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课后答案
教材第3页活动“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1、北美洲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2、纬度位置:北美洲大部分在10°N~85°N。
经度位置:北美洲大部分在20°W~170°W
3、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东北隔丹麦海峡、格陵兰海与欧洲相邻,南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相连。
教材第5页活动“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教材第8页活动“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1、本题主要练习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势特点。
(1)海岸山脉(海拔1000米)、内华达山脉(海拔4000米以上)、落基山脉(海拔4000米)分布在北美洲西部,大平原(海拔500米以下)分布在北美洲中部,拉布拉多高原(海拔300
米以上)、阿巴拉锲亚山脉(海拔2000米)
分布在北美洲东部
(2)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3)高——低——高
2、本题主要分析河流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1)密西西比河干流由北向南流,支流(如密苏里河、阿肯色河)由西北向东南流入干流,支流(如俄亥俄河)由东北向西南汇入干流(2)河流多发源于西部或东部的山地,流向海拔较低的平原。
教材第12页活动“读图6.15,认识北美洲气候的分布”
1、北美洲的主要气候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40°纬度以北的广大地区。
2、(1)沿40°N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沿80°W经线,自南向北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
教材第16页活动“读图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减灾措施”
1、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2、(1)采用轻质的建筑材料建房。
(2)举行大规模的防震演习。
(3)加强宣传教育。
3、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因此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在防震减灾的经验和教训方面可以和日本互
相交流、借鉴。
例如:教材第16页图7.8“传统民居”,分析了日本居民的建筑特色,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的,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图7.9“防震演习”是为小学生学习抗震知识进行的防震演习。
教材第18页活动“分析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及主要形成原因”
1、日本工业区的分布
2、从左至右,从上至下:B A D C (其中B 与D可互换,A与C可互换)
教材第22页活动“认识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和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1)(2)
洋
提示: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岛南部狭长,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叫做马来半岛;马来群岛在中南半岛的东南方;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3)东南亚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3个:老挝、越南、缅甸;东南亚濒临南海的国家有:越
南、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
2、我国的石油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东地区,而从中东运往中国的石油,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因此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石油进口油重要意义。
教材第27页活动“以中南半岛为例,认识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1、(1)自北向南流,上游流经山区,在深山峡谷中穿行。
发源于我国的河流是湄公河(在中国叫澜沧江)、萨尔温江(在中国叫怒江)、红河(在中国叫元江)和伊洛瓦底江(在中国叫独龙江)。
(2)见下图
2、(1)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回答。
(2)可查看我国沿黄河、长江分布的大城市,如:黄河沿岸的兰州、西安、郑州等,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
(3)(4地势平坦建
设用地
水
运通道
对外交通 淡水资源 提供水源
河流落差 清洁水能
河流水患 经济损失
污水排放 环境恶劣
过度取水 水源枯竭
教材第32页活动“运用材料,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1、 优势1:劳动力丰富、廉价,
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优势2:人口多,市场需求大,市场广阔。
2、印度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高,国内生
产总值也较高,但因人口众多,导致资源和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低,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教材第34页阅读材料“两次‘绿色革命’”
该阅读材料主要讲述了印度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而采取的两次绿色革命的内容及达到的效果。
教材第35页活动“运用材料,分析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1、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上游地区和德干高原西北部,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2、水稻是喜温喜湿的作物,其分布区气温高,小麦喜温喜凉气候,其分布区气温低
3、水稻分布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2000毫米,部分地区在2000毫米以上,小麦分布区的年降水量大部分在500~1000毫米。
教材第38页阅读材料“横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
该阅读材料主要介绍了俄罗斯被称为欧洲国家
的原因及俄罗斯的人口、语言、民族等。
教材第38页活动“根据地图和其他材料,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1、(1)见下图。
(2)俄罗斯分部最广的地形类型是平原,西部以平原为主,主要有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
2、(1)俄罗斯的主要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其中分部最广泛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相同点:夏季短而温暖,冬季长而寒冷。
不同点:年均气温,莫斯科高于雅库茨克;年降水量,莫斯科多于雅库茨克;气温年较差,莫斯科小于雅库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