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复习提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审计学》是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
学习本学科的目的,在于掌握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熟悉整个审计程序,掌握基本审计技能,使学生能够利用审计原理和方法分析案例,提高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审计学概论
[知识点]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的定义、职能及作用,审计组织的一般结构,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类型及业务范围,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的区别,内部审计的发展。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因,审计的定义、分类、职能及作用,了解审计组织的一般结构。
为学习后面各章节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与执业准则
[知识点]审计规范的含义及作用,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独立审计准则,审计质量控制等。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及作用,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理解审计人员为什么要保持独立性等。
第三章审计的分类和方法
[知识点]审计的基本分类,审计的其他分类,审计查账的方法、审计调查取证的方法、审计分析方法,审计盘存方法,审计方法的选择。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审计的基本分类和其他分类,能够灵活运用审计查账的方法、审计调查取证的方法、审计分析方法和审计盘存方法,从而实现审计目标。
第四章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知识点]审计责任的含义,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关系,审计人员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成因,审计人员如何避免法律责任等。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审计人员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理解并掌握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成因,审计人员如何避免法律责任。
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工作程序
[知识点]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与交易有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有关的认定,与列报有关的认定,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程序,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及内容。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与交易有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有关的认定,与列报有关的认定,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程序,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及内容。
第六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知识点]审计证据的概念、特性、分类及作用,审计证据的收集技术,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的关系,审计工作底
稿的含义,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格式及三级复核制度,审计工作底稿的常用审计标识符号,,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审计证据的概念、特性、分类及作用,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的关系;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技术,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格式及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所有权和保管等。
第七章计划审计工作
[知识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重要性的含义及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财务报表层次和交易、账户余额认定层次重要性的评估,审计风险的含义及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审计风险要素之间的关系。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重要性的含义及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的关系,财务报表层次和交易、账户余额认定层次重要性的评估,审计风险的含义及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审计风险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审计抽样
[知识点]审计抽样的定义及理论基础,审计抽样样本的选取方法,审计抽样风险及其控制,统计抽样方法,变量抽样方法等。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审计抽样的定义及理论基础;了解在样本选取中有那些方法;理解并简单掌握变量抽样方法。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知识点]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会计凭证及账户,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目标,被审单位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相关内部控制要点,对被审单位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在销售与收款循环中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及常见重大错报风险,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测试,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的实质性测试。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特性,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范围,掌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及在该循环中常见重大错报风险,如何对该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等相关账户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第十章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知识点]购货与付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会计凭证及账户,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目标,被审单位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相关内部控制要点,对被审单位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在购货与付款循环中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及常见重大错报风险,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物资采购的实质性测试,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等。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的特性,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范围,掌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及在该循环中常见重大错报风险,如何对该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掌握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等相关账户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第十一章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知识点]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的特性,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的测试目标,存货与仓储循环涉及的会计凭证及账户,该循环的内部控制要点,控制测试,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及常见重大错报风险,销货成本的实质性测试,存货的实质性测试。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的特性,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的测试目标;掌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及常见重大错报风险,销货成本的实质性测试,存货的实质性测试。
第十二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知识点]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性及测试目标,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涉及的主要业务、会计凭证及账户,筹资循环的实质性测试,投资循环的实质性测试;该循环中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与常见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等。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性及测试目标,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涉及的主要业务、会计凭证及账户,理解并掌握筹资循环的实质性测试与投资循环的实质性测试的方法,掌握该循环中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及常见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第十三章货币资金审计
[知识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库存现金的审计目标和监盘程序,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及实质性程序,货币资金审计涉及的主要业务、会计凭证及账户,货币资金的相关内部控制要点。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掌握库存现金的审计目标和监盘程序,掌握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及实质性程序,熟悉货币资金审计涉及的主要业务、会计凭证及账户,了解货币资金的相关内部控制要点。
第十四章审计报告
[知识点]审计报告的定义、分类及作用,审计报告的编制与保管,影响审计意见的要素等。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审计报告在整个审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审计报告的分类及作用,理解并掌握影响审计意见的要素,了解审计报告的编制要求及相关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