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倡导者及其拓荒之作——《教育·社会·未来:郝克明教育文集》读后【摘要】大力开展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之需。
郝克明先生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倡导者与开拓者。
分析郝克明先生之《教育·社会·未来》文集可一见了然,能从整体上把握其教育战略研究对我国教育决策、相关学科建设以及实践推进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可以于细微处洞察其开辟与领航的教育战略研究所体现出的战略思维、多重跨越,实事求是、以实证为取向,立足国内、放眼国际以及注重时效、服务决策等方面的鲜明特点与学理路径。
【关键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教育战略决策郝克明The Initiator and Pioneer of China’s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Review on “education, society and the future: A Collection of Education Essays by Hao Keming”[Abstract]It is a great request of the times to reinforce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Professor Hao Keming is the initiator and pioneer of china’s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Through deep analyzing of “education, society and the future: A Collection of Education Essays by Hao Keming”, we can get a holistic sense about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for our country’s education decision-making , the related principle’s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practice advancing. We can also make out the basic features and academic routes of her research, such as strategic thinking, multiple crossovers,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empirical orient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time critical and decision supporting services.[Keyword]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strategic decision in education, Hao Keming通常,我们会用着作等身、学富五车等词汇来形容专家学者的底蕴与高产。
郝克明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着名教育学者,公开出版、发表了丰厚的学术专着、研究报告、论文等鸿篇巨制。
从《中国教育地图集》到《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其内涵之博大精深溢于言表;从《应用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研究》到《关于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其思想穿透力与影响力至今响遏行云,历久弥新。
滴水能见太阳光辉,本文只就郝教授思想精华荟萃《教育·社会·未来》中的“教育发展战略”思想直抒管见,试图折射出她那深邃、厚重的教育思想以及深透、卓越的教育实践。
郝克明先生是中国教育战略研究的倡导者、奠基者,她以非凡的毅力与十足的热情专注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郝教授及其领导的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对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具有较大影响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国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研究咨询报告,积极参与国家多个重大教育决策和一系列纲领性文献的研讨与起草工作,为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尤其是在我国教育宏观学科特别是教育发展战略相关研究方面有填补空白之功。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发展战略研究,2005年,郝克明先生又联合国内着名专家学者,发起成立中国教育战略学会,聚集、培育一大批从事教育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推动和组织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战略、教育规划和教育领域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的问题研究与交流,为国家教育发展和决策服务,为地方和学校教育改革服务。
《教育·社会·未来》中比较集中展现了她的教育战略思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她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科学决策所作出的贡献,也折射出了她投身教育事业筚路蓝缕、开拓创新的辛勤足迹。
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崛起的时代之需教育战略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
“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发展起来的”。
11、教育战略研究一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战略研究,顾名思义,就是要对事关教育发展与未来走向的宏观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思考谋划,描绘蓝图,科学决策,它属于宏观教育研究与教育政策研究的范畴。
“同其他领域的研究有所不同,它涉及教育系统内外的多方面因素,紧密贴近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教育决策,具有跨学科、跨部门和综合性、全局性的显着特点”。
2然而,正是这么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课题,却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受到人们的冷落。
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在我国学术界一度并未获得应有的地位,教育决策者对此也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教育战略研究的忽视会带来一系列事关国家教育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认识偏颇。
从实际情况来看,建国以来的一个时期里,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关系,各级各类教育的内部结构与比例,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人才培养规模的数量与质量,高等教育中的文科与理工科,基础教育中的普及与提高,教育指导思想中的个体发展与社会需要,教育管理体制中的集权与分权等问题似乎总是难以协调好,处于忽左忽右的摇摆之中,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甚至还被人为地抛掷到极端。
不难看出,国家发展教育的宏观统筹、长远规划以及战略决策的不受重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教育决策失误及其深刻的教训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可以看到,道路河流不通了可以人为加以改道,高楼大厦设计不好可以引爆重建,赝品次品出来了还可以销毁回收……。
然而,唯独教育不能推倒重来,教育的产出——“学生产品”不可能会有第二次回炉的机会!一代人的教育牵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千秋万代,一个孩子的教育维系着孩子的一生发展,是千家万户的大事。
教育的周期较长,发挥效果的时效长,现在的在校小学、中学生、大学生将是未来十几年、几十年间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因此,教育的失误是最可怕的失误,教育决策的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诚如郝教授所言:“我从大量历史经验的体悟中,深感宏观决策的正确是教育事业发展和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而宏观决策的失误则是最大的失误,这也是我把全部精力投入教育宏观决策研究的根本动因。
”3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并不算长的教育历史当中,在办学指导思想上也犯过不少错误,一些教育决策失误的教训甚至是惨痛而影响深远的!对此,198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总结建国36年来的教育成就时,也十分明确地指出: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全党工作重点一直没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的影响,教育事业不但长期没有放到应有的重要地位,而且受到“左”的政治运动的频繁冲击“文化大革命”更使这种“左”的错误走到否定知识、取消教育的极端,从而使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广大教育工作者遭受严重摧残,耽误了整整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并且使我国教育事业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在许多方面本来已经缩小的差距又拉大起来。
4以1952年以来的高校院系大调整为例,撤并了一大批专科学校,1953年只剩下50所。
高校招生中专科学生的比重时高时低,总趋势是不断降低。
1953年专科招生占高校招生的比重曾达到32.6%,1960年降低到23.0%,1965年进一步降低到9.2%。
专科层次人才培养的萎缩也直接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瓶颈的难以解除。
近三十年,我国不断强调稳定、发展专科教育层次,这一时期,高等专科学校数量很快普通高校招生中专科的比重由1979年的25.8%先后提高到1985年的48.7%,1995的51.6%。
5如今,高职高专早已是支撑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半壁江山:截止到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以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招生数与在校生数为例,本科招生数2820971人,专科招生数2838223人;本科在校生数人,专科在校生数8605924人。
从专科层次教育发展大落大起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教育战略研究及规划的重要性。
再如,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一段时期里,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通过参加生产劳动、阶级斗争、科学研究来进行学习,忽视了学科知识、间接经验的系统学习、积累。
在“文革”中,我国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文革时期的种种做法,破坏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不以学习钻研为业,荒废学业,学到的也只是支离破碎、片面的知识,实际用途不大。
而且,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引向完全服从当时的某种政治需要,被“四人帮”所利用,这是十分有害而危险的。
总之,我国教育发展大量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表明,教育战略决策的正确之于教育事业发展和成功的重要性。
郝教授在另一篇文献中语重心长地指出:“特别是教育与经济、科技等其他领域的社会活动还有不同的特点,经济、科技工作的失误还来得及纠正,而教育的重大决策正确与否,则要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所造成的损失是很难弥补的。
”6此情灼灼,言之凿凿。
我们必须推动和加强教育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并积极为决策服务。
3、教育战略研究的意义不断得以彰显自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尤其是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以来,国家领导人、国务院等相关机构日益重视教育发展略研究,从宏观上、战略规划上加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围绕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教育战略研究的意义不断得以彰显,教育部门也越来越认识到战略规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