: Ⅰ级:两肺呈广泛的细颗粒网状影,心影清楚,支气管充气征 不明显。
Ⅱ级:肺野透光度减弱,肺野内呈广泛的颗粒网状状影,出 现支气管充气征。
Ⅲ级:两肺野透光度丧失,肺野内呈粗大颗粒状毛玻璃样阴 影,心脏及横膈边缘模糊不清,支气管充气征更明显。
儿,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28~32周 小早产儿发病率可达60%~80%,32~36周为15%~20%,为新生 儿尤其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约占17%。双胞胎儿的 HPHMD发病率较高。 2、临床症状:初生时Apgar评分尚好,一般在生后2~6小时 内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伴呼气性呻吟;发生右向左分
⑷边缘模糊征、心后影征:当心缘和横膈相邻肺组织发生炎性
实变时,可使横膈面和心缘全部或部分模糊,边缘不清,当心脏后
方肺组织发生炎性实变时,可使心影内密度增高。
2、
X线分级:
参照韩玉昆等的诊断标准,将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
根据病变轻重和范围大小分为4级: ⑴Ⅰ级: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强和肺气肿。 ⑵Ⅱ级:在一级的基础上,伴有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点状影,以两 下肺野分布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