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三阶段V型滤池软基处理(旋喷桩)第三阶段V型滤池软基处理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1、工程基本情况 (2)2、工程概况 (2)3、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3)三、施工部署 (4)1、工程范围 (4)2、施工准备 (4)(1)施工技术准备: (4)(2)施工现场准备: (4)(3)机械设备需用量准备计划 (5)3、旋喷桩软基处理平面布置图 (6)四、施工工艺 (7)1、高压旋喷桩 (7)五、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1、质量保证体系 (9)2、施工管理机构 (11)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1)1、组织保证 (12)2、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2)3、处理突发事故的措施 (13)七、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4)1、现场卫生: (14)2、粉尘控制: (15)3、运输车辆: (15)八、雨季施工管理措施 (15)一、编制依据《新塘水厂技术改造工程设计图》国家﹑省﹑市现行有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定额,以及环境保护﹑水土方面的政策和法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JB2007-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二、工程概况1、工程基本情况序号项目内容1 工程名称新塘水厂技术改造项目——常规处理工艺改造建安工程2 工程地址增城市新塘镇新塘水厂内3 建设单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4 设计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5 监理单位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6 勘察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7 监督单位增城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8 施工单位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2、工程概况新塘水厂技术改造项目—常规处理工艺改造建安工程主要是对原有滤池和部分反应沉淀池进行改造、新建污泥处理系统以及增建清水池所进行的土建综合、管道、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该工程分三阶段进行实施建设:第一阶段:新建30万m3/d v型滤池及其下部叠加清水池,以及v型滤池基础土石方爆破开挖及边坡支护等;20万m3/d网格反应斜管沉淀池及其基础土石方爆破开挖及边坡支护等;新建独立的清水池及其基础土石方爆破开挖及边坡支护等;新建反冲洗泵房、变配电房;以上各构筑物间连通管道安装工程、机电设备以及输配电安装工程、室内外给水(包括生产用水)、排水、电缆沟、防雷地极带安装、吊车安装、路灯照明等工程第二阶段:拆除四期原有滤池构筑物(含设备)和制水楼;新建10万m3/dV型滤池及其下部叠加清水池,以及v型滤池基础土石方爆破开挖及边坡支护等;10万m3/d网格反应斜管沉淀池及其基础土石方爆破开挖及边坡支护等;以上各构筑物间连通管道安装工程、机电设备以及输配电安装工程、室内外给水(包括生产用水)、排水、电缆沟、防雷地极带安装、吊车安装、路灯照明等工程,新建污泥处理系统;第三阶段:拆除一、二期滤池;新建30万m3/d V型滤池及其下部叠加清水池,以及V型滤池基础土石方爆破开挖及边坡支护、软基处理等;以上各构筑物间连通管道安装工程、机电设备以及输配电安装工程、室内外给水(包括生产用水)、排水、电缆沟、防雷地极带安装、吊车安装、厂区道路、路灯照明、绿化等工程;3、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本工程的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冲淤积平原中的剥蚀残丘上,属剥蚀残丘地貌,现状主要为现新塘水厂原有的过滤池、沉淀池等,大部分区域地势平坦,西北部区域为已开挖的边坡。
第三阶段V型滤池的地质有素填土层、粉质粘土层、淤泥土层、含砾砂岩中风化层、含砾砂岩微风化层。
从上到下划分4层第一层为素填土层,层厚为2~5.3米,平均3.4米。
填料以含砾砂岩块、碎石为主,部分以粘性土、砂土为主,灰褐红色,结构松软(散)。
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层厚0.7~9.7米。
灰黄色、褐红色,硬塑,局部可塑,含较多砂,土质不均匀,坡积成因。
第三层为淤泥质土层,层厚为1.4~3米,平均2.5米,布置与粉质粘土层中。
程深灰色,流塑,含腐殖质及少量砂,具腐臭味。
第四层为含砾砂岩中风化层,层厚7.8~16米,平均10.5米。
褐红色夹灰白色,中风化状态,砂砾结构,岩质较硬,裂隙稍发育。
成分为花岗岩。
第五层为含砾砂岩微风化层,褐红色夹灰白色,微风化状态,砂砾结构,岩质较硬,岩面新鲜,致密坚硬,成分为花岗岩,岩体基本等级为Ⅲ级。
具体分布为:北面土层较少,南面土层较厚,呈斜波向下布置。
淤泥层分布在西南侧附近。
三、施工部署1、工程范围本方案是对工程的第三阶段在21~31轴交K~V轴处进行地基单管旋喷桩加固,管径500mm,有效桩长约9m,空搅段长约5m,纵横间距1.0x1.0m。
上部分为空桩。
施工现场布置图,发包方应根据施工图纸对场地地面硬化,临时施工道路、施工现场排水、施工用水、电等工作,后续施工单位进行的施工场地及工程资料交接和配合。
2、施工准备(1)施工技术准备:A、熟悉设计图纸和工程地质情况;B、根据现场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报有关部门审批;C、测量交底与复测;D、制订沉降、位移监测计划;E、组织施工技术交底。
(2)施工现场准备:A、清查地下管线,现场发现的各种管线与业主及时处理。
B、工程轴线控制网测量定位及控制桩、控制点的保护。
C、临时供水。
D、临时供电。
E、生产设施。
(3)施工准备计划为了满足2012年广州市东部地区在高峰期供水需要,V型池第三阶段必须在2012年6月底投入运行使用。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V型池第三阶段只有东面施工道路可用,该路宽仅有4米,且道路坡度大,因此车辆进出比较困难。
东面基坑支护桩(详见19-19剖面图)因地质的原因由旋喷桩改为钢筋树根桩(详见19a-19 a剖面图),由此导致施工进度要拖后20天左右,且桩位置受东面原有沉淀池排泥沟影响向内移动1.3米。
南面基坑支护旋喷桩距原有水渠较近,原支护式改为自重式支护桩数量因此增加,西面基坑支护桩(详见19b-19b剖面图)桩位置受西面原有沉淀池排泥沟影响向内移动1.45米。
综上所述,如果待基坑支护旋喷桩大于28天龄期开挖土方后,再施工V型池第三阶段基础旋喷桩,将影响正常工期30天,且如果V型池第三阶段土方开挖后,由于东面唯一施工道路狭窄且坡度大,施工车辆不能进入施工现场,则基础旋喷桩的水泥、桩机等机具无法用车辆运输至施工现场,增加材料机具二次人工运输费用,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工期将增加40天。
且由于东面(详见19a-19 a剖面图)、西面(详见19b-19 b剖面图)、南面(详见20-20剖面图)支护位置内移后,开挖土方后基坑边的基础旋喷桩无法满足桩机施工位置,导致边大边桩无法施工。
因此基础桩施工必须在基坑支护旋喷桩施工完毕后、未开挖土方前进行施工。
(4)机械设备需用量准备计划拟投入施工设备情况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柴油风机21立方台 12 喷射机 5.5千瓦台 13 150压浆机 5.5千瓦台 14 钢筋调直机3千瓦台 15 钢筋弯曲机7.5千瓦台 16 切割机 2.5千瓦台 27 电焊机20千瓦台 38 冲击器风动条 39 柴油风机17立方台 110 搅浆机4千瓦台 111 GY-200钻机柴油套 212 切铁机3千瓦台 113 全站仪台 214 水准仪台 215 挖掘机台 316 装载机辆817 空压机3、旋喷桩软基处理平面布置图V型滤池第三阶段西南侧地基加固图四、施工工艺1、高压旋喷桩本方案采用的是双管旋喷法,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机械就位→钻孔至设计标高→旋喷开始→提升旋喷注浆→旋喷结束成桩。
施工方法如下:(1)场地平整: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的一切障碍物,场地低洼处用粘性土料回填夯实,并做好排浆沟。
(2)测量定位:首先采用全站仪放出高压旋喷桩的控制桩,然后使用钢卷尺和麻线根据桩距传递放出旋喷桩的桩位位置,用小竹签做好标记,并撒白灰标识,确保桩机准确就位。
(3)机械就位:人力缓慢移动至施工部位,由专人指挥,用水平尺和定位测锤校准桩机,使桩机水平,导向架和钻杆应与地面垂直,倾斜率小于1.5%。
对不符和垂直度要求的钻杆进行调整,直到钻杆的垂直度达到要求。
为了保证桩位准确,必须使用定位卡,桩位对中误差不大于5cm。
(4)施工中遇土层中有障碍物无法施工,需采用钻机进行引孔后方可进行旋喷施工。
引孔应根据不同的土层进行施工,杂填土可采用跳隔式引孔,预防在喷浆过程中孔与孔之间通浆。
启动钻机边旋转边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
(5)浆液配置:高压旋喷桩的浆液,采用42.5R水泥,水泥浆液配制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为水灰比0.8~1.0。
搅拌灰浆时,先加水,然后加水泥,每次灰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水泥浆应在使用前一小时制备,浆液在灰浆拌和机中要不断搅拌,直到喷浆前。
喷浆时,水泥浆从灰浆拌和机倒入集料斗时,过滤筛,把水泥硬块剔出。
水泥浆通过胶管送到旋转振动钻机的喷管内,最后喷出。
(6)喷射注浆:在插入旋喷管前先检查高压设备和管路系统,设备的压力和排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各部位密封圈必须良好,各通道和喷嘴内不得有杂物,并做高压水射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喷射浆液。
旋喷作业系统的各项工艺参数都必须按照预先设定的要求加以控制,并随时做好关于旋喷时间、用浆量,冒浆情况、压力变化等的记录。
喷射时,先应达到预定的喷射压力、喷浆旋转30秒,水泥浆与桩端土充分搅拌后,再边喷浆边反向匀速旋转提升注浆管,提升速度为200mm/min,直至距桩顶1米时,放慢搅拌速度和提升速度。
保证桩顶密实均匀。
中间发生故障时,应停止提升和旋喷,以防桩体中断,同时立即检查排除故障,重新开始喷射注浆的孔段与前段搭接不小于1m,防止固结体脱节。
(7)冲洗:喷射施工完成后,应把注浆管等机具设备采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凝固堵塞。
管内、机内不得残存水泥浆,通常把浆液换成清水在地面上喷射,以便把泥浆泵、注浆管和软管内的浆液全部排除。
(8)重复以上操作,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9)施工参数①、旋喷桩要求采用双管旋喷工艺,水泥用量不小于200kg/m。
②、施工开始时,宜做工艺试桩(也可用工程桩做试验桩),以标定各项施工技术参数;③、高压喷射注浆采用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所用外加剂的数量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通过试验确定;④、水泥浆液的水灰比0.8~1.0。
⑤、双管旋喷桩高压水射流压力宜大于25MPa,流量大于20cm∕min,提升速度为20cm/min,旋转速度8~12rpm,成桩后抗压强度≥50MPa。
⑥、施工时,钻孔的垂直偏差不应超过l%,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
(10)施工注意事项:①、成孔后,注浆管插入孔中,喷嘴达到设计标高时,方可喷射注浆。
在喷射注浆参数达到规定值后,随即按旋喷桩工艺要求,由下而上喷射注浆。
注浆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②、施工中应认真记录实际孔位、孔深和钻孔内的地下障碍物、洞穴、涌水、漏水及与工程地质报告不符等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