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题1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题1

1.糖异生:体内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

底物(原料):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酮酸三磷酸循环中的有机物
2.酮体:脂肪酸在肝脏中不完全氧化生成的正常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是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3.运动性疲劳: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4.乳酸阈强度:当血乳酸达到4毫摩尔每升时所对应的运动强度。

5.运动型尿蛋白:由于运动训练造成的尿中蛋白质增加的现象
6.脂肪酸动员:脂肪细胞内储存的脂肪经脂肪酶催化水解出脂肪酸,供给全身各组织摄取作用,称为脂肪酸动员
7.必需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内必需的,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

8.非必需脂肪酸:是人体需要,人体自身也能合成的脂肪酸。

9.超量恢复:超量恢复也称超量代偿,出现被消耗的物质超过原来数量的恢复阶段称为超量恢复。

10.支链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颉氨酸,三种必需氨基酸,是长时间持续运动时参与供能的重要氨基酸。

判断题:
1.短时间运动到力竭,ATP,CP都会耗竭。

(×)
2.体内中脂肪,糖可以相互转化。

(×)
3.乳酸产生条件是缺氧状态下。

(×)
4.安静时和运动时骨骼肌都可以产生乳酸(√)
5.血糖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物质(√)
6.肝糖原储存不受膳食影响(×)
7.肌糖原储存量与运动强度密切相关(√)中强度最耗体糖原
8.血糖是速度耐力主要供能物质(×)是肌糖。

9.安静时体内尿蛋白量低(√)
10.骨骼肌里的脂肪酸动员到血液当中供全身利用(×)
11.皮质醇是肾上腺分泌激素(√)
12.有氧耐力训练强度适应后乳酸强度增加(√)有氧耐力强,乳酸阈能力高
13血尿素是评定蛋白质分解程度指标(√)
14.血尿素是蛋白质(氨基酸)的中介物(√)
15.运动可引起血清肌酸酶增高(√)
16任何运动后可利用血尿素评定身体机能状态(×)只能用于30分钟后的运动。

17.运动员血红蛋白越高对运动成绩越好(×)
18.尿肌酐是磷酸肌酸代谢产物,运动员尿肌酐高于普通人(√)
19.血清肌酸激酶没有酶的催化作用(√)
20.血红蛋白可评定身体机能状态(√)
问答题:
1.运动中糖的生物学功能?
储存和提供代谢所需能量②节约利用蛋白质作用③调节脂肪代谢④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燃料。

2.乳酸消除途径?生物学意义?
途径:①在骨骼肌,心肌等组织内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②在肝和骨骼肌内重新合成葡萄糖和糖原③在肝内合成脂肪,丙氨酸等。

意义:①提供氧化底物②维持血糖平衡③改善内环境
3.运动时脂类的生物学作用(功能)?
①是运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和体内最大的储能库②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③具有防震保护和隔热,保温的作用。

4如何用血尿素指标评定一个训练周期的机能状态?
答:1. 一直处于低状态,说明机体根本没有动用蛋白,负荷量不够,需要加大负荷。

2.运动初期升高,中期恢复正常,说明负荷够大,但机能适应,这是好地一种现象。

3.血尿素一直高地话,说明运动符合过大,蛋白质分解过大,运动员不能得到恢复,应该调整负荷量。

5.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地作用?
答:1.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

2.调节机体地生理机能。

3.可作为机体地能源物质,参与功能能量。

(略)
6.酶的催化反应特点?
答:生物细胞所产生地具有催化功能地蛋白质,称之为酶。

特点:1.高效性 2.高度专一性 3.不稳定性 4.可控制性。

(略)
7.运动时葡萄糖——丙氨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1.氨基酸作为燃料氧化功能
2.氨基酸作为原料异生
3.以无毒形式转运氨基,避免血氨升高。

综合题
一.100米跑:磷酸原供能系统
供能特点:无氧代谢,磷酸原供能为主,少量糖酵解参与1.输出功率最大。

2.供能时间短6到8秒,恢复时间快。

3.磷酸原功能系统是速度,爆发力项目的代谢基础。

训练方法:最大强度的间歇性训练,运动时间不超过10秒,休息组内间歇不低于30秒,根据个人训练水平休息间歇可选范围30-90秒,成组练习后每组间歇通常不短于2到3分钟。

疲劳原因:ATP, CP明显下降,快肌纤维内乳酸开始堆积。

营养措施:服用肌酸,提高爆发力和速度,服用一定量的VC,糖,碱盐
二.400米跑糖酵解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
功能特点:无氧代谢,糖酵解功能为主、磷酸原参与1.维持能量时间较长2—3分钟以内;释放能量的速度中等2.是速度耐力项目的功能物质3.产生乳酸进入血液并导致疲劳和僵硬。

训练方法:1.最高乳酸训练(400米),运动强度大于90%最大摄氧量,血乳酸浓度达32毫摩尔每升,1-2分钟大强度运动,休息间隙为3—5分钟的间歇训练法。

2.乳酸耐受力训练(1500米),运动强度使血乳酸达到12毫末每升,休息间隙为4—5分钟
的间歇训练法。

运动重复进行,血乳酸保持在较高水平,使机体适应这种刺激,提高碱储备和对酸的缓冲能力,从而提高乳酸耐受力。

疲劳特点:肌肉和血乳酸值达到最高,PH值下降导致疲劳,钙离子浓度下降影响肌肉收缩。

营养措施:服用碱性食物,蔬菜水果,碱性饮料。

三.马拉松(有氧氧化代谢供能系统)
供能特点:有氧氧化为主,部分磷酸原,糖酵解参与。

1.糖,脂肪,蛋白质,有氧氧化。

2.供能时间长3.能量释放速度慢,产生的能量大。

训练方法:
1.乳酸阈强度训练。

乳酸阈强度大时,有氧代谢达到最大点,血乳酸达到4毫末每升,在运动训练中采用稍超出乳酸强度,对机体是一个超负荷刺激,随着运动时间延长,机体逐渐对负荷适应,乳酸下降,有氧代谢提高。

2.有氧代谢的间歇训练:接近80%-85%最大摄氧量强度,持续时间要适宜延长,间歇时间与运动时间一样长,有助于提高氧利用能力。

3.持续性耐力训练
4.高原训练
疲劳原因:脱水,体温升高,无机盐紊乱,血糖下降,糖储备大量消耗。

营养措施:高糖膳食,运动中及时补充运动饮料,补充矿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