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建立模具技术中心、引入嘉泰探索“校中厂”。
4. 第二次重大建设国家示范建设重点建设数控技术专业--实训体系的建立 (2008-2010)
在反复多稿的建设方案修改中,在服务区域经济的原则上,探 索职业教育规律,逐步形成制造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校中厂”柳州福臻模具数控制造项目形成。 更多的技术中心的建立。
技术开发
技术发 展周期
产业未成形区 (如新能源)
技术 平台
技术应用 产业发展与成熟区
技能训练 兼顾产业衰退区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思考
3. 柳职院机电工程系基地建设技术新发展方向
精密制造 主动制造
机电一体
点:设备维修改 造升级 线面:生产线、 岛的维修改造设 计 智能:机器人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思考
第三阶段建设:柳州市千万元项目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零部件精密制 造教学工厂
先进管理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信息技术
管理精益化
工艺、装 备现代化
制造信息化
三、实践教学管理
现存问题
职业素养(工作习惯)方面
1.安全 2.工量具管理 3.耗材使用与管理 4.教师教学过程规范化 5.卫生 6.设备维护保养
三、实践教学管理
1、实训场区整体可视化管理 (功能区、设备、通道等) 2、办公区可视化管理
三、实践教学管理
具体措施
1.实践环境建设
与企业合作,在所有实训区域推行6S管理。 将6S等作为所有专业实践课程的第一课与考核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度。 全面实施实训基地环境企业化,将教学场所布置成企业环境,营造企业氛 围。 建设健全每个实训区域的产品、作品展示及功能应用区,提高学生对专业 学习的认知度。
BOM视图管理 数据储存管理
三、实践教学管理
三、实践教学管理
4. 生产与实训的有机结合。 通过建立健全实训基地各类管理制度,引导教师参与生产性、技术服务性 活动与教学,将生产与实训有机结合。
成长期
实训基地
生产作业平台 实训教学平台
成熟期
实训基地
生产作业平台
实训教学平台 人、财、物、信息
谢谢! 欢迎到柳职院做客!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柳职院制造类实训基地建设历程
1. 合并之初—整合资源 ( 1998-2003)
中职、职工大学的实验室。
存在来料普通加工基础。
2. 个性发展启蒙---竞争的引入 (2003-2005)
三、实践教学管理 3. 开展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
1. 生产与实训过程信息化( 计算机集成教学与制造)
2. 生产实训管理信息化( ERP-企业资源规划)
生产管理 实训管理 采购管理 库存管理 3. 产品开发研究信息化( (PDM-产品数据管理)
成本管理 质量管理
技术中心
CAE/CAD/CAM/CAPP 图文档管理 工程变更管理
数控技术精品专业竞争,开始注重与区域先进制造业结合的实 训基地建设。
2004年数控龙门铣床定位初衷。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柳职院制造类实训基地建设历程
3.第一次重大建设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项目—补缺 ( 2006-2008)
重点是加强数控机床台套数的投入,提高学生数控操作技能, 现阶段大部分数控单项训练实训设备是这个阶段添置。
三、实践教学管理
三、实践教学管理
2.通过区域试点,完善实训流程与制度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基地的工作流程与各类管理制度,引导与规范师生在基地运 行的行为,形成基地的文化与传承。 从基地安全教育、进出服饰及标牌要求开始、进而逐步完善耗材领用与管 理、教学过程奖惩、交接班、设备保养等方面的流程与制度,最终要形成基 地的运行制度文化。
专业技能方面
1.实践教学体系完善 2. 与课程对接的实训项目系统开发(简单-复杂、单一-综合) 3.生产性实训的有效开展 4.开放式实训室
三、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精神文明 (思想层面)
信 息
流程制度建设 (制度层面)
化
建
设
实践环境建设
(物质层面)
1、教学活动管理(行为规范) 2、教学文件管理(教学项目) 3、物流管理 4、设备管理 5、其他业务管理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思考
1. 在准确的培养定位的基础上,要有顶层设计。 区域特色、工学结合、可持续性
2. 基地的建设内容一定要基于技术领域,有紧 密校企合作。
课程
技术
实训 条件
师资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思考
顶层设计中技术与实训层次的关系
单台高精尖设备定位 批量生产性实训设备定位
职业技 术层次
一、实践教学目标
掌握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学习习惯) 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者是相辅相承,把理论知
识和实践一体化。通过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让学生在巩 固理论知识的过程中, 掌握运用必要的实践技能处理工 作问题。 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探究的品 质, 端正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 习惯。
一、实践教学目标 二、实践教学内容 三、实践教学管理 四、实践教学条件
一、实践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工作习惯) 常规管理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通过规范的常
规教学与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对违反实践操作的行为要求学生认识到错误, 让他
们意识到问题的所在,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责任 心, 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 与素质教育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