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国有林场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国有林场管理,保障国有林场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有林场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国有林场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国有林场,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由国家和省投资,为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国有森林资源依法建立的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生产性事业单位。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省国有林场工作。
市(含地区行署、州,下同)、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的国有林场工作。
第五条国有林场实行"以林为本,合理开发,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
国有林场的主要任务是:(一)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提高生态效效益;(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三)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第六条国有林场按照森林经营保护的目的划分为生态公益型、商品经营型、混合经营型三种类型,实行分类营和管理。
第七条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属国家所有,由国有林场依法经营和管理。
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定,对国有林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以防止森林资源流失。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破坏国有林场森林资源。
第八条新建国有林场,县人民政府必须提交建场申请和可行性报告,经市人民政府和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或省人民政府委托的主管部门审批。
第九条经批准建立的国有林场,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核发《国有山林权证》,确认其经营权和使用权,并按规定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手续。
第十条国有林场的隶属关系及其范围不得擅自改变。
确需改变的,必须报经原批准机关同意。
国有林场的产权发生变更,必须依法进行资产评估,经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并报省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办理资产转移手续。
第十一条国有林场用地不得占用。
确因国家建设需要占用的,必须征得该林场原批准设立机关的同意,并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报批手续和给予补偿。
国有林场在所经营的林地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道路或者其他工程设施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文件执行。
第十二条在国有林场内建立森林公园、风景区、保护区、度假区、狩猎场、开发区等,必须报省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在国有林场内从事种植、养殖、采集、狩猎、放牧、樵采、采矿等活动,必须征得国有林场同意。
第十三条国有林场立足自有资源兴办林业、多种经营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凡总投资在200万元以上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计划部门审批。
未经审查同意不得办理基本建设手续。
第十四条国有林场根据林业长远发展规划、林业生产特点和本场实际情况,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森林经营方案由县、市林业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并经省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森林经营方案需要变更的,须报市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国有林场采伐森林、林木,必须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凭证制度。
省属国有林场年度森林采伐量由省、市林业主管部门根据省政府批准的限额指标直接分配。
省属国有林场的《林木采伐许可证》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核发。
第十六条国有林场按照生产性事业单位的性质设置管理机构,其人员编制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国有林场实行场长负责制。
场长任免应该事先征得市或省林业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八条国有林场应建立健全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山林权证、规划设计文件、图纸、合同、协议、森林经营方案等文书资料必须及时归档,并按《档案法》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九条县、市人民政府应将国有林场范围内的公路、通讯、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建设规划,统一组织实施。
国有林场自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县、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给予经济扶持。
第二十条省计划、财政部门扶持国有林场建设和经营的投资应保持稳定,并根据国有林场发展需要,逐年增加投入。
市、县人民政府也应适当安排资金,支持国有林场的发展。
第二十一条财政部门按照国有林场所缴农业特产税30%的比例直接返还到场,用于发展林业生产。
第二十二条财政部门按照国有林场毗连的村组,原则上不得委托国有林场管理。
确有必要实行委托管理的,必须经市林业主管部门同意。
对实行委托管理的村组,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关系和优惠政策保持不变。
第二十三条国有林场周边的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和单位,有义务保护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安全和完整,制止、举报任何破坏森林资源和侵占林地的行为,并积极配合国有林场和公安部门查处毁坏森林资源和侵占林地案件。
第二十四条国有林场职工子女入学有困难的,县、乡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统筹解决。
凡生源较少,附近又具备入学条件的,应该安排职工子女就近入学。
有关学校不得拒收,亦不得违反国家和省的规定收取费用。
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国家和省政府的规定之外以任何方式向国有林场摊派、收取钱物。
第二十六条国有林场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山林权属争议的,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当地县以上人民政府进行调解。
人民政府必须自接到调解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依法作出调解决定。
调解不成的,争议双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七条在国有林场建设、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林业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国有林场隶属关系、范围和产权的,由原批准机关和省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有隶属关系、范围和产权,逾期不改正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九条未经国有林场同意,擅自进入国有林场范围内从事种植、养殖、采集、狩猎、放牧、樵采、采矿等活动的,或超出指定地点、范围从事上述活动的,国有林场有权制止。
造成森林、林木资源破坏的,由所在地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其依法委托的组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条国有林场擅自调整森林经营方案,违反森林采伐、营林生产技术规程、规定、标准,造成损失的,由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拒不改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二条本省国有林场所属的单位以及其他林场可参照执行本办法的规定(非国有林场不适用本办法第二十一条)。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林场各项制度学习制度一、根据林场生产、工作实际,坚持分散学习为经常性的学习活动。
集中学习每季度一次,结合实时形式,如有重要文件或决议,随时集中进行学习。
每月的十日为集中学习日,遇节假日和双休日顺延至节假日双休日后第一天上班。
学习内容,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和业务学习。
二、成立学习领导小组。
三、政治学习由学习领导小组统一安排,业务学习由个办公室、各工段拟定计划自行安排。
四、实行学习考勤。
学习期间不得请假、迟到、会客、缺席,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应事先向学习领导小组请假,批准后方可。
五、办公室建立集体学习笔记本,个工段建立学习记录本,职工个人有学习笔记。
六、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联系思想、工作和作风认真撰写学习心得。
不断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
学习心得至少一篇。
七、学习领导小组,对全场的学习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作为半年考评和全年考评的依据。
考勤制度一、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保证出勤。
不得无故迟到、早退,不得空岗或旷勤。
二、严格请销假权限。
一般工作人员请假,半天的由所属办公室负责人或工段长批准;一天的由主管领导批准;一天以上的由场长批准。
各办公室负责人和工段长请假按审批权限分别由主管场长、场长审批。
副场长、工会主席、会计需要请假时,统由场长审批。
三、因公出差,应向主管领导报告。
四、全年无故旷工5天以上或超假10天以上的,全年事假累计在一个月以上的或病假两个月以上的,当年不能评优、评先。
财务管理制度一、必须严格执行财会制度和财经纪律,经费开支必须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从严掌握把关。
做到钱款用途明确、使用合理。
二、财务收支统一管理,分设会计和出纳,坚持会计管帐不管钱,出纳管钱不管帐,财务核算要做到日清月结,且每月向主管财经的领导以书面形式报告经费收支情况。
三、各种报表必须经主管领导审批并及时上报各种报表。
四、每年初拿出全场的财务预算(计划)。
五、经费实行严格管理,凭合法的发票办理报账,实行一库管理一支笔审批,分管领导审核,主管领导批准。
六、严格库存现金管理,不准超500元标准过夜现金。
车辆管理制度一、单位的汽车用于林场的经营管理,服务于林场的各项工作。
二、司机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安全行车,加强对车辆的保养、勤检修、勤清洗,确保乘车安全、舒适、及时。
三、车辆仅限于工作方面使用,职工个人特殊情况急需用车的,需报请场长批准方可使用。
四、车辆的维修与保养:实行定点维修与保养,财务结帐。
维修前由司机与主管领导提出维修计划,场长批准后进行。
车辆需保养大修时,必须进行审批。
五、加强燃油的消耗管理,指定地点加油,由林场委托财会人员购买油票,随时加油随时结算。
勤俭节约,减少浪费。
六、严格控制出私车,由于未经批准出私车发生的费用由司机自行承担,并且,处罚金100元;出私车造成的一切事故由司机自行承担。
七、严格禁止酒后驾车。
清洁卫生制度一、每天上班时,清洁工要提前将各办公室的卫生清扫干净,工作人员要对室内的物品进行整理,合理摆放。
做到室内整洁干净,窗户玻璃明亮,桌椅无灰尘,地面地面无污迹,墙角旮旯无蜘蛛网和灰嘟噜。
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对外形象环境。
二、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东西,废纸随时入篓,茶具用后及时清理干净。
三、加强两区卫生管理,确保经常性的卫生环境。
四、加强食堂的卫生管理,保证单位职工和来客用餐卫生安全。
五、办公室每季度对林场各个单位和两区进行卫生检查。
永宁镇林场管理方案为加强镇林场管理,促进林场的发展,使林场责、权、利有机结合,切实发挥国乡联营人工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经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林场性质永宁镇林场属镇办集体林场,具独立法人资格,人员由镇政府抽调组成。
场长:罗选彬。
副场长:温明旺。
工作人员:杨院生、刘国华、郑福生。
各村要成立分场,分场场长由以下同志担任:八亩分场:周庆绪;江头分场:帅学水;兴源分场:邱冬生;上源分场:刘学生;钓鱼分场:吴振云;坪田分场:郑向生;西湖分场:李冰盛;丰田分场:刘景宏;小水分场:温明裕;顺化分场:黄晓恩。
二、经营管理范围负责镇内人工林管护和未流转的国乡联营人工林的经营管理。
三、林场权力1、按年度计划安排镇内未流转人工林的生产和经营。
2、制定本场营林、生产劳务价格和木材销售价格,负责本场木材销售经营。
3、按联营合同与正兴公司、林农进行生产经营利润的分配。
4、负责镇内人工林护林员的选聘和管理;负责向经营主体收取5元/亩·年人工林管护费;负责制订护林员工资标准及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