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主题阅读教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主题阅读教学全册教案

教学设计语文四年级上第一单元《自然景观》单元导读本组教材是以“自然景观”为专题编写的,4篇课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的火烧云。

整组教材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组教材及丛书,学习作者按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自然景观》单元备课目录课时课时主备人整体预习 2课时李晓燕基础阅读 4课时李晓燕整合阅读 2 课时李晓燕拓展阅读课 2 课时李晓燕第一单元《自然景观》课型:整体预习课主备人:李晓燕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四年级教材上册第1课《观潮》、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两篇课文。

学习目标:1、认识掌握生字新词,会认14个,会写13个,并会理解运用。

2、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流程:一、通过导读,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本单元导读,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是:(1)(人文方面)(2)(知识方面)二、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填写学习单。

《自然景观》词语学习单三、检查字词,发现方法,填写“我的发现”。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笼罩屹立人声鼎沸横贯江面浩浩荡荡马蹄涓涓细流花卉皑皑雪山美誉呈现人迹罕至滔滔江水薄雾昂首东望(借鉴:借助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

)2 、抽生读,及时纠错。

3、出示易读锗的词语,师生共同学习。

咫尺为邻涓涓细流皑皑雪山人迹罕至滔滔江水昂首东望风号浪吼入声鼎沸薄雾漫天卷地4、汉字听写。

5 、词语理解。

笼罩屹立颤动风号浪吼入声鼎沸山崩地裂6、我的发现(识字方法:词语归类随文识字、词语说话接龙等)我也发现了哪些词语可以归类?四、学习“词语盘点”,填写“学习单”。

《自然景观》词语学习单文章题目生字新词词语盘点会一读记(8)读写五、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A、小组成员分工朗读课文重点段,并说明理由。

我喜欢读第()课的第()段,理由是()B、默读课文1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提示:我们不仅可以用归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概括出主要内容。

)C、小组交流,理顺课文层次。

D、填写“我的发现”六、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填写“学习单”《自然景观》整体感知学习单第一单元《自然景观》课型:整体预习课主备人:李晓燕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四年级教材上册第3 课《鸟的天堂》、第4课《火烧云》两篇课文。

学习目标1、认识掌握生字新词,会认13 个,会写14个,并会理解运用。

2、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流程:一、通过导渎,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本单元导读,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是(1)(人文方面)(2)(知识方面)二、默渎课文,画出生字词,填写学习单。

《自然景观》词语学习单三、检查字词,发现方法,填写“我的发现”。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榕树应接不暇一模一样恍恍惚惚紫檀色笑盈盈红彤彤金灿灿(借鉴:借助查字典、词典主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

)2、汉字听写。

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白茫茫船桨榕树应接不暇3、词语理解。

应接不暇不可计数静寂繁茂不禁恍恍惚惚紫檀色笑盈盈镇静威武4、我的发现(识字方法:词语归类随文识字、词语说话接龙等)我也会给词语归归类。

涓涓细流帘帘飞渌滔滔江水郁郁苍苍恍恍惚惚(联想记忆法)四、学习“词语盘点”,填写“学习单”。

《自然景观〉词语学习单五、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A、小组成员分工朗读课文重点段,并说明理由。

我喜欢读(),理由是()。

B、默读课文,概括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鸟的天堂》:《火烧云》:(提示:先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致了解;再细读文章,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把自然段大意连接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C、小组交流,理顺课文层次。

D、填写“我的发现”六、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填写“学习单”《自然景观》整体感知学习单第一单元《自然景观》课型:基础阅读课主备人:李晓燕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四年级教材上册第1课《观潮》,四年级丛书上(1)《慧眼观天下》中《天下第一潮》。

学习目标:1、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2、学习作者按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学习流程:一、谈话引入1、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曾联合现场直播过钱塘江大潮,同学们看到过吗?你看到什么潮?感受如何?2、对于钱塘潮,你还了解些什么?3、生自由畅说。

4、小结:……那情景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板书)二、学习“潮来前”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天下奇观)小组交流讨论。

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看出,大潮汹涌的情景,大家记忆犹新,钱塘江大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想不想再看一次?让我们再次听听声音,看看画面,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三. 学习“潮来之时”1、自己读读3、4自然段,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觉得喜欢的,就多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好,待会读给同学们听。

2、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3.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

▲那声音……颤动起来。

(课件演示,比较句子,潮远,声大而闷,潮近,声巨而烈。

指导朗读)▲过了一会儿……沸腾起来。

(模拟“沸腾”兔“人声鼎拂”。

读出“沸腾”感觉)▲那条白线……横贯江面。

(课件演示理解“横贯”“横卧”。

指导朗读)▲浪潮越来越近……飞奔而来。

▲小组赛读。

(小组选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开展比赛)4、小结: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啊!正如课文预习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

(板书)5、小组合作学习: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是呀,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声潮水的变化。

)四、学习潮来后。

课文中还能从哪能看出钱塘江大潮的气势雄伟壮观?五、指导背诵。

小结:背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到钱塘江旁,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

钱塘江大潮真不愧被称为(天下奇观)!六、链接阅读,拓展运用1、快速阅读丛书1《慧眼观天下》中《天下第一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文章的表达方法,完成学习单。

2、小组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

《天下第一潮》学习单七、学以致用,读写结合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了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叙述方法,积累了好词佳句。

请你按一定的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的片段。

第一单元《自然景观》课型:基础阅读棵主备人:李晓燕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四年级教材上册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四年级丛书上(1)《慧眼观天下》中《珠穆朗玛峰的夏日奇景》。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了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学习流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

说起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你们想不想目睹它们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吧,一睹它们的风采。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采吧!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教师询问学生读文情况。

2、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很特别、景观奇特、气势宏伟、使人惊叹等)3、你觉得文中那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快速读读课文,找出这个词。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神奇壮丽)三、指导学生列提纲导语:那么,作者从那几方面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神奇的呢?1、出示课后的“金钥匙”,为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写写提纲。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写提纲)。

①可以只针对课文主要部分的内容写提纲。

例如本文可以只写第2——5自然段的提纲②提纲应简洁、明确,比如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2、请同学们再默读2——5自然段,勾画内容,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1)顶端景象(2)传说(3)特点(长度、宽度和相对高度)(4)自然博物馆四、精读细品,深思其“奇”导语:作者又是怎样从这几方面向我们具体介绍的呢?让我们再走近些,去真切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所在!(一)、学习维2自然段1、教师朗读陔段,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想象雅鲁藏布大峡谷顶端的壮丽景色。

2、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汇报有关句子。

你觉得景色美吗?谁能美美地读一下你喜欢的句子?3、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4、齐读,读出喜爱之情(二)、学习第3自然段导人: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相机出示大拐弯的图片)这真令人惊叹不已。

1、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谁能书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下传说。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讲得真好。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那么,雅鲁藏布大峡谷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那么,如果文章中去掉这个传说,直接说它的形成,行不行,为什么?(引用传说增添了很多的神秘色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兴趣,也更能体现出人们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第4自然段导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

那它有什么特点呢?1、抽生读。

2、有什么特点呢?(长、深、窄》3、你从那句话体会到的?出示这句话,和去掉数字的句子,让学生比较着读。

体会数字更真实准确,有说服力。

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叫列数字。

4、除了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这段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通过举例、你发现了什么?哪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课文中找出来。

5、小结:学习说明文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四)、学习第5自然段1、这块秘境的神奇还表现在哪里呢?找出有关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2、学生交流汇报。

(五)、品读最后一段作者又是怎样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的呢1、齐读这段。

2、出示句子:⊙在这里,我见到了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

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段有几个“最”?从这几个“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它换成“非常”行不行?(“最”即极限,没有可超越的。

说明程度深。

换成“非常”不合适,虽也表示程度深,但不是极限,课文通过连用7个“最”,反复强调极限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景观的神奇之处。

体会到了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无比喜爱和骄傲、自豪之情)3、指导朗读:“最”字读得重一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