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JLY J7110538C-2016车内非金属及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

QJLY J7110538C-2016车内非金属及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

Q/JLY J7110538C-2016车内非金属部位及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秘密级>编制:朱大朋顾娟校对:金玉明胡瑶审核:李莉陈党文审定:赵海澜会签:杨国斌卢兵标准化:伍永会批准:顾鹏云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八月前言为了改善车内环境品质,实现对车内非金属零部件部位及原材料的环保质量的统一控制,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参照相关资料,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Q/JLY J7110538B-2015《车内非金属材料气味性试验方法》的修订。

与Q/JLYJ7110538B-2015相比,主要差异如下:——标准名称进行变更;——增加了表2原材料取样要求;——对表1内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对评价结果的要求及计算方法进行了调整;——增加附录A的气味类型主观描述。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NVH及环保性能开发部、试验部、KC项目组联合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玉明、朱大朋、胡瑶、顾娟、卢兵本标准于2016年8月15日发布,2016年8月30日实施,本次为第四次修订。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JLY J7110538B-2015(2015年1月20日发布,2015年2月1日实施,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Q/JLY J7110538A-2012(2012年3月10日第二次修订,本版于2013年11月1日第二次修改) ——Q/JLY J711061-2009(2009年3月1日第一次修订,本版本2010年10月第一次修改)——JLYY-JT146-04(2004年12月首次发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内非金属部件部位及原材料的气味性试验条件、样件处理、试验步骤及结果描述。

本标准适用于车内非金属部件部位及原材料的气味测定。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气味性材料或零部件在规定的温度和气候条件存放时释放出具有明显可觉察到的挥发性组分的特性。

3 试验条件3.1 试验环境要求测试样件的环境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a)环境温度:(25.0±1.0)℃;b)环境相对湿度:(50±10)RH%;c)环境气流速度:≤0.3m/s;d)环境气味性等级为中性(≥9级)。

3.2 试验仪器要求3.2.1 剪刀、工具刀、锯条(用于试验件的准备工作)。

3.2.2加热箱,精确度要求为(±2)℃;可控范围需满足为70℃和105℃。

3.2.3试验器皿试验器皿应满足下列要求:a)气味专用瓶;b)容积:1L;c)开启方式:平移型d)密封方式:密封圈(气味性等级≥9级)。

3.2.4 确保试验器皿在每道工序之前洗刷干净,达到气味中性(≥9级)。

推荐的气味瓶清洗方法如下:a)首先采用市售洗洁精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在清洁池中将气味瓶浸泡1 h以上,然后使用清洁刷去除玻璃表面的油渍和污渍等,并用自来水冲洗至无泡沫产生;b)玻璃器皿专用清洗剂原液按1:20的比例用水稀释后,将气味瓶在清洁池中浸泡4小时;c)将浸泡后的气味瓶通过自来水和去离子水分别连续冲洗5次以上;d)冲洗干净的气味瓶置于气味测试专用的烘箱里进行烘干,烘干时注意不要将待测样品放置在一起;烘干后取出气味瓶冷却至室温以备用;e)若清洗后的气味瓶仍无法达到气味中性,按以上步骤进行二次清洗;f)二次清洗后气味依旧存在,建议将气味瓶报废处理。

4 样件要求4.1 样件取样、包装运输、存储要求4.1.1 样件的时间要求对于整车开发SOP节点前的零件,本测量中所用的零件应为下线后于通常保管状态下保存15天内的零件;对于整车开发SOP节点后的零件,本测量中所用的零件应为入库后、装车前的零件。

与通常保管状态不同的零件应在报告书内注明(温度、湿度、通风状况)。

4.1.2 样件的采集取样工具要保证清洁,无有机溶剂污染。

取样人员必须戴上PE无尘手套。

4.1.3 样件包装运输要求a) 室温下,先用铝箔纸包装再用保鲜膜包裹2-3层,,确保密封性良好,再放入PE袋中密封;b) 对于体积比较大的样品,无法使用PE袋封装的,可以使用保鲜膜(食品级PE材质)直接封装,但注意多缠绕几层,确保密封性良好;c) 样品的说明或者备注需粘贴在最外部的PE袋上,且不能随便拆包装,样品上不能贴标签或者使用记号笔;d) 对于装箱运输的样品,不能使用化学发泡填充箱内进行减震。

4.1.4 样件前处理要求样品到达实验室后,需在恒温恒湿间(温度(23.0±2.0)℃、湿度(50±10)RH%)平衡1天以上,之后再进行裁样,测试在接到样品下线后的15天内检测完毕。

4.2 沥青阻尼板及加强衬板样件的预处理针对汽车制造过程中需经过特殊工艺加工的沥青阻尼板,需在140℃下加热30min后冷却至室温再安排气味性试验,加强衬板需在180℃下加热30min后冷却至室温后,按照5.2的试验步骤进行气味性试验。

4.3 其余样件及材料就其供货状态直接进行取样试验。

4.4 取样规格4.4.1 车内非金属部件的取样部位、取样规则按表1规定要求执行。

表1序号所属系统零部件名称取样部位名称取样规则备注1车身内外饰密封条车门密封条(50±5)cm3直接裁剪2 车门框密封条(50±5)cm3直接裁剪3 车门玻璃内密封条(50±5)cm3直接裁剪4 车门角窗玻璃密封条(50±5)cm3直接裁剪5 车门玻璃导槽(50±5)cm3直接裁剪6 行李舱密封条/背门密封条(50±5)cm3直接裁剪7 天窗密封条(50±5)cm3直接裁剪8 风挡玻璃胶条(50±5)cm3直接裁剪9座椅座椅主面料(加背棉)100mm×200mm 直接裁剪(非真皮座椅)10 座椅主面料(不加背棉)100mm×200mm 直接裁剪(真皮座椅)11 背棉100mm×200mm 直接裁剪(真皮座椅)12 座椅辅面料(加背棉)100mm×200mm 直接裁剪13 头枕面料(加背棉)100mm×200mm 直接裁剪(分体式头枕)14 坐垫泡沫材料40mm×50mm×50mm(厚度)直接截取(靠近外围部分泡沫)15 靠背泡沫材料40mm×50mm×50mm(厚度)直接截取(靠近外围部分泡沫)表1 (续)序号所属系统零部件名称取样部位名称取样规则备注16车身内外饰座椅头枕泡沫材料40mm×50mm×50mm(厚度)直接截取(靠近外围部分泡沫,分体式头枕)17 头枕泡沫材料40mm×50mm×50mm(厚度)直接截取(靠近外围部分泡沫,分体式头枕)18 头枕40mm×50mm(面料部分)×50mm(厚度)直接截取(一体式头枕)19 安装支架装饰罩(50±5)cm3直接截取20 座椅护板(50±5)cm3直接截取21 电加热布50mm×100mm 胶面对折22 座椅背部护板(50±5)cm3直接裁剪23 座椅下部毡垫(50±5)cm3直接裁剪24隔音垫地板隔音垫(50±5)cm3直接裁剪25 前围隔音垫(50±5)cm3直接裁剪26 顶棚隔音垫(50±5)cm3直接裁剪27 车门内隔音垫(50±5)cm3直接裁剪28 仪表板隔音垫(50±5)cm3直接裁剪29 副仪表板隔音垫(50±5)cm3直接裁剪30 地毯隔音垫(50±5)cm3直接裁剪31 侧围内隔音垫(50±5)cm3直接裁剪32 行李舱隔板隔音垫(50±5)cm3直接裁剪33 备胎盖板隔音垫(50±5)cm3直接裁剪表1(续)序号所属系统零部件类别取样部位名称取样规则备注34车身内外饰遮阳板表皮100mm×100mmm 直接裁剪35 遮阳板本体(20±2)g 直接截取36 遮阳板卡扣(10±1)g 直接截取37 镜框(10±1)g 直接截取38 转轴/底座饰板(10±1)g 直接截取39 内后视镜塑料边框(20±2)g 直接截取40 行车记录仪内置行车记录仪(20±2)g 直接截取41 安全拉手右前/右后/左前安全拉手(20±2)g 任选其一,直接截取42顶盖内饰板顶盖内饰板(不包括四角垫块部分)(50±5)cm3直接裁剪43 垫块40mm×25mm×50mm(厚度)直接截取44 顶盖内衬板顶盖内衬板(50±5)cm3直接裁剪45天窗天窗面料100mm×200mm 直接裁剪46 天窗本体(50±5)cm3直接裁剪47 天窗导水管(20±2)g 直接截取48 遮阳帘100mm×200mm 直接裁剪49地毯地毯(去除隔音垫)(50±5)cm3非叠层,直接裁剪50 地毯(50±5)cm3叠层,直接裁剪51 EVA衬垫100mm×200mm 直接裁剪(≤3mm)52 EVA衬垫(50±5)cm3直接裁剪表1 (续)序号 所属 系统零部件类别 取样部位名称 取样规则 备注 53 车身内外饰行李舱隔板装行李舱隔板装饰板本体(50±5)cm 3 直接裁剪 54 饰板喇叭罩 (20±2)g 直接截取 55 行李舱内饰 行李舱地毯 (50±5)cm 3 直接裁剪 56 行李舱左/右装饰板 (50±5)cm 3 直接截取 57 行李舱门内装饰板(50±5)cm 3 直接截取 58 备胎盖板 (50±5)cm 3 直接截取 59 盖板垫块40mm×25mm×50mm(厚度) 直接截取 60 行李舱下装饰板(50±5)cm 3 直接裁剪 61行李舱工具盒(20±2)g直接截取(其他) 62 40mm×50mm×50mm(厚度) 直接截取(SUV) 63行李舱搁物帘本体100mm×200mm 直接截取 64 行李舱搁物帘边框 (20±2)g 直接截取 65 后围内装饰板 (50±5)cm 3 直接截取 66 仪表板上罩本体 (50±5)cm 3 直接截取 67 下罩本体 (50±5)cm 3 直接截取 68 杂物箱 (50±5)cm 3 直接截取 69 出风口 (20±2)g 直接截取 70 转向管柱上/下罩(20±2)g 直接截取 71 左下护板 (20±2)g 直接截取 72 组合仪表罩 (20±2)g 直接截取 73 *通风管道 左/中/右通风管 (20±2)g 直接截取 74 左/中/右通风管接管 (20±2)g 直接截取 75空调下部左/右通风管 (20±2)g直接截取表1 (续)序号所属系统零部件类别取样部位名称取样规则备注76车身内外饰通风管道左/右空气净化器通风管(20±2)g 直接截取77 除霜通风管(20±2)g 直接截取78 后排座左前/左后/右前/右后通风管(20±2)g 直接截取79副仪表板副仪表板本体(50±5)cm3直接截取80 换挡机构装饰面板(50±5)cm3直接截取81 储物盒(20±2)g 直接截取82 扶手箱(20±2)g 直接截取83 杯垫(10±1)g 直接截取84换挡器装置换挡器边框(20±2)g 直接截取85 换挡器防尘罩(20±2)g 直接截取86 换挡器球头整体取样直接截取87 手刹装置手刹防尘套(20±2)g 直接截取88车门内饰板车门内饰板本体(50±5)cm3直接截取89 车门内饰板内开启拉手面板(10±1)g 直接截取90 车门内饰板中部装饰板(20±2)g 直接截取91 车门内饰板中部装饰板表皮(20±2)g 直接截取92 把手(20±2)g 直接截取93 扶手(20±2)g 直接截取94 车门防撞块(20±2)g 直接截取95 其他垫块40mm×25mm×50mm(厚度)直接截取96 背门内饰板背门内饰板本体(50±5)cm3直接截取,针对两厢车97 *侧围内饰板左/右前柱上装饰板、左/右中柱下装饰板、左/右中柱上装饰板、左/右后柱上装饰板、左/右后柱下装饰板、门槛饰板及踏板(50±5)cm3 直接截取98 加强衬板加强衬板(50±5)cm3与背面粘纸复合剪裁表1(续)序号所属系统零部件类别取样部位名称取样规则备注99车身内外饰脚垫全车脚垫、搁脚板(地毯下部)(50±5)cm3不同材料分开截取100 歇脚板(地毯上部)(20±2)g 直接截取101 踏板离合/制动踏板(20±2)g 直接截取102 阻尼板阻尼板(50±5)cm3 与背面粘纸复合剪裁103仪表底座面板(10±1)g 直接截取104 装饰圈(10±1)g 直接截取105 屏圈(10±1)g 直接截取106 组合仪表外部玻璃蒙(20±2)g 直接截取107*开关雨刮组合开关手柄(10±1)g直接截取中间主体部分,包括旋钮,中间润滑脂部分无须去除108 灯光组合开关手柄(10±1)g 直接截取中间主体部分,包括旋钮,中间润滑脂部分无须去除109 仪表板中部组合开关面板(10±1)g 直接截取110 按钮(10±1)g 直接截取111 副仪表板组合开关面板(10±1)g 直接截取112 按钮(10±1)g 直接截取113 玻璃升降器开关带面板总成面板(20±1)g 直接截取114 按钮(10±1)g 直接截取115 电动后视镜及前大灯高度调节组合开关面板(10±1)g 直接截取116 按钮(10±1)g 直接截取117 车内引擎盖开关外壳(10±1)g 直接截取118 外壳护套(10±1)g 直接截取119行李箱开关拉手/按钮(10±1)g 直接截取120 外壳(10±1)g 直接截取表1(续)序号所属系统零部件类别取样部位名称取样规则备注121CD/DVD收放机收放机面板 (20±2)g 直接截取 122 按键 (10±1)g 直接截取123线束(除发动机线束) 电线部分 (50±5)cm3整体剪裁,无须单独剥离表皮,尽量保持每种颜色均匀124 接插件 (20±2)g 按照最大尺寸接插件截取,若取样量不足,则在次之尺寸接插件截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