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评测师教程(第一版)笔记第一篇理论篇第1章软件测试概论1.1概述早期的测试等同于“调试”。
测试是为发现错误而执行的一个程序或者系统的过程。
测试是以评价一个程序或者系统属性为目标的任何一种活动,测试是对软件质量的度量。
1.3软件测试与软件项目的关系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但是,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项目的风险。
软件的质量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内部风险,一种是外部风险。
内部风险是在即将销售的时候发现有重大的错误,从而延迟发布日期,失去市场机会;外部风险是用户发现了不能容忍的错误,引起索赔,法律纠纷,以及用于客户支持的费用甚至失去客户的风险。
软件测试只能证明软件存在错误,而不能证明软件没有错误。
软件公司对软件项目的期望是在预计的时间、合理的预算下,提交一个可以交付的产品,测试的目的就是把软件的错误控制在一个可以进行产品交付/发布的程度上,可以交付/发布的产品并不是没有错误的产品,因此软件测试不可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而是要把错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因为软件测试也是需要花费巨大成本的。
1.5第三方测试第三方测试是指独立于软件公司自身测试的测试。
第三方测试机构的测试除了发现软件问题之外,还有对软件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的职能,这就要求第三方测试机构要保持公正、廉洁、客观、科学、独立的态度。
第2章软件测试基础1、什么是软件测试测试(test)被当作一个常规的检验产品质量的生产活动。
测试的含义为“为检验产品是否满足需求为目标”。
“软件测试”的经典定义是在规定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错误,对软件质量进行评估。
软件是由文档、数据以及程序组成的,那么软件测试就应该是对软件形成过程的文档、数据以及程序进行的测试,而不仅仅是对程序进行的测试。
2、什么是软件质量ISO9126中定义的“软件质量”是: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特性的总和。
ISO14598中“软件质量”定义是:软件特性的总和,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
ISO9126定义的软件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外部质量”、“使用质量”三部分。
也就是说,“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要从软件在内部、外部和使用中的表现来衡量。
3、软件测试是在规定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错误,对软件质量进行评估。
4、软件质量定义是:软件特性的总和,软件满足规定或潜在用户需求的能力。
软件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外部质量、使用质量三个部分。
5、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的区别:质量保证(QA)质量保证的重要工作通过预防、检查与改进来保证软件质量。
QA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的原理开展质量保证工作。
关注软件质量的检查与测量。
软件测试也与软件开发过程紧密相关,关心的不是过程的活动,而是对过程的产物以及开发出的软件进行剖析。
测试员要“执行”软件,对过程中的产物开发文档和源代码进行走查,运行软件,以找出问题,报告质量。
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追踪和回归测试。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6、软件测试目的测试目的三个观点:测试是程序的执行过程,目的在于发现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能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测试的目的,是想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找出软件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通过修正各种错误和缺陷提高软件质量,回避软件发布后由于潜在的软件缺陷和错误造居的隐患所带来的商业风险。
测试是对软件质量的度量与评价,以验证软件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的程度,为用户选择与接受软件提供有力的依据。
7、软件测试原则所有的软件测试都应追溯到用户需求。
应当把“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作为软件测试者的座左铭。
完全测试是不可能的,测试需要终止。
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软件趋于完美,是不可能的。
主要有三个原因:软件入量太大;输出结果太多;路径组合太多。
测试无法显示软件潜在的缺陷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
程序员应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
尽量避免测试的随意性。
(应该从工程的角度去理解软件测试,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步骤的活动。
)8、软件测试对象根据软件定义,软件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所以软件测试并不仅仅是程序测试。
在软件编码结束后,对编写的每一个程序模块进行测试,称为模块测试或单元测试。
在模块集成后,对集成在一起模块组件,有时称为部件,进行测试,称为集成测试。
在集成测试后,需要检测与证实软件是否满足软件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称为确认测试。
将整个程序模块集成为软件系统,安装在运行环境下,对硬件、网络、操作系统及支撑平台构成的整体系统进行测试,称为系统测试。
软件错误中,属于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错误约为64%,属于程序编写的错误仅占36%。
验证(verification)是保证软件正确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目的是保证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的成果满足上一个阶段所设定的目标。
确认(validation)是保证软件满足用户需求的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目的是在软件开发完成后保证软件与用户需求相符合。
验证与确认都属于软件测试,它包括对软件分析、设计以及程序的验证和确认。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程序编码等各阶段所得到的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规格说明、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以及源程序,都应成为“软件测试”的对象。
在软件编码结束后,对编写的每一个程序模块进行测试,称为“模块测试”或“单元测试”;在模块集成后,对集成在一起的模块组件,有时也可称为“部件”,进行测试,称为“集成测试”;在集成测试后,需要检测与证实软件是否满足软件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称为“确认测试”。
将整个程序模块集成为软件系统,安装在运行环境下,对硬件、网络、操作系统及支撑平台构成的整体系统进行测试,称为“系统测试”。
测试过程按4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集成(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9、软件测试分类按照开发阶段划分软件测试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和验收测试。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
其目的在于检查每个程序单元能否正确实现详细设计说明中的模块功能、性能、接口和设计约束等要求,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单元测试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
多个模块可以平行地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
通常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程序模块进行有序的、递增的测试。
集成测试是检验程序单元或部件的接口关系,逐步集成为符合概要设计要求的程序部件或整个系统。
确认测试:就是通过检验和提供客观证据,证实软件是否满足特定预期用途的要求。
确认测试是检测与证实软件是否满足软件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
系统测试:它是为验证和确认系统是否达到其原始目标,而对集成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的测试。
系统测试是在真实或模拟系统运行的环境下,检查完整的程序系统能否(包括硬件、外设、网络和系统软件、支持平台等)正确配置、连接,并满足用户需求。
验收测试:按照项目任务书或合同、供需双方约定的验收依据文档进行的对整个系统的测试与评审,决定是否接收或拒收系统。
●按照开发阶段划分➢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针对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
➢集成测试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
通常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程序模块进行有序的、递增的测试。
集成测试是检验程序或部件的接口关系,逐步集成为符合概要设计要求的程序部件或整个系统。
冒烟测试也叫验证测试、提交测试。
➢确认测试确认测试是通过检验和提供客观证据,证实软件是否满足特定预期用途的需求。
确认测试是检测与证实软件是否满足软件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为验证和确认系统是否达到其原始目标,而对集成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的测试。
系统测试是在真实或模拟系统运行的环境下,检查完整的程序系统能否和系统(包括硬件、外设、网络和系统软件、支持平台等)正确配置、连接、并满足用户需求。
➢验收测试按照项目任务书或合同、供需双方约定的验收依据文档进行的对整个系统的测试与评审,决定是否接收或拒收系统。
●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软件测试可分为开发方测试、用户测试(Beta测试)、第三方测试。
(1)开发方测试通常也叫“验证测试”或“α测试”。
验证测试是在软件开发环境下,由开发者检测与证实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软件设计说明或软件需求说明的要求。
主要是指在软件开发完成以后,开发方对要提交的软件进行全面的自我检查与验证,可以和软件的“系统测试”一并进行。
(2)用户测试在用户的应用环境下,用户通过运行和使用软件,检测与核实软件实现是否符合自己预期的要求。
用户测试不是指用户的“验收测试”,而是指用户的使用性测试,由用户找出软件的应用过程中发现的软件的缺陷与问题,并对使用质量进行评价。
(3)第三方测试介于软件开发方和用户方之间的测试组织的测试。
一般情况下是在模拟用户真实应用环境下,进行软件确认测试。
●按照测试技术划分按照测试技术划分: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灰盒测试。
也可划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是指不运行程序,通过人工对程序和文档进行分析与检查:静态测试技术又称静态分析技术,静态测试实际上是对软件中的需求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程序源代码等进行非运行的检查,静态测试包括:走查、符号执行、需求确认等。
动态测试是指通过人工或使用工具运行程序进行检查、分析程序的执行状态和程序的外部表现。
(1)白盒测试通过对程序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来寻找问题。
了解程序结构和处理过程,检查是否所有的结构及路径都是正确的,检查软件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说明的规定正常进行。
(2)黑盒测试通过软件的外部表现来发现其缺陷和错误。
黑盒测试法把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
黑盒测试是在程序界面处进行测试,它只是检查程序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实现。
(3)灰盒测试灰盒测试关注输出对于输入的正确性➢静态测试它是指不运行程序,通过人工对程序和文档进行分析与检查;静态测试技术又称静态分析技术,静态测试实际上是对软件中的需求说明书、设计说明书、程序源代码等进行非运行检查,静态测试包括:走查、符号执行、需求确认等。
➢动态测试它是指通过人工或使用工具运行程序进行检查、分析程序的执行状态和程序的外部表现。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
通过对程序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来寻找问题。
➢黑盒测试通过软件的外部表现来发现其缺陷和错误。
它是在程序界面处进行测试,它只是检查样序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实现。
10、软件测试过程模型➢V模型它反映了测试活动与分析和设计的关系,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箭头代表了时间方向,左边下降的是开发过程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右边上升的部分,即各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