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牌比赛中最常见的八种违规行为

桥牌比赛中最常见的八种违规行为

桥牌比赛中最常见的八种违规行为
桥牌是一项竞赛,竞赛就有竞赛的规则。

每一位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竞赛规则,才能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在桥牌比赛中,对比赛前的准备,诸如洗牌、发牌,牌张、牌套的管理,自己手中牌张数的正确与否,以及是否能将一副打完的牌按正确的方位放回到牌套中,等等,都有一个正确的程序。

在叫牌、打牌阶段,牌手叫牌的顺序,所叫的牌是否符合桥牌中的规定,出牌的顺序,明手的权力限制,等等,这一系列动作都有正确的程序。

这些程序在前面介绍桥牌基础知识时已讲过了。

但桥牌竞赛不仅是智力竞赛,也是身体素质的较量。

在紧张而又激烈的比赛中,特别是比赛时间过长后,有的牌手可能因为过分紧张、过于疲劳,或是疏忽大意而出现一些程序上的失误,影响了比赛的正常进行,也应该受到判罚。

判罚是依照世界桥牌联合会规则委员会制定的《桥牌竞赛规则》进行的。

在桥牌比赛中,并不是只有裁判工作人员才需要掌握桥牌竞赛规则,作为一名优秀的桥牌选手,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桥牌技艺,还应该具备相当的竞赛规则知识。

当对方出现违规行为时,能够合理利用规则保护自己,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桥牌竞赛规则比较复杂,我们只学习最常见的几种。

1. 违例发生后的处理程序
竞叫期间,任何一位牌手,不论是否轮他叫牌,均可举报违例行为。

打牌期间,庄家或任一防守方均可举报所发生的违例情况,但明手却不能。

明手只能在该牌打完后提出。

在打牌期间明手可以试图阻止庄家发生违例。

违例举报后,应立即召请裁判长,而且是任何一个牌手都可以这样做。

在裁判长未说明有关纠正办法及裁定判罚前,任何牌手均不得采取任何行动。

若是在召请裁判长前,非违规方的任一牌手先采取了任何行动,那么对该项违例的处罚权可能丧失。

2. 不足叫牌
如果一个叫牌在叫牌等级上低于前面的叫牌时,这个叫牌为不足叫牌。

例如:
北东南西
1C 2S 2H?
南家的2H为不足叫牌。

在出现任何不足叫牌后,犯规人的左手对方接续了叫牌时,即不足叫牌被予以接受,视为合法叫牌,不必更改。

如果不足叫牌不予接受,则必须更正为足够的叫牌或不叫。

更正的办法如下:不足叫牌不是约定性叫牌时,改正为同一花色(或无将)的最低的足够叫牌(如上例中南的叫牌更改为3H),不判罚。

如果裁判长判定该不足叫牌传递出了重要的信息,从而损害了非犯规的一方的利益时,则可以判处犯规方一定的罚分。

如果不足叫牌为约定性叫牌或更改为其他足够的叫牌或不叫时,应判罚违规方的同伴此后必须永远不叫。

如果违规者把不足叫牌试图更改为加倍或再加倍时,则试图更改的叫牌予以取消,且判罚其同伴此后必须永远不叫,并按攻牌判罚的规则执行。

3. 越序叫牌
一位牌手在没有轮到自己叫牌时而叫出了牌则称为越序叫牌。

例如:
北东南西
1NT -/2C?
北家开叫1NT,本来该东家叫牌,但在东家还没有叫时,南家叫了“-”或“2C”,南家越序叫牌了。

越序叫牌也可能出现在没有任何人叫过牌时。

例如:
第9副,北发牌,东西有局
北东南西
-/1S?
本该北家叫牌的,北家还没有叫,东家就叫了“-”或“1S”。

东家越序叫牌了。

当犯规者的右手对方受到“不叫”的判罚时,或者犯规者的左手对方在越序叫牌之后叫出了牌时,该越序叫牌被认作是合法的,不判罚,叫牌按顺序继续进行。

如果越序叫牌不合法时,应取消该叫牌,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对越序叫牌人的叫牌给予不同的判罚。

4. 罚张
无论何时,一防守方不是根据正常的打牌过程或按规则规定而使同伴明白的牌张被称为罚张。

定约人在打牌阶段非法暴露的牌张不判罚,定约人和明手的牌均永远不会成为罚张。

罚张应保持暴露状态,直到解除或打出为止。

当防守方一旦出现了罚张后,定约人可利用规则对防守方的出牌作一定的限制,并且可凭借“罚张必须在第一次合法的机会打出”的规定为己方谋利。

5. 越序攻牌
在不应由某人出牌时他却打出了1张牌,这种情况被称为越序攻牌。

当越序攻牌发生在首攻时,即一位防守人在不应由他首攻时而作出了首攻,称为越序首攻。

定约人可以接受防守人的越序首攻。

如果拒绝接受,则可以要求防守人收回这1张牌,并将这张牌作为罚张处理。

如果定约人做了越序攻牌,任一防守人均可以接受,也有权要求定约人收回这张牌,但不判罚。

如果防守人做了越序攻牌时,定约人接受了也不判罚。

若拒绝接受,则此牌收回并成为罚张。

6. 藏牌
没有按规定跟出同花色牌张,或者没有按规则要求或已接受对方的判罚要求,引出或打出能够打出的牌张或花色时,均为藏牌。

当怀疑藏牌时可以查询。

庄家可以询问未能跟出同花色牌的防家,是否已无该花色牌。

明手可以询问庄家。

两位防守人也可以询问庄家,但不得互相询问其同伴。

在藏牌尚未成立前,如果牌手发现跟牌错误,则必须立即改正。

这张牌作为罚张处理。

若是发生在庄家或明手,则可更换,不予判罚。

当违规方或其同伴引出或打出了下1墩的牌张时,或者只是说出或指明了下1墩他要引出或打出的牌张时,或者用口说或摊牌的方式作出了或默示了他对所能赢得的牌墩数的声称或承认时,藏牌成立。

藏牌一经成立,即不得再予改正。

藏牌成立后,犯规方又赢得了这墩牌时,在打牌结束后,应把此墩牌以及此墩之后犯规方所赢得的任1墩牌一并转给非犯规方(共2墩)。

如果犯规方未能赢得此墩牌,则只需把此之后犯规方所赢得的任何墩牌转给非犯规方。

如果犯规方既未赢得这1墩牌,以后也未赢得任1墩牌时,则不判罚。

7. 声称
有时一位牌手为了缩短打牌过程,在还剩有几张牌时,宣称在剩余牌张中,可以赢得一定数目的牌墩,即为对赢得这些牌墩所作的声称。

摊牌作出声称时,必须立即附带说明牌张打出的顺序或声称者想要取得的牌墩的打牌路线或防御路线。

若对方认可,则声称成立,予以记分;若有争议,则应立即召请裁判长裁决。

8. 礼节
桥牌还是一项高雅、文明的运动,所以在规则中还专门对牌手甚至观众的行为与礼仪提出了建议。

在比赛时牌手均应保持谦恭有礼的态度,谨慎地避免一切可能引起他人厌烦、困窘或影响愉快气氛的言行。

在叫牌、打牌中都应遵循统一的正确的程序,而任何对正确标准的偏离,都可能干扰桥牌比赛的正常秩序。

为了做到有礼貌,牌手应避免出现下列行为:
a) 对比赛的进行不给予足够的注意。

b) 在叫牌和打牌期间作出无关的评论。

c) 尚未轮到自己出牌时,过早从手中抽出牌张。

d) 为了困惑对方,不必要的拖延打牌速度。

e) 以无礼的态度召请裁判长,或对待其他牌手。

牌手在比赛时出现下列情况均属非礼行为:
a) 对同一叫牌设计出不同的含义。

b) 对一个叫牌、打牌表示出赞成或反对的意思。

c) 在1墩牌尚未打完前,预告显示出希望赢得或打算丢失意愿。

d) 在叫牌或打牌期间作出某种议论或行动,借以引起同伴对发生的重要情况的注意,或对要成功还需获得多少牌墩数目的注意。

e) 在叫牌或打牌期间有意地注视其他牌手,或者有意地盯着他人从手中抽出牌张的位置,或者偷看他人手中牌张。

f) 将手中牌收拢一叠,表示对现在进行的一副牌不感兴趣。

g) 为了困惑对方牌手,故意改变叫牌或打牌的正常节奏。

h) 在一轮结束之前毫无必要地离开自己的坐位。

对观众的要求:
a) 应只固定观看一位牌手的牌张。

b) 当一副牌在进行中时,不得对叫牌或打牌作出任何反应。

c) 在比赛进行中,必须控制自己的举止和议论,包括与牌手交谈。

d) 应为牌手着想,不应有任何干扰牌手的行为。

e) 不得举报任何违例或错误,不得谈论任何涉及事实或运用规则方面的问题,不得参与裁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