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科及其研究范式

学科及其研究范式

(李政道,让科学在中国大地上生根,载《科学文化评论》创刊号)
三种研究的关系:水、鱼、鱼市
科学研究的管理:科研结构
门类齐全 比例协调 接口紧密
三种研究类型的比较
(见周春彦《科学技术化》P195,1961年数据)
比较项目
科学理论研 技术开发 究
研究周期(年) >15
5-15
产品研制 和发展
科学家的“民俗”
一个物理学家、一个统计学家与一个数学家 同乘一架飞机经过美国蒙大拿州。他们都俯看飞 机下面,看见一群羊,除了一只是黑的之外,全 部是白的。物理学家以此为样本,开始计算普天 之下有多少黑羊。统计学家开始计算一只黑羊出 现在任何特定的羊群中的概率。另一方面,数学 家只能说他知道至少有这么一只羊,它的上面是 黑的。(高丙中著,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
范例(exemplers):标本的描绘与展示, 具体问题的解决与应用。
范型(models):符号与实例的对应,范畴与 范例的结合、对应规则的建立。
从民间文学看范式
一个化学家、一个物理学家和一个经 济学家被扔在一个没有食物的荒岛上。他们 很快找到了一窖罐装物品,但是没有开罐头 的起子。化学家为了融化罐头盖,开始寻找 可以配成适当的溶液的化学物质。物理学家 捡起一块石头,开始计算他必须从什么角度、 用多大力量和多快的速度击它才能够使它打 开。经济学家只是拿起一个罐头,说:让我 们假设这个罐头是开着的。
概念的决断
汤姆逊曾说:“有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他 们的魅力在于他们就某个课题说了第一个 词,引入了某种新思想,后来证明很有成 效;还有一些科学家,他们的魅力也许在 于对那个课题说了最后一个词,他们使那 个课题获得逻辑一致性和清晰性。”
([美]钱德拉塞卡,真与美——科学研究中的美学和动机, 科学出版社,1992)
转基因工程的长期效应需要跟踪,包括非 预期效应。
非预期效应的分析必须与安全性评价相结 合。安全性评价不能仅凭主观去判断。
关键词:学究-规范性
学:习、问、校(儿 童学筹算)
究:揪、阄、纠(九 穴、参谋)
“规”与“范”
规:夫、见、木 范:常也、法也、模
也。亦作模法之常。 犯:车触犯路神,以
库恩“范式”的概念
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 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Paradigms)
范式具有实用主义的倾向,它保证了在一个特定 的历史时期内某些问题具有特定的解,赋予围绕 这些问题而展开的研究以崇高的价值。
范式的三个要素(学科的三种成分)
范畴(symbolism):即符号系统。出自 《尚书》“洪范九畴”。
知识树
三、自然科学的层次结构
(一)基础科学 (二)技术科学 (三)工程科学
知识链
教材要点二:自然科学研究的性质、 特点与分类(第三章)
一、科学研究及其性质 二、科学研究的特点 三、科学研究的分类与结构
一、科学研究及其性质
(一)科学研究的定义 科学研究是科学劳动的核心部分,是科学
作者祖田修,生于1939年,1963年从京都 大学毕业后曾在农林省工作,尔后返回京 都大学农学原论讲座执教。
雅斯贝尔斯:正是处于实际现场的人首先 领悟进行哲学思考的使命和意义。
科学因人而存在
在科学技术过度分化的潮流中,科学工作 者常常埋头于狭小的实验室,甚至连科学 本来是因人而存在的这一“人性的根据” 都迷失了。(P36)源自一、自然科学学科的内部结构
(一)事实和科学事实 (二)科学概念和范畴 (三)科学假设、公设和原理 (四)科学定律与理论 (五)特殊方法和应用范例
自然科学学科的内部结构模式
理论
概念、假说、原理、定律
科学事实 应用范例 特殊方法
概念的提出
任何一门新学科的诞生都必定伴随新概念 的提出。新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一系列新事 实的被认识、被发现。它往往标志着知识 的真正进展。
19
直升机
1909-1932
23
喷气式发动机 1929-1943
14
尼龙
1928-1939
11
原子弹
1942-1945
3
聚丙烯
1954-1957
3
激光
1954-1955
1
延伸理解:学科-范式-规训
学科(discipline) 在一门知识或课程中受教。 拥有能够自主自持的素质。 由学会充当知识把门人。
常轨加限制。 “违而不犯”
现代人的范式
(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
实验室和科学:对世界进行规训 课堂和经济学:对自我进行规训
老学究的故事
清朝,丹阳西门有个私塾老先生,喜欢作诗。一天,学僮 端来一碗粥。他不忙着吃, 却 吟出《粥诗》一首: 瓯米煮 成一碗粥,西风吹来浪波稠; 远望好似西湖水,缺少渔 翁下钓钩。 恰巧秀才汤建文路过门口,笑道:“老先生, 一瓯米煮成一碗粥,粥还稀吗?你这书房 门朝东,西风 从哪儿进来?西湖离丹阳千里之遥,你在书房看见了?你 说缺少渔翁下钓钩, 这碗边怎么站人?” 老学究说: “就算我的诗不通,你说这《粥诗》该怎么写?” 汤建 文吟道: 数米煮成一碗粥,鼻风吹来两条沟; 近看好似 团圆镜,照见先生在里头。 老学究自愧不如。
哲学是对“研究结果的反省和自觉” 。 (P39)
农学的价值
生产的农学:经济价值 生命和环境的农学:生态环境价值 生活的农学、社会农学:生活价值 空间的农学:综合价值
作为生命科学的农学
稻作农民:站在田埂上尽情地“与稻神交 谈”。
养牛农民:深夜里从村部回到家时,尽管 老婆已睡了,可那头牛却总是叩着蹄子招 呼我的归来。
案例: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
老鼠事件:转基因马铃薯 斑蝶事件:转基因花粉 超级杂草事件:基因漂流 玉米事件:基因污染 抗虫棉事件:破坏环境
所有事件的共同点
概念不准 方法不对 证据不足 破坏学科范式
遵照范式、进行规训
转基因作物争论的实质并不纯粹是科学问 题,而是经济和贸易问题。
作为地域科学的农学
地方性知识 地域社会组织 地域不但是生态环境的空间,也是生产的
空间和生活的空间。
作为综合科学的农学
“对科学研究中各种创新实例的调查表明, 首先重视实际问题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然 后对与其相关的基本现象进行研究,是在 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步的最优方法。”
作为“科学的终极根据地”的农学 农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和综合性
概念框架
在概念框架被提出并且被接受之后,它们 总是显得令人不可置信的简单。当然,这 也是一种根本的优点,因为如果不这样, 它们就不会为它们的后继者提供可以在其 上构建理论体系的基础。(巴伯《科学与社会秩
序》P14)
二、现代自然科学的学科类型
(一)基本学科 (二)分支学科 (三)边缘学科 (四)横断学科 (五)综合学科
广义上理解为研究与开发,指科学与技术 的整个研究程序,贯穿于科学技术的所有 领域。
科学研究的分类: 基础研究:旨在增加科学、技术知识。 应用研究:旨在探求科学原理的应用。 发展研究:旨在推广新材料、新方法。
基础科学的地位
人们通常把科学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 两大类。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基础科学 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基础科学,就没有 应用科学,也谈不上开发研究。可以说, 基础科学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作为动态过程的农学
研究的原点:问题之所在。 假设性范式的构想:形成假设的阶段 范式的妥当性:演绎阶段 从一般性范式到区域性范式 重新构筑范式
现代农学体系
农业哲学 生物生产环境科学 农学生命科学 生物生产科学 关联产业科学 生物生产社会学与经济学 环境创造学
出版社,1994.P224)
库恩的物理学研究范式
“我自己曾在不同时间写过物理文章、历史文 章以及一些类似哲学的东西。这三种写作过程都 令人厌烦,但经验却不一样。开始写物理文章时 研究已告结束。笔记一般已包含了所需要的一切。 余下的工作只是挑选、凝炼并翻译成清楚的英文。 通常只有最后一点会有点困难,一般也不会太严 重。”([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与变革
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P8)
历史学研究范式
“尽管提纲已指明下一步应干什么,笔记也为此提 供了一切必要的资料,但是他找不到一个好办法 从这里过渡到下一部分。必要的联系因素在前一 部分叙述中被略去了,因为那里还不需要这种结 构。于是历史学家又得退回去,有时要退到原来 的文献中,重新作笔记,改写文章的某些重要段 落,以便与下一部分要说的东西联系起来。一直 到写完最后一页,他才能完全肯定不需要重来一 遍,更不需要再从头开始了。”
<5
研究成功率 (%)
单项研究投资 比值
总投资分配率 (一些国家)
5-10 1 1
50-60 >90
10
100
2
5
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
(见杨德才主编,自然辩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产品名称
从研制到制成产品
时间间隔
蒸汽机
1680-1780
100
汽化器内燃机 1845-1883
38
柴油机
1878-1897
劳动者运用知识形态和物化的科学劳动资 料所进行的探索自然观象的本质规律的活 动。
(二)科学研究的性质
以脑力支出为主的复 杂劳动
特殊信息生产活动
劳力+劳心 渗透+长入
二、科学研究的特点
(一)创造性:理性的建构 (二)探索性:理性的批判 (三)高风险性:非理性
三、科学研究的分类与结构
哲学研究范式
“除哲学史(也许还有逻辑)以外,哲学中 根本没有一个象历史学家那样的准备工作 时期;……至少我是这样感觉:论文似乎 倏忽而至,没有象一件一件的历史叙述那 样是一个连续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