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防火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防火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知识第一节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一、危险物品的分类危险物品品种繁多,常用的有约2200多种,性质不一,危险性大小不同,而且一种危险物品不是只有单一的危险性,而常常具有多种危险性。

但是,每种危险物品必有一种表现最为突出的主要危险性。

为此,国家标准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及品名编号》将危险物品分为九类,我国危险物品的编号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表示方法如下:X X XXX类别项别顺序号第一类爆炸品1、点火器材导火索:GB编号:14007别名:导火线、导火绳、引火线理化性质:以黑火药味芯体,外层包有棉线,爆燃点290~300度。

灭火剂:大量水;禁用沙土压盖。

2、起爆器材导火索:GB编号11007、11008、12004、14005 别名:导爆线、传爆线理化性质:有黑索金等猛性炸药为主制成,用雷管起爆,爆速约7000米/秒。

灭火剂:大量水;禁用沙土压盖。

雷管:11001、11002 别名:爆管、起爆管灭火剂:爆炸后若起火,可用水扑救。

3、炸药及爆炸性药品闪光粉:GB编号:11102理化性质:为镁粉和氯酸钾的混合物,遇火立即燃烧,并发出极强的白光。

4、其他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1、易燃气体一氧化碳:GB编号:21005密度:1.250克/升(0度)相对密度:0.793(液体)爆炸极限:12.5%~74.2% 最易引燃浓度:30%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成为爆炸性混合物,漏气遇火种有燃烧爆炸危险。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乙炔:GB编号:21024 别名:电石气密度:1.173克/升(0度)自燃点:305度爆炸极限:2.5%~82%最易引爆浓度:10.3%危险特性:遇高温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

与空气或氧气生成爆炸性混合物。

与铜、汞、银反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与氟和氯形成爆炸性反应。

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

甲烷:GB编号21007、21008 别名:沼气相对密度:0.415(—164度)爆炸极限:5.3%~15%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氢:GB编号21001、21002 别名:氢气理化性质:无色无臭气体。

极易燃烧,燃烧温度可达2100~2500度。

与氟、氯等能起剧烈反应。

密度:0.0899克/升爆炸极限:4.1%~74.2%灭火剂:雾状谁、二氧化碳硫化氢:GB编号:21006密度:1.539克/升(0度)爆炸极限:4%~44%理化性质:无色、有恶臭(臭蛋气味)易燃、剧毒气体。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沙土2、不燃气体3、有毒气体氨:GB编号23003 别名:液氨分子式:NH3相对密度:0.817(—79度)爆炸极限:15.7~27.4%理化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体。

在适当压力下可液化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当压力减低时则气化,同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30毫克/米3,易溶于水,乙醚,水溶液呈碱性。

氯:GB编号23002 分子式:CL2别名:液氯相对密度;1.47(液体0度,369.8千帕)爆炸极限:11%~94.5%(在H2中)理化性质:黄绿色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和碱溶液。

本身不燃,但有助燃性,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

灭火剂:雾状水注意事项:储存时应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氨分开储运。

如钢瓶漏气严重无法修理,可浸入过量的石灰乳水中(中和反应)。

煤气:GB编号:23030爆炸极限:4.5%~40%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第三类易燃液体1、低闪点液体(闪点< —18度)乙醚:GB编号31026 分子式:C2H5OC2H5相对密度:0.7135(20度)闪点:—45度爆炸极限:1.85~36.5%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极易挥发,极易燃烧,其蒸汽能从远处将明火引来引起乙醚液体起火。

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火星、高温、氧化剂、过氯酸、氯气、氧气、臭氧等有发生燃烧爆炸危险。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二硫化碳:GB编号:31050 分子式:GS2相对密度:1.261(20/20度)爆炸极限:1.3%~50%理化性质:遇明火、火星极易燃烧爆炸,遇高温、氧化剂有燃烧危险。

与铝、锌、钾、氟、氯、叠氮化合物等反应剧烈,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

灭火剂:水、二氧化碳、黄沙。

禁止使用四氯化碳。

丙酮:GB编号31025 别名:阿西通、二甲(基)酮相对密度:0.7972(15度)闪点:—17.78度(闭杯)爆炸极限:2.6~12.8%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泡沫、二氧化碳、干粉、黄沙汽油:GB编号31001相对密度:0.67~0.71 闪点:—50度自然点:415~530度爆炸极限:1.3~6.0%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1211灭火剂2、中闪点液体(闪点—18度~23度)乙醇:GB编号32061 别名:酒精、火酒相对密度:0.7893(20度)闪点:12.78度自然点:423度爆炸极限:3.3~19% 理化性质:易燃,与氧化剂铬酸、次氯酸钙、过氧化氢、硝酸、硝酸银、过氯酸盐等反应剧烈。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1211灭火器、干粉。

乙炔:GB编号32029 相对密度:0.7231(20度)闪点:—10度理化性质:液体,不溶与水。

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甲醇:GB编号32058相对密度:0.7913(20度)闪点:11.11度自然点:385度爆炸极限:6.7~36% 理化性质:易燃,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铬酸、高氯酸、高氯酸铅反应剧烈,有爆炸危险。

笨:GB编号32050 别名:纯苯相对密度;0.8794(20度) 闪点:—11度(闭杯)自然点:562.2度爆炸极限:1.3~7.1%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1211灭火剂3、高闪点液体(闪点23~< 61度)甲醛:GB编号:33580 别名:蚁醛、福美林、福尔马林相对密度:液体为0.815(—20度,纯品)及1.075~1.085(37%水溶液,不含甲醇),气体为1.067(空气=1)闪点:85度(37%水溶液,不含甲醇)自然点:430度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危险性:本品与氧化剂、火种接触有燃烧危险。

流失在地上的甲醛可用水冲洗后再用纯碱中和,冲洗干净。

触及皮肤可用水冲洗后,再用酒精擦洗,最后涂甘油。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1、一级易燃固体红磷:GB编号:41001 别名:赤磷分子式:P4自然点:260度理化性质:紫红色粉末,无臭,无毒。

在暗处不发磷光。

经摩擦极易燃烧,燃烧时散发出有毒有刺激性的氧化磷烟雾。

能溶于无水酒精,不溶于水、二氧化碳。

遇热、火种摩擦、撞击或溴、氯气等氧化剂都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与氯酸钾混合后,即使在含水分的情况下,稍经摩擦或撞击也会燃烧爆炸。

灭火剂:冒烟及初起火苗时用黄沙、干粉、石粉。

大火时用水,但应注意水的流向,以及赤磷散失后的场地处理,防止复燃。

如有散失物可用软扫帚扫除或湿布擦净。

发现有赤磷冒烟,应立即将冒烟的赤磷抢救出来。

赤磷从冒烟到起火燃烧,有一段时间,可以抢救。

2、二级易燃固体硫磺:GB编号41501闪点:207.2度(闭杯)自然点:232.2度爆炸下限:2.3克/米3灭火剂:水、沙土、泡沫3、一级自燃物品黄磷:GB编号42001相对密度:1.82(20度)自燃点:30度理化性质:纯品为无色蜡状固体。

在空气中会冒白烟燃烧。

受撞击、摩擦或氯酸钾等氧化剂接触能立即燃烧甚至爆炸。

灭火剂:雾状水、沙土(火熄灭后应仔细检查,将剩下的黄磷移入水中,防止复燃。

)4、二级自燃物品含油金属屑(GB编号42502)、油布及其制品(GG编号42506)、油绸及其制品(GB编号42506)、油纸及其制品(GB编号42510)5、一级遇湿易燃物品金属钠(43002)、金属钾(43003)、金属钙(43005)、金属锂(43001)连二亚硫酸钠:GB编号43046 别名:保险粉、低亚硫酸钠理化性质:有极强的还原性,遇氧化剂、少量水或吸收潮湿空气能发热,引起冒黄烟燃烧、甚至爆炸。

灭火剂:干沙、干粉、二氧化碳。

禁止用水。

6、二级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1、一级氧化剂硝酸氨:GB编号51069理化性质:本品加热到230度是,放出氧气。

在300度时有爆炸危险。

与硫、磷、还原剂相混合,有燃烧爆炸危险。

灭火剂:雾状水2、二级氧化剂3、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害品1、一级无机毒害品2、一级有机毒害品3、二级无机毒害品4、二级有机毒害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物品1、一级无机酸性腐蚀品硝酸:GB编号81002理化性质:是强氧化剂,遇H发孔剂、松节油立即燃烧。

遇木屑剧烈氧化以至起火燃烧。

遇氰化物则产生剧毒气体。

灭火剂:沙土、二氧化碳、雾状水(禁用加压柱状水,以防飞溅)2、一级有机腐蚀品3、一级无机酸性腐蚀品4、二级有机酸性腐蚀品5、一级无机碱性腐蚀品6、一级无机碱性腐蚀品7、二级碱性腐蚀品8、一级其它腐蚀品9、二级其它腐蚀品第九类杂品第二节火灾特点与扑救一、可燃气体1、火灾特点(1)易造成大面积燃烧爆炸。

(2)储罐、气瓶在火灾是容易受热发生爆炸。

(3)储罐爆炸会引起相邻储罐发生连锁爆炸,导致火情扩大,引发大面积火灾。

(4)易造成人员伤亡。

(5)火灾扑救难度大。

2、扑救方法(1)可燃气体发生火灾,应首先扑灭泄露处附近被引燃的可燃物火势,控制火灾范围,为进一步扑救泄露处燃烧做好准备。

(2)气体泄漏着火后,不可轻易关闭阀门,更不能随便关停输送气体的设备,以防止回火引起爆炸。

应先关小阀门,控制阀门流量,降低气体泄漏压力后进行灭火,并事先做好堵漏准备,火焰熄灭后立即进行堵漏。

(3)气体泄漏起火后,不能盲目扑灭泄漏处燃烧,以防堵漏失败后大量可燃气体继续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二次爆炸。

(4)如果确认泄漏口不大,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予以封堵,则可用水、干粉、卤代烷、蒸汽、氮气、二氧化碳等灭火,然后组织人员迅速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驱散泄漏气体。

(5)如果泄露口裂缝较大,确认难以堵漏或无法堵漏,则可用冷却着火容器及周围容器的办法,以防止发生爆炸,任其稳定燃烧,直至自行燃尽熄灭。

(6)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容器、气瓶或设备的冷却或灭火工作,要利用地形、地物、建筑物等为掩体,将容器放置其中,以防止爆炸伤人。

如果有爆炸预兆,要果断将人员撤离。

二、易燃液体火灾1、火灾特点(1)先爆炸后燃烧。

(2)先燃烧后爆炸。

(3)泄漏易燃液体遇明火发生燃烧,燃烧面积随液体流散面积而扩大。

(4)火焰温度高,热辐射强。

(5)液体形成稳定燃烧。

(6)易造成人员伤亡。

2、扑救方法(1)储罐火灾的扑救。

A、及时冷却罐体。

当易燃液体储罐发生火灾时,首先启动固定式水喷淋系统,对燃烧罐和临近罐进行冷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