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璧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目前,全市上下正在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宏伟蓝图,致力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城市。
在这一关键时刻,市委决定召开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
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干部职工的亲切关怀。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汇报,并就会议的召开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全省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总结、全面部署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努力为我市大干“十二五”、实现大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刚才,董书记给我们作了非常重要、非常精辟的讲话,是指导全市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遵循。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董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和中心工作。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董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发展全局,紧扣中心任务,明确总体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贯彻落实董书记讲话精神董书记的讲话,着眼发展大局,分析形势,高屋建瓴;阐述意义,深入浅出;肯定成绩,鼓舞人心;剖析问题,一针见血;部署任务,明确具体;指导工作,务实有力。
贯彻落实好董书记讲话精神,我们必须在把握发展大局中增强责任意识,在紧扣中心工作中定位工作目标,在明确总体要求中理清工作思路。
首先,要在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目前,我们正处于加速转型跨越、奋力赶队前行的重要历史时期。
全省综改试验区的获批启动,太原都市圈战略的规划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市“十二五”发展蓝图的谋划实施,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国外敌对势力的蓄意干扰,现代传播技术的挑战冲击,社会上各种思潮的相互渗透,利益调整过程中矛盾交织叠加,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性更加凸显、敏感性更加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不利因素也在增多。
一是来自国际环境中的干扰增多,二是转轨转型中的热点难点增多,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因素增多,四是工作中的“两难”问题增多。
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着力营造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着力营造好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浓厚氛围,着力营造好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浓厚氛围,着力营造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城市的浓厚氛围,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面对严峻的形势、繁重的任务,我们深感自身对宣传思想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宣传思想工作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努力推动我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其次,要在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中定位工作目标。
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召开的市委二届六次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忻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扭住五个发展,走出五条路子,打好五大攻坚战,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以上,把忻州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旅游城市”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一系列既稳妥慎重、又积极可行的奋斗目标,作出了相应的战略部署,描绘了忻州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
董书记在市委二届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手笔推进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建设,大覆盖抓好惠民工程建设,大范围建设全国环保模范城市。
令人非常振奋,也深受鼓舞。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市委、市政府按照“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规划,着重对“十二五”开局之年落实“三五”总要求,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城市,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安排部署。
董书记在会上提出了开局之年我市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三农”工作推进、城镇化建设、民生状况改善、转型跨越发展方面实现五个新突破,再次吹响了赶队前行、跨越发展的进军号。
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出了“大抓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生态居宜城市”的目标,确立了“贯通中轴线、畅通微循环、打造精品街、提升和平路、连接外环路、建设新城区”的发展思路,作出了率先建好“六路三桥一工程四公园”,同时推进其他16项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的决策部署,为打造百万人口城市奠定框架基础。
市委、市政府这些工作部署,对我市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工作目标而加油、鼓劲、呐喊、造势,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动作用。
第三,要在明确董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中理清工作思路。
董书记的讲话,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扣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着力在服务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上作出新贡献,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在提升城市形象、打造文化软实力上迈出新步伐,在提高宣传效益和舆论引导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在精神文明创建上取得新进展,积极营造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浓厚氛围。
董书记提出的这些要求,抓住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和核心,既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工作纲领,也体现了省委袁书记提出的“高举旗帜,鼓舞士气,积极监督,优化氛围,提升形象,建好队伍”的要求,又落实了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部署;既立足忻州地域文化特色,又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既深入研究了我市宣传思想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又把握了时代脉搏,反映了时代精神,为我们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指出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尤其是董书记在讲话中突出强调了要加强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落实,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方面积极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要整合社会资源,加大财政投入,着力解决好经费投入、阵地建设等突出问题;要畅通进出渠道,扩大交流力度,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
要落实四个坚持,提高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这充分体现了对宣传工作的重视,对宣传干部的关怀,为我们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寄予了深切希望,给予了极大鼓舞。
全面贯彻董书记代表市委作出的这一工作部署,是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历史使命,更是宣传思想战线每一位同志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二、客观分析现状,认真总结成绩,不断巩固成果,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贯彻董书记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董书记的讲话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在分析现状中寻求突破,在总结成绩中增强信心,在巩固成果中明确方向。
我们欣喜地看到,过去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落实市委提出的“三五”工作总要求,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舆论引导、市民素质提升、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和地域文化资源综合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我市转型发展、跨越赶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凝聚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思想共识。
围绕学习贯彻全省、全市干部大会精神,落实袁书记、董书记在全省、全市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以“山西大发展,忻州怎么办”为主题的思想解放大讨论,组织了5期10个班的千名干部理论大培训、覆盖全市14个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的百场巡回大宣讲、涉及转型跨越重大领域的十大专题大调研、邀请国家级知名专家学者主讲的11场忻州大讲堂专题报告会,精心编印了学习资料,整理汇集了市县乡三级干部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成果,特别是市县两级中心组成员撰写的关于转型发展的30篇论文,入选省委宣传部编选的《山西市县委书记论转型发展》和《山西市县长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本论文专辑,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掀起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热潮,凝聚了思想共识,为全市人民转型发展、跨越赶超夯实了思想基础,使全市干部群众对为什么要实现转型跨越、如何实现转型跨越、忻州实现转型跨越的目标和路径是什么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准的把握。
(二)新闻舆论宣传影响力不断扩大,营造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
在凝聚全市合力、营造发展氛围方面,忻州日报、忻州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开辟了《来自重点工程的报道》、《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谈转型跨越》、《山西大发展、忻州怎么办》、《提升市民素质、创优发展环境》、《惠民工程面面观》、《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等专题、专栏,宣传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推广了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报道了各项工作的进展成就,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
在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忻州形象方面,积极整合各类宣传资源,精心组织宣传报道,全市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3千多篇。
忻州电视台在省台出镜数全省第一,勇夺四连冠;在中央台发稿11条,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
全市新闻工作者在山西日报发稿2千多篇,其中山西日报忻州分社发稿200多篇,无论发稿数量还是稿件质量,都居全省第一。
我们在北京召开了首届五台山国际佛教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名山名节珠联璧合,文化旅游互动双赢;组织了“走进山西,感知山西”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忻州采访等多次大型采访活动。
党报党刊在连续六年圆满完成发行任务的基础上又创新高。
(三)市民素质提升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了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价值导向。
以“建设新忻州、培养新市民、树立新形象”为主题,以“五爱、五学、五法、五文明、五健康”内容,以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素质、文明礼仪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为目标,广泛开展了市民素质提升行动。
印发《市民文明读本》10万册,组织小型多样的素质培训300余次,培树了一批“爱岗敬业、孝老敬贤、热心公益、见义勇为、互助友爱”的先进典型,特别是爱岗敬业的典型王元林的事迹在全省、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被评为“感动山西十大人物”之一。
同时,我们继续推进城市“五创建”、农村“五进家”和“一带三线”文明长廊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典型不断涌现,道德水准稳步提升,全市上下形成了崇善尚礼、进取奉献的价值导向。
(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提供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文化支撑。
在文化事业繁荣方面,精心组织了“国字号”工程“翼彩五台山”大型楹联征集制作活动,有3万多幅楹联作品参评,入选作品将由国内一流书法名家书写,专业工艺美术师雕刻制作,悬挂于五台山核心景区36座重点寺庙,继千人写经之后为世界遗产五台山再造新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