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用Moodle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利用Moodle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www.dej.com.cnDISTANCEEDUCATIONJOURNAL一、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内涵及特点1.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内涵及需求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可得到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

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正式的管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

个人知识管理是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来实现对个人知识的管理。

将这种思想应用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就提出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对知识进行学习、收集、整理、创新、交流和共享,从而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有学者指出,传统教师教育之所以低效,是因为缺乏对教师个人理论的重视,培训内容难以使教师形成丰富的个人理论(Zeichner&Grant,1981)。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提升了对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关注。

2.教师个人知识特点及分类教师的个人知识是指教师对于教育教学以及教师专业的一整套观点、价值、理解、假设等。

根据波兰尼提出的知识分类方法来考虑,教师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指能够明确地陈述和反思的知识,能够通过编码方式来传播和学习的知识,如教学中的学科专业知识及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人头脑中的,难以表达和传授的知识,只能依赖于自身的体验和洞察力得到,成熟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及处理教学事件的灵活应变能力即属于隐性知识。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是将教师知识分为专业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专业性知识是教师通过在校学习、专业培训等取得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通过创造与反思形成的,具有很强的个性化与情境性特征。

两种分类方法实质是相同的,专业性知识可以通过培训、在校学习习得,属于显性知识范畴;实践性知识与教师的个人实践和反思有关,是不能直接获得和学习的,拥有者本人也可能很难清楚地表述出来,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

要对教师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就要在高效管理显性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有效获取和传播,最终实现教师的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

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对管理工具的需求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隐性知识或实践性知识占有较大比重,专家学者们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掀起了一股促进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热潮。

其中,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或是教师个人生活史叙述)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

Blog的低技术门槛特别适合一线教师用来撰写教育叙事故事,教师们通过每天的资料整理与书写,在无形之中提高了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Blog的个性化、开放化、实时化、全球化把信息共享发展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甚至是生命历程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传播。

Wiki是不同于Blog的另一款写作工具,它支持多人协同创作,更是体现了“协作学习”和“资源共建”的思想,可以方便地进行头脑风暴,能够很好地激发大家的灵感,促进隐性知识的传播。

另外,Wiki是以内容、知识为中心的内容管理系统,内容更加专业和深化,分类也更加清晰,对专题式知识的管理尤为有利。

此外,概念图、思维导图在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结构,理清知识脉络,掌握概念原理上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它们主要侧重于对已有显性知识的组织和管理。

但是,教育界对Blog和Wiki的推崇,使得教师个人的知识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定在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范围内,忽视了从整体上实现对教师个人知识的管理需求。

概念图、思维导图的应用,实现了对教师部分显利用Moodle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管理邵敏1杨玉强2张法滨3(1.渤海大学教育学院,辽宁锦州121000;2.渤海大学公共计算机教研部,辽宁锦州121000;3.高青县职教中心,山东淄博256000)[摘要]当前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只注重教师个人生活史的叙述,对日常的教学知识有所忽略。

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的有效管理,无论是起始点还是落脚点最终都应该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Moodle无论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的管理都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Moodle;SECI模型;隐性知识;显性知识Practiceandmanagement292007年第3期总第180期远程教育杂志性知识结构的管理,对显性知识资源和隐性知识的管理却作用不大。

日本管理学家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互补的,对知识的创新都不可或缺。

他提出了两种知识间相互转换的SECI模型: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这四种转换模式是依次交替的。

以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理论思维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建立在不断集聚的共同体知识基础上的。

SECI模型适用于教师共同体中的知识创造,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参照模型。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分析应用Moodle平台进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基础上,给出了Moodle、Wiki、Blog、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在教师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对比分析,如表1。

三、应用Moodle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管理1.Moodle简介及在知识管理方面的优势分析Moodle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它允许师生或生生之间共同思考,合作解决问题,最终实现“集体智慧”和“集体认知”。

Moodle本身提供了灵活的课程活动配置模块———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专题讨论等。

此外,系统是开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很高,它能支持显示任何电子文档、Word、PowerPoint、Flash、视频和声音等,并能兼容Blog、Wiki、SCORM视频课件等。

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调整界面,增减模块和内容,并能实现对资源的分类和搜索。

Moodle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课程管理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

要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的有效管理,无论是起始点还是落脚点都应该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因此,Moodle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课程管理系统,还是一个强大且实效的教师知识管理系统。

Moodle在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方面体现出的优势:(1)Moodle平台提供的课程管理、作业、资源等模块可以对教师教学内容进行管理。

其中课程管理中还包含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思想,内含了教师的隐性知识。

同时,教师对学习内容、问题、资源的设计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案例以供相互比较、借鉴和反思。

(2)Moodle平台提供的聊天室、论坛、互动评价、专题讨论等模块为师师、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提供便捷,并且这种讨论是在学习的大环境中,有利于讨论者紧密围绕知识主题进行互动。

教师既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变化来构建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同时,教师参与讨论,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学习内容及教师的意图,有利于教师隐性知识的传播。

(3)Moodle平台提供的投票、测验、问卷调查等统计模块是教师教学中的辅助工具,教师通过调查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教学过程的满意程度,便于下一步教学计划的制定。

(4)Moodle平台还支持内嵌的Blog和Wiki,将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的教育叙事研究和集体创作纳入到这个大的知识环境中。

这样,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管理综合到一个管理系统中,有利于知识的综合获取和对比吸收。

此外,Moodle平台的开放性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嵌入功能模块,修改页面风格,增减活动或资源,满足了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

2.应用Moodle进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实现策略结合SECI模型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应用Moodle平台进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实现策略,如图1所示。

(1)教师对理论性显性知识进行整理、分类,使之条理化。

教师的理论性显性知识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包括讲授的教案、准备的拓展资源、学生提交的作业及资源链接等可直接管理的“硬件”,这是教师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教师知识管理其它内容的基础。

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将这些知识分门别类地放到Moodle平台提供的课程管理模块、资源模块、作业模块或问卷、测验等模块中,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

这样,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一目了然,有利于整体知识框架的建构,教师自己也可以随时方便清晰地查阅所教授过的内容,便于下一步教学计划和策略的制定。

(2)实现知识的有效获取和积累。

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激发起对获取知识的强烈愿望。

还要明确知识的属性,对于既存的显性知识要广开渠道,及时、有效、准确地获取,利用Moodle提供的模块功能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

其次,教师要重视隐性知识的积累,利用Moodle内嵌的Blog或Wiki随时记录表1部分常用教师知识管理工具比较WikiBlogMoodle思维导图概念图教学设计不适合不适合非常适合一般适合一般适合活动设计一般一般很好没有没有资源管理群体写作侧重教育叙事任何内容整体流程概念关系交流互动限定主题非实时非实时实时非实时不适合不适合教学反思不太适合很少非常适合非常适合不适合不适合使用范围群体个人群体个人机构群体个人群体个人实践与管理利用Moodle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管理30www.dej.com.cnDISTANCEEDUCATIONJOURNAL(下转24页)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使之显性化,供他人借鉴和自己总结。

再次,利用Moodle的交流互动模块,在交流中共享同事或学生的知识。

此时,教学显性资源和教学反思同步存在于一个知识管理系统中,既能帮助教师和学习者(包括其他教师)更好地回顾和理解、学习好的教学过程,又促进了教师知识的显性化。

(3)促进教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实现知识的有效增值。

教师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是促进教师的知识创新,通过知识创新扩充知识积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而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是实现教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最终实现知识的有效增值。

Moodle是一个课程管理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共享的显性知识内容和资源,同时,Moodle也是一个知识管理系统,教师关于教学设计和内容处理的隐性知识连同教学反思同时得以呈现,极大地促进了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4)教师间知识的有效交流和共享。

利用Moodle的论坛、聊天室、留言板、互动评价、专题讨论等模块功能进行教师间、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促进彼此间知识的共享。

此外,Moodle平台允许同时开设多门课程,同一区域或同一学校的教师共享一个平台,为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借鉴提供了便利,也为学校的统一管理和教师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可能。

如教师可以利用Moodle内嵌的Wiki进行集体备课,在群体间展开激烈的思维碰撞,实现观点的共享,既节省了教师面对面备课的时间,电子版资料的整理也更加方便,并且可以随时添加新的内容。

坚持教师间知识的交流,必会促进教师间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并强化教师个体的知识管理意识与能力,使其养成个体知识管理的良好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