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仁怀市茅台镇风貌规划
技术路线——以目标为导向,强化策略、 技术路线——以目标为导向,强化策略、规划和行动之间的关联 ——以目标为导向
核心目标:围绕白酒生产打造配套完善、 核心目标:围绕白酒生产打造配套完善、居住 和谐、 和谐、旅游发达的中国名镇
工业做“加法” 一. 工业做“加法” :使这一世界级的资源发挥最大价值
● 优先保障酿酒产业的发展空间:茅台镇神奇的河谷环境造就了难以复 制的“国酒茅台”,作为茅台最核心的优势资源,必须保证其价值的最 大化,将最适合酿酒的空间留给产业。 ● 预留土地、严格控制:根据土地功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科学的 分区,统筹安排珍贵的稀缺资源,并引导其逐渐形成产业集群。 ● 提高为酒类生产服务的配套产业水平:围绕白酒生产提供各环节配套 服务,形成分工有序、共享共赢的产业协同发展态势。
居住做“减法” 二. 居住做“减法” :有机疏解稠密的居住人口
● 减少居住是保障酿酒产业空间的前提:茅台镇的土地资源稀缺,目前 镇区居住人口约四万人,在狭窄的空间里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为保证 酿酒产业用地,必须在整个仁怀范围内统筹安排。 ● 减少居住是提高城镇环境质量的保证:大量的居住人口所产生的建设 行为、能源消耗、污物排放等对城镇整体环境容量提出严峻的挑战,并 且直接影响着城镇众多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工作。 ● 采取有效措施疏解人口:政府通过引导和项目启动相结合,使得环境 整治产生“效益”,将改造变成一种投资行为,从而推动人口有机疏解。
茅台具备的核心优势: 茅台具备的核心优势:
● 处于中国旅游黄金圈和美酒文化圈的区位 ● 宽广的国际知名度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充满魅力的山城风貌
茅台面临的突出问题: 茅台面临的突出问题:
● 稀缺的土地资源严重制约茅台的发展空间 ● 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形象与“名镇”要求存在距离 ● 如何协调茅台酒厂与镇的发展是客观的矛盾 ● 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等支撑体系存在突出问题
贵州省茅台镇景观风貌规划
(简要汇报稿) 简要汇报稿)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6
茅台印象——美酒文化+长征文化 茅台印象——美酒文化 长征文化 山水人文 ——美酒文化 长征文化+山水人文
● 神奇山水酿美酒:在中国贵州连绵如涛的群山褶皱中, 隐藏着一座 神奇小镇——茅台,青山对峙,赤水中流,构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特殊 生态条件,纯净天然的绿色环境,酿造了举世闻名的国酒茅台,“天香 三千年、开国第一酒”,茅台已经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 ● 长征文化留青史:历史上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中的第三渡就发生 在茅台渡口,这次战役成为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茅台存留的革命遗迹 也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基地。 ● 千年沧桑显风情:“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如今运盐古栈道已 不复存在,但千百年来商贸往来与地域文化交流碰撞,孕育了璀璨多姿 的民间风情。
功能做“乘法” 三. 功能做“乘法” :拓展服务功能实现茅台的跨越发展
● 酿酒和旅游将成为茅台的双名片:围绕美酒文化、长征文化、赤水河 风景形成一体化旅游业,发展成为国际闻名的名酒之都和旅游名镇。 ● 以旅游业为“触媒”带动第三产业:围绕“旅游”进行商业文化的创 造,带动展览、休闲、娱乐、餐饮、酒店等多元产业,形成具有持续吸引 力的品牌。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收入与就业机会,强化城镇的特色与形象。
风貌做“除法” 四. 风貌做“除法” :纯净统一是风貌和谐的内在要求
● 研究确定茅台的“主色调”:遵循城市设计的“二、八原则”,营造 统一和谐的城市风貌,结合茅台实际制订建设控制要素:屋顶、墙面、 材质、色彩等; ● 制订简明有效的管理办法:在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管 理办法,作为政府控制茅台建设风貌的“抓手”。 ● 更严格的执行力度:一旦《茅台镇风貌建设管理办法》出台,必须由 仁怀市政府层面组织专门机构并严格执行,控制与引导茅台风貌建设。
风貌整体框架: 风貌整体框架:点、线、面相结合的控制
● 五大风貌分区——“面”的控 制 根据现状特征、控制要求、改善 步骤等要素,建立:酒厂风貌展 示区、传统风貌再生区、历史文 化保护区、山城风貌整治区、现 代风貌建设区等五大分区。 ● 一条景观主轴——“线”的控 制 重点打造一条自南向北、由山到 水的景观主轴,串联起茅台酒厂 新老大门、国酒文化城、台圣寺、 茅台大桥桥头等核心景观点,形 成展示茅台风貌的亮丽风景线。
● 点的启动——重塑形象,建立信心 ● 线的推进——促动旅游、扩大影响 ● 面的扩展——整体完善,和谐发展
规划实效: ● 根据发展策略和规划方案,明晰了茅 台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思路; ● 近期建设项目已经开展; ● 政府着手制订 《茅台镇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
茅台大桥桥头
国酒文化城 茅台酒老大门
茅台酒新大门
制订简明有效的建设标准和控制要素
为有效控制茅台的整体风貌,最终将制订一套建设标准,对其中的控 制要素进行系统整理,便于管理部门执行和操作…… 1. 平屋顶的改造的三种方式 ● 屋顶绿化种植 ● “平改坡”方式 平改坡” 屋顶平台的“浮游系统” ● 屋顶平台的“浮游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制订简明有效的建设标准和控制要素
2. 建筑户型取样和户型组合方式
制订简明有效的建设标准和控制要素
3. 建筑细部之“墙面”的处理 建筑细部之“墙面”
4. 招牌及标识系统设计指引
5. 山地绿化建设指引
开发时序:为政府制订长远战略和近期工作的“抓手” 开发时序:为政府制订长远战略和近期工作的“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