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中的愁情
——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风对比
南江县下两中学杨悦
一、议题分析
“愁”是宋词的主旋律,婉约派和豪放派是宋词的两大流派。
本堂课以“宋词中
的愁情”为议题,通过赏析《声声慢》(李清照)、《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四首愁词中所表达的不同愁情,比较婉约派和豪放派的词风。
学生通过独立学习(赏析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整合)、成果展示(汇报诵读)等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从课堂中积累到
了诗词,收获到了诗词鉴赏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对比豪放派与婉约派词风的区别;积累诗词并学会鉴赏诗词。
2、过程与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学习知识与成果展示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赏析不同风格的宋词,感受宋词之美,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及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婉约派和豪放派的词风差异,学会鉴赏诗词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诗词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走近“愁”
师: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着诗意的民族,从诗经到楚辞,从李白到杜甫,从闺阁
到疆场,愁,永远是文人墨客心中的涟漪、笔尖的音符。
愁,是诗经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的思恋;
愁,是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乡情;
愁,是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无奈。
但是,这些都比不上宋代词人们的愁肠寸断,他们因何而愁?愁深几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词中的愁情”。
(背景音乐:童丽《月满西楼》)
(二)赏析群文,感知“愁”
1、明确赏析内容
《声声慢》(李清照)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2、布置阅读任务
①、四首词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愁情?(结合词人的经历及写作背景分析)
②、四首词分别通过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愁情的?
③、四首词的感情基调分别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读?
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四首词。
3、阅读方法指导
第一步:独立学习(赏析、思考)5分钟
第二步:小组合作(交流、整合)3分钟
第三步:成果展示(汇报、诵读)8分钟
4、学习成果展示
(三)群文分类,对比“愁”
1、对所赏析的四首宋词分类,并说明理由。
2、豪放派和婉约派词风对比(代表人物、典型意象、常用题材、艺术特色)
(四)各抒己见,共话“愁”
婉约词中的愁情和豪放词中的愁情有所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结合你喜欢的宋词说说理由。
(五)共吟宋词,再品“愁”
婉约词缠绵悱恻,写闺阁琐事,有一种阴柔之美;
豪放词慷慨激昂,话家国大事,有一种雄壮之美。
婉约豪放是宋词的一对翅膀,而愁情又是宋词的主旋律,他们的碰撞定能让宋词在文学的天际跳出最美丽的舞蹈。
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共吟宋词,共话愁情。
苏轼亡妻之苦——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柳永漂泊之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李清照相思之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煜亡国之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六)推荐阅读,“愁”未了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但老师却觉得余愁未了。
最后给大家推荐两本课外读物:《宋词三百首》《人间词话》,愿你在宋词的海洋里遨游,去找寻你的婉约,或者你的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