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源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要保持国有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将是企业成败的最终决定因素。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国有企业问题与对策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随之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企业全球化竞争正演变为人力资源的竞争。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最重要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保证。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
目前国有企业对人才的垄断被逐渐打破,面临着人才的国际化竞争,原本的人才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应这样的市场环境,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下面,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许多国有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一些企业虽然将人事处(科)的牌子换成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部(科)的牌子,但可以发现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依然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等同,更没有将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纳入到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之中。
人力资源仍然只是一种成本,而不是一种资本。
(二)人事管理总体上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
人力资源部门主要负责职工的招聘、调配、考核、提拔以及工资分配方案的制订等日常事务。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实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基础性条件,为企业的总体战略服务。
目前,人力资源部门仍未彻底扭转计划体制下消极管人的落后状态,没有依据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制订统一、详细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并与企业的业务部门管理相脱节。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式上,多数企业以工资、奖金、福利、住房等激励手段为主。
尤其突出货币等物质奖励的作用,但由于企业收入分配没有与员工所做贡献挂钩,分配的平均主义严重;薪酬设计缺乏市场竞争力。
另外,在人才选拔和使用中,部分企业存在着“重学历资历,轻能力水平”的现象,论资排辈和“长官意志”比较严重、未能实现由“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的转变,致使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无法形成。
这导致了关键岗位人才留不住、引不进,低素质普通岗位人员沉淀、流不出。
(四)企业行为政府化,领导者素质亟待提高
行政干预过多,如国企管理者的考核任命强调政治表现,但有些业务骨干却因为不善拉关系而遭受冷遇;管理者引进的人才是为了展示重视人才的观念,并没把其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新人才无法发挥优势。
大多数经营者由行政任命,缺乏职业经营者的理性,对改善企业经营的理念、措施被动接受,行动迟缓。
领导更换频繁,导致企业行为明显出现短期化;较少考虑到战略、文化层次;即使制定了战略目标,也不能保证其延续性,相应地企业更缺乏支持战略实现的长期人力资源规划。
(五)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引导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推动企业科学地发展。
在这种集体
价值观的规范和约束下,企业员工可以逐步将企业文化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如今,多数
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足,导致企业文化范围狭窄,内容陈旧。
由于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
很肤浅,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员工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不一致,这在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也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充分发挥。
二、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建议
(一)对企业各层次员工实行管理制度改革
1.塑造对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行干部制度改革。
(1)改干部任命制为招标竞
聘制。
在企业内部打破干部、工人身份和部门界限,对所有干部实行公开招标与选拔。
(2)改干部终身制为任期制。
(3)改革考核办法,实行比例淘汰制。
由相关部门组成考评小组,对干部进行量化考核。
同时推出一种新的淘汰制度——百分制。
(4)精简干部人数,实行单
首长负责制。
2.实行员工制度改革。
(1)国有企业应向社会公开招聘员工,杜绝“走后门”现象。
运
用科学的测评手段,择优录用。
鼓励人才的内部流动,实行劳动优化组合制和动态管理。
(2)加大人力资源资本投资,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
还可借鉴优秀的私企或外企的
人力资源培训经验等。
(3)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实行人才储备战略。
要多方面拓展人才
引进的途径,改变传统的以具体岗位为对象的人才储备思路,加快培养拥有战略性眼光和管
理思维的人才。
(二)健全、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应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和手段。
分配制度上以企业效益为中心,适
宜的薪酬方案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岗位工资制,把职工的责任、权利结合在一起,加大薪资结
构中“活工”比例,拉开分配档次,打破在薪酬改革中形成的新一轮的平均主义。
在职工的绩
效评核方面,可将部门按量化目标、过程控制、计划执行、公共评议等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以绩效考核得分来调节分配。
(三)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有明确且具有感召力的价值观,要有清晰可行的实现目标的发展战略,再就是要
努力倡导和营造有利于战略执行的工作环境。
一定要把职工的个人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计划
结合起来,使员工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在员工为自己事业拼搏的同时为企业创造财富。
要尊重员工的价值、尊严及个性,让其看到希望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从而为企业的发展
保持后劲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
国有企业完全依靠物质激励不足以留住或者吸引人才,除了提高报酬以外,更要给员工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人际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
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人才在工作
和生活上的需要,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制订包括住房、劳保福利、子女就学等优惠政策,给员工以认同感、归属感,提高其工作效率、敬业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三、结语
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就是一切。
解决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只
有搞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提高国有企业职工的工作绩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
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才能助推中国经济整体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陈汝彬.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13(03):119~120.
[2]邓冬梅,姜农娟.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J].商业研究2003,(8)
[3]王玲,吕志伟.浅谈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知识经济200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