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人饮管网监测系统
利通区人饮管网由秦坝关水厂加压供水,近期安装一根供水主管道,远期设计敷设两根输水主管道(Z段及B段)。
管道工程总体包括干管管线2条(Z段、Z 段远期),供水支管线4条(分别由 A、B、C、B段远期4条管线组成),主管道总计59、608km。
配水管网的布置既要满足用户用水需求,也要保障供水安全性。
管网自动监测系统,就是为保障供水安全,合理分配水量、同时高效节水保证每一滴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而实施监控。
因此,管网的监测点的布置要根据综合要素而定具体选点依据如下:
(1)管网平差计算表(计算所有管段管径、水头损失);
(2)管网平面布置图;
管网监测对象包括有:管道压力、管道流量、管道阀门、管网水质以及视频监测。
实际监测内容可根据功能及用户需求定制。
利通区安全人饮管网监测系统监测点的选取依据水厂提供的管网设计方案与管网平面设计图,在供水片区接水点与管网节点以及重要功能节点选取30个监测点进行压力、流量、阀门的监测,其中选取10个点对水质(温度、ph、电导、溶解氧、浊度)监测。
现阶段供水管网很多还存在凭有经验的老员工来判断管网漏水、水压等问题。
这样既不科学,也存在严重的隐患。
管网智能监测系统通过软硬件系统,将管网的水压、水质、区域流量等关键管网参数传入调度中心,结合每天的运行参数,实时对比分析,将异常参数及时推送给相关人员,结合一定的地理信息技术,真正实现靠数据判断故障、凭科技解决问题,为管网漏损管理提供真正的决策依据,为水司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科学预警,减少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系统组成:
监控中心:(计算机、管网监控系统软件)
通信网络:(基于移动或者电信的通信网络平台)
管网监测RTU:监测管道压力、流量,通过GPRS/CDMA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
测量传感器:压力变送器,流量传感器(流量计)、水质。
系统建成后,可实现下列功能:
1)工作人员可以在调度中心远程监测整个供水管网的压力及流量情况,为供水调度工作提供数据依据,保障供水压力平衡、流量稳定;
2)可在线实时监测管道内水质(包括余氯、PH值、浊度、温度、电导等)的参数变化情况;
3)调度中心、各职能部门之间数据通信在局域网内完成;管网测点与水司调度中心之间采用GPRS无线网络通讯通信。
4)可以作为子系统并入供水信息化管理系统。
供水管网监测系统采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监控与传感器技术等,通过现地监测、控制等自动化设施建设,实现管网压力的快速采集传输,实现对重要分水节点的水情在线监测,对水调情势进行正确预估与分析,水调方案完善合理,超计划引水得到有效监控,突发水量爆管与远端供水压力小等事件得到及时处置,依法履行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的职责。
在重要分支节点设计压力监测终端;
配置设备包括:压力表、无线传输设备、太阳能供电设备、防雷接地、电缆
杆路等辅材;
无线传输设备采用RTU,该设备就是将RS485信号转为GPRS信号,传输到调度中心,实现压力或流量的集中监控。
具体清单如下(单点):
具体安装方式:
将无线传输终端、充电保护器、蓄电池等集成在金属电池箱内。
金属电池箱安装在杆上,以便于防水。
太阳能板安装在3、5米高的金属杆上。
压力变送器信号线接在防水接线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