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核心力量训练在羽毛球运动的重要作用

浅析核心力量训练在羽毛球运动的重要作用

浅析核心力量训练在羽毛球运动的重要作用
【摘要】近年来,核心力量日益引起我国竞技运动训练领域的重视。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其发现:现有的核心力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康复和健身领域,为数不多的涉及竞技运动训练的研究以远远不能满足运动训练的需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核心力量在羽毛球运动的重要作用,以期能够引起从事羽毛球运动者的重视。

【关键词】核心力量;羽毛球;训练;作用
1“核心力量”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1“核心力量”的发展
核心力量的概念源于在早期主要应用于运动医学领域的核心稳定性研究。

自Panjabi在1985年后相继提出了脊柱稳定性及核心稳定性的概念后,开始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当时的研究也仅仅是停留在运动医学需要的角度出发。

将核心稳定性的概念引入到运动训练应归功于Kibler的研究[1],他明确提出了身体的核心部位在运动中的3个功能:产生力量、传递力量和控制力量。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在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在我国也将之称为“核心力量”,并逐步引起了国内外体育界相关研究者及业内教练员、运动员的重视。

核心力量这一概念是在21世纪初引入我国[2],近些年一些专家学者把它引入到竞技运动的一些项目中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这预示着它将在体育领域被广泛研究和运用。

1.2“核心力量”的研究现状
核心力量在当前逐步受到竞技体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重视。

核心力量在我国发展时间虽然短暂,但已引起体育运动相关人士的关注。

目前对于人体核心区域的界定普遍存在一定的分歧,其所涉及争议的主要问题集中于核心区域应该包含哪些部位。

Ian Hasegawa认为[3],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paul .J. Coochnar,认为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包括的肌群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机、胸腰筋膜、腰方肌、骼腰肌、臀人肌、臀肌和竖脊肌等。

大部分研究认为核心部位的顶部为膈肌,底部为骨盆底肌和髋关节肌;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核心部位包括胸廓和整个脊柱,将整个躯干视为人体的核心区域。

2核心力量与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2.1核心力量的特点
核心力量是一种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和衔接上下肢力量为主要功能的力量训练能力[1]。

相比较一般力量素质而言,核心力量更加突出神经对肌肉的支配与控制,更加强调小肌群的发展以及大肌群与小肌群之间的协作,更加注重力量与协调之间的联系。

核心力量所属区域是人体的中心环节,在运动中对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及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在相类似于羽毛球运动的网球运动中,Kibler在运用高速摄像解析的方法对高水平的网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进行分析指出[1]:网球运动员的发球力量有将近一半的力量来源于躯干及下肢。

Hodges等人运用肌电图仪对人体做全身运动时的上肢肌、下肢肌和核心肌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核心肌肉(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多裂肌)肌电的发生早于上、下肢肌肉尤其是腹横肌的肌电明显早
于三角肌和下肢主要肌肉。

因此他们认为,核心肌群的提前动员使身体的核心部位首先做好准备。

张志武等人在对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网球球度的实证研究中实验表明[4]:经过一段时间核心力量训练的网球运动员的发球速度与对照组成员普遍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以推断核心力量训练对于羽毛球这种以技巧类控制性为主的运动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2.2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羽毛球是一项隔网的灵活多变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运动范围。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推广、人们的身体素质日益增强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比赛风格已成为当今羽毛球运动竞技的主流。

特别是在新赛制——每球得分制的影响下,稳定的技术就显得更尤为重要。

因此,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在进行羽毛球运动时,受对方来球的方向、角度、弧度、距离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对于自身回击的稳定性是极其关键的。

因此作为维持核心部位稳定、控制重心运动、传递衔接上下肢运动为主要作用的核心力量在羽毛球运动中有着直接的影响。

3核心力量运用于羽毛球运动中的作用
3.1控制身体姿态平衡,增强出球质量稳定
羽毛球是一项轻巧型类运动项目,具有全方位运动特点。

在运动中,要求运动员在脚下需要有很好的快速移动的衔接能力去争取尽可能的高点为出球的质量提供前提保障;在网前需要有细腻的手法;在后场又要具备精准控制或强有力的扣杀的能力。

核心力量作为一种以产生力量、传递力量、控制力量以及使运动技能达到最佳化为主要功能的一种能力。

对于羽毛球这种具有全身运动的特点体育项目来说[5],它的技术动作不是依靠某一肌群发力就能完成的,必须动员全身诸多肌群协调发力做功。

因此,在羽毛球运动中完成每个高质量的技术动作都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核心力量来保证。

有资料显示:在几乎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中核心力量的好坏与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成正比。

3.2保持能量输出平衡,提高运动技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是通过四肢末端施加力量使器械或人体做功。

羽毛球运动作为一种直观上看:上肢作用于球拍做功,下肢的移动争取理想的位置出球。

在运动中,核心力量动员全身不同环节的力量有序地参与做功,能够有效的减轻了某一关节的负荷,肢体将能更加游刃有余发挥技术动作。

当前羽毛球技术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一个比赛的来回多则达几十次,能量的输出平衡对于整个比赛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核心力量对运动技术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例如在羽毛球运动往往需要有良好的突击能力去打破对方的节奏甚至于直接得分,所以要求运动员要具备很好的爆发力高效的作用于球拍,而这也恰恰需要核心力量动员全身肌群协调做功和快速准确的传递。

因此,核心力量对于提高运动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3降低能耗,预防损伤
现今从事羽毛球运动人群,出于对羽毛球运动的爱好以及职业需求,在训练中负荷强度不断增强,或多或少落下了职业伤病。

有肌电研究显示[5]:核心力量好的运动员的腿部肌肉可以在短暂的腾空时间得到放松,避免了无所谓的能量消耗。

在上面提到的在核心力量的影响下四肢协调做功和快速准确的传递,这本身也是在降低能耗。

在运动中出现损伤,一方面重要的原因在于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另一方在于在持续
运动下机体下降不足以维持其技能在一特定水平上。

在羽毛球运动中,强有力的核心力量能够保证肢体在快速运动中保持肢体正确的动作避免无所谓的错误动作带来的能量消耗和运动损伤。

4结论
4.1目前,在核心力量涉及竞技运动训练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达到现实的需求,特别在羽毛球项目中的研究甚少且不够完善。

4.2核心力量无论在运动竞技还是在运动损伤康复中都有积极的意义。

4.3核心力量在羽毛球运动中有着诸多重要的作用,在从事羽毛球训练中应引起运动者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黎涌明,于洪军,资薇,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19-20.
[2]郝勇霞.我国核心力量研究现状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3):146.
[3]郑钦凯.初探核心稳定性和核心力量及其作用[J].科技信息,2009(9):484.
[4]张志武,贾晓强,刘世军.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网球球速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126.
[5]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教练员,2007,45(4):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