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淮北市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

淮北市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

淮北市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办法
附件3:
中共淮北市委办公室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淮北市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实施办法
(代拟稿)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意见》(厅字〔2016〕13号)和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厅〔2016〕44号),进一步做好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 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工作目标
科学合理运用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机制,落实党委政府责任,强化部门配合,注重宣传引导、服务关怀和依法行政,推动工作落实,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确保我市实现“保先争优”工作目标。

二、工作措施
(一)推进重大决策和法律法规落实。

1.高层推进,制定出台具体政策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出台《中共淮北市委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方案》等,各县区要认真
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推进落实。

2.宣传推动,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

做好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

专门印制《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重要文件汇编》等宣传册下发至县区和有关部门,并在《淮北日报》、淮北广播电台《健康之声》、健康淮北官方微博、市卫生计生委门户网站等专题宣传。

同时通过“政风行风热线”、“12320卫生服务热线”、“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市政府服务大厅卫生计生窗口、市长信箱、门户网站主任信箱、应急办电话、来信来电来访咨询等各种渠道为群众答疑解惑。

(二)着力抓好重点工作落实。

1.推进全面两孩政策,把握工作重点。

一是着力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确保全面两孩政策稳妥推进。

二是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村、居为主”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落实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

三是推进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四是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

五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依法严厉打击“两非”违法行为。

六是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机制,抓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试点工作,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2.扎实服务育龄群众,直面社会焦点。

一是积极回应社会和
广大群众关切的热点、焦点问题,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引导,把握主导权、话语权。

二是落实好扶助关怀工作,实施“心手相牵”行动,探索对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的精准扶助模式。

三是转变服务理念,简化工作流程,优化便民服务,取消二孩及以内审批,实行生育服务登记。

四是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强产科和儿科建设,提高孕产妇与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高危妊娠管理能力。

3.坚持创新创优,打造工作亮点。

一是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二是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和新家庭计划,积极推进“医养结合”与“健康扶贫”,探索计生特困家庭的精准扶助、医养结合新模式。

三是谋化建设淮北市生殖技术中心,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温馨的生殖健康新服务。

四是打造家庭发展服务中心,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全面提升城市生活e站的服务功能,做好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

五是创建“一格三员”社会管理模式。

由“网格员+计生专干+村(社区)医生”组成的服务团队,综合采集网格内人员健康信息,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机制,做好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工作。

(三)强化综合治理工作责任落实。

组织和协调全社会的力量,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部门联动。

充分发挥计划生育领导小级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适时组织由计划生育服务对象、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区及基层
计生服务管理人员等参加的考评组,对各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四)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机制。

根据省考评方案,结合我市实际,不断完善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评体系,增强考核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1. 实行“三线”考核,突出重点责任。

一是党政线:重点考核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关规定,出台具体政策措施,解决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稳定队伍,健全乡、村两级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队伍、技术服务队伍及协会组织,推进市、县、乡妇幼健康服务资源优化、队伍整合;完善计划生育投入机制,全面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

二是部门线:重点考核履行共性职责、部门职责履职情况;相关责任部门加强协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创造性开展活动和出台配套文件、政策。

三是基层线:重点考核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保持适度生育水平;推进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宣传倡导,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深化服务管理改革,提升服务家庭水平;提高计划生育服务对象满意度。

2.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设置权重。

加大对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考核权重;增加全面两孩政策宣传内容的考核;强化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考核;注重儿童免疫接种工作,切实提高疫
苗接种率;提升计划生育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3.改进考核方法,注重过程监管。

对重点工作以定量考核为主,确保中央、省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对一般性工作以定性评估为主,减轻基层负担;对县区创造的可以推广复制的好经验、好做法,适当加分,鼓励基层创新。

加强过程监管,对重点工作从计划制定、任务执行、政策呈现等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加强督查指导,减少集中性的现场考核。

继续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提高考核的公信力。

4.落实责任追究,严格兑现奖惩。

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在年度考核方案中设立奖励与责任追究办法,奖励包括争先进位奖、目标责任奖、年度工作单项奖;责任追究包括重点帮助和重点管理。

一是对在省考核中获得省政府表扬、达到上升规定位次、市级目标责任完成的县区和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二是对在省考核中位次下滑超过规定底限、未受到省级表扬且整体水平居于同类县区平均水平以下、性别比治理、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建设和满意度位列后三位、市级目标责任未完成的县区和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重点帮助和重点管理,实行“一票否决”。

被否决县区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一年内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干部,当年不得晋升职务,对工作岗位或者职务发生变动的,予以跟踪追责;受到处分处罚的,按照有关规定相应对工资待遇作出处理。

三、工作要求
㈠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度,部署实施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

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成情况作为综合工作考核评估重要内容,在“党政线”考评中确保一定的分值。

㈡推进任务落实。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根据中办、国办《意见》和省委办、省政府办《实施意见》以及本实施办法精神,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工作措施,切实抓好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㈢做好工作督查。

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以目标管理责任制为重点,严格督促检查,严肃考核纪律,确保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落到实处。

各县区党委、政府每年11月上旬前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报告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成情况。

2016年8月2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