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简 报
[2006]第 6 期
总第10期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秘书处编印 2006年9月20日
本期要目
《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鉴定
《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研究》简况
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尝试——北大为本校外来务工人员举办“平民学校”
《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
的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鉴定
2006年9月15日上午,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邀请专家对我会会长郝克明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研究项目“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进行了鉴定。

鉴定组专家有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王浒教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研究员,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稽裘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学飞教授,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武升教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等八位专家。

鉴定会由专家组组长朱小蔓教授主持,郝克明教授向鉴定会专家汇报了项目研究情况,与会专家在听取汇报和审阅课题组提交的研究报告以及
《跨进学习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终身教育经典文献》和《终身教育国际论坛报告集萃》三本专著后,进行了认真讨论和评议,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处于该领域国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

现将专家组的鉴定意见转登如后。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研究项目 “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研究”课题
专家组鉴定意见
2006年9月15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郝克明同志领导的课题组所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研究项目——“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研究”进行了成果鉴定。

鉴定组专家审阅了课题组提交的研究报告和专著,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汇报并现场进行了专家质询。

经专家组认真评议,提出如下鉴定意见:
1、该研究的选题,抓住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矛盾与问题,以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回答了在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课题的研究报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大环境入手,在广泛调查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我国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报告对于在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指导思想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新意的观点。

例如,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要认真学习和把握终身学习的本质和特点,正确认识终身教育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的关系,终身学习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取向和模式;终身学习思想的提出和发展,需要我国的教育进行深刻的变革;建设以终身学习思想为指导的教育体系,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有自己的创造和特点等等。

研究报告对2020年我国建
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主要任务与途径、政策与措施等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既注意吸收了当前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又努力结合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逻辑层次严谨清楚,研究深入、数据详实,论证具有说服力,既推动了本课题领域的理论建设,也对我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参考意义。

3、课题组的研究方法适当,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把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对国内外终身教育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文献检索和分析。

特别是课题组在研究工作中,积极与国内外专家交流合作,吸收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不仅努力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而且能够把课题放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际国内人力资源开发的大平台上进行
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明显创新。

研究成果已经引起有关决策部门的重视。

综上所述,课题组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实现了课题预定的目标,处于该领域国内领先水平。

同意通过课题研究成果鉴定。

鉴于该研究的意义重大,涉及面广且影响深远,建议继续深化研究,努力通过多种形式将成果转化为政策与实践。

专家签名(略)
《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
的研究》简况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研究项目。

主要目的是研究和探讨我国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现实要求和依据,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和机构框架、目标、任务,以及制度创新和政策保障等。

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多学科、跨
部门的综合研究,集中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清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厦门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和部分部委有关部门的专业研究人员。

在总课题的目标指向下,把研究内容分解成六个子课题,除了理论研究,其余五个子课题涵盖了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各有关方面。

本课题从2004年4月正式启动,2006年3月基本完成。

其间完成的成果集中在由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部专著上。

第一部专著:《跨进学习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
该专著由该研究的总报告和各子课题研究报告集成,共494页,37万字,内容分七章。

第一章总论,即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研究的总报告;第二章,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和指标体系;第三章,终身学习体系下的学校教育;第四章,终身学习体系下的培训与继续教育;第五章,关于学习型城市、社区与企业的研究;第六章,终身学习体系下的教育信息化研究;第七章,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后记中列出了参与各章研究的研究人员和撰稿人。

第二部专著:《终身教育经典文献》
该研究启动后,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检索和分析研究,为本课题拓宽视野和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深入和创新发挥了主要作用。

《终身教育经典文献》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国际组织及部分国家终身教育研究与实践,第二部分是国际组织关于终身教育的经典文献摘录和有关国家的终身教育法律。

其中包括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九个国家有关终身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最新研究报告和政策法规,对于了解国际上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部专著:《终身教育国际论坛报告集萃》
课题组在完成《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研究》过程中,十分重视与国际组织和国内外专家合作,为了解和吸收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世界银行集团、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于2004年在上海举办了终身教育国际论坛。

该书收集了国内外专家在这次论坛会上的报告以及2003年以来在我国召开的终身教育国际论坛上部分专家的重要论文。

上述终身学习系列出版物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可在各地书店购买,若有不便,本会秘书处可为本会理事和会员代理购买。

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尝试——北京大学为本校外来务工人员
举办“平民学校”
八十多年前,蔡元培先生曾经在北大举办过“平民学校”,前不久北京大学为适应本校外来打工人员的学习需要和对构建学习型学校进行探索再次办起了平民学校。

平民学校的建立标志着一种终身学习新模式的诞生。

平民学校校长由北大副校长兼任,教务长由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丁小浩教授担任。

平民学校第一期从学校后勤服务部门招收了52名外来务工人员,培训时间4个月,每周周末上课。

培训内容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职业发展观和文化技能普及两个系列。

北京大学关心校内外来务工人员学习需要和对建立终身学习社会模式的积极探索精神值得提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