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建筑材料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道路建筑材料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自学辅导材料●配套教材:《道路建筑材料》●版次:2008年版自学引言一、课程性质《道路建筑材料》是桥梁与隧道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较强的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研究道路桥梁所用材料的技术性质、组成结构、技术标准、检验方法以及复合材料的配合和设计的一门学科。

学生学习和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是为后继专业课,道路桥梁的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材料的部结构及其物理、化学、力学性能的基本理论;熟悉材料有关技术标准的基本知识;掌握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强度理论,了解新型材料的发展方向、技术要求及其应用。

(二)技能目标1、能操作使用和校验一般试验仪器及设备;2、根据试验规程要求,能正确完成公路建筑材料各种常规试验及数据处理并能写出试验报告;3、在校期间能达到中、高级试验工水平。

(三)能力目标1、具有正确完成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计算的能力,并能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校核;2、对各项材料性能的试验检测结果,具有分析判断能力,并能提出改善的方案措施;3、能根据不同的工程环境,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相关的建筑材料;4、具有对各种新型材料能较快的熟悉和掌握其技术性能和技术标准、并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5、具有筹备组建中小型实验室的能力。

三、课程容、实验实训说明绪论容:道路建筑材料的主要类型;道路建筑材料的研究容;道路建筑材料的性能检测与技术标准。

重点:路桥工程结构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道路建筑材料的基本技术性能;建筑材料标准。

第一章石料与集料容:石料;集料;款子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石料与集料的工程应用。

重点: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集料的物理性及力学性质;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第二章沥青材料容:石油沥青的组成;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

重点: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即分裂机理;第三章沥青混合料容: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间断级配—SMA混合料;常温沥青混合料;其它沥青混合料。

重点: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及结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及影响因素;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SMA混合料的技术特性。

第四章水泥与石灰容: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其它水泥;石灰。

重点:硅酸盐水的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掺混合料水泥的技术性质与技术标准。

石灰的技术性质与技术标准。

第五章水泥混凝土与砂浆容: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普通水泥混凝土的组成设计;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路面水泥混凝土的组成设计;砂浆。

重点:水泥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硬化混凝土的强度特征、变形特性与耐久性;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路面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第六章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容:稳定类混合料的技术性质;稳定类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土壤固化剂。

重点:稳定类混合料的技术性质;稳定类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第七章建筑钢材容:建筑钢材的技术性质;建筑钢材在道路桥梁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与技术要求。

重点:建筑钢材的技术性质。

第八章工程聚合物容: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常用的工程聚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重点:高分子聚合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第九章石料与集料试验容:石料的抗压强度与磨耗率;集料的密度与空隙率;家里哦的筛分试验;集料的抗压碎性能试验。

重点:石料的强度试验;粗集料的密度和吸水率试验(网篮法);粗集料筛分试验;细集料筛分试验;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压碎值试验;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第十章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容: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与时间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物理沥青指标的测定。

重点: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击实法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测定;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第十一章水泥与水泥混凝土试验客: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测定;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混凝土拌和物施工和易性试验;普通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

重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检测(坍落度法);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第十二章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击实试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重点: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石料的真实密度2、石料的毛体积密度3、石料的吸水率4、石料的饱水率5、岩石磨耗率6、集料表观密度7、集料毛体积密度 8、粗集料骨架间隙率9、压碎值 10、堆积密度11、细度模数 12、集料级配13、沥青黏滞性 14、沥青延性15、感温性 16、改性沥青17、乳化沥青 18、针入度19、延度 20、软化点21、集料公称最大粒径 22、沥青混合料23、沥青碎石混合料 24、耐久性25、理论最大密度 26、油石比27、沥青含量 28、沥青饱和度29、SMA 30、硅酸盐水泥31、体积安定性 32、水泥净浆标准稠度33、凝结时间 34、道路硅酸盐水泥35、欠火石灰 36、过火石灰37、水泥混凝土 38、工作性39、水硬性胶凝材料 40、气硬性胶凝材料41、砂率 42、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43、抗渗性 44、抗冻性45、碱—集料反应 46、基准配合比47、减水剂 48、砂浆流动性49、缓凝剂 50、抗折强度51、水灰比 52、延迟时间53、半刚性基层材料 54、冲击韧性55、疲劳强度 56、冷弯57、热轧钢筋 58、伸长率59、屈强比 60、聚合物61、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62、悬浮—密实结构63、骨架---密实结构 64、针片状颗粒二、判断分析题(在题后的括号,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1、石料的孔隙率是石料的孔隙体积占其实体体积的百分率。

()2、石料的坚固性是采用快速冻融法来测定。

()3、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细集料越粗。

()4、粒子干涉理论只能用于计算连续级配,不能用于计算间断级配。

()5、过火石灰用于建筑结构物中,使用时缺乏粘结力,但危害不大。

()6、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7、石灰伏是为了降低石灰熟化时的发热量。

()8、在空气中贮存过久的生石灰,不应照常使用。

()9、生石灰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高,表示未分解完全的碳酸盐含量越高,则(CaO+MgO)含量相对降低,导致影响石灰的胶结性能。

()10、硅酸盐水泥中C2S早期强度底,后期强度高,而C3S正好相反。

()11、硅酸盐水泥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镁及过多的石膏,都会造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

()12、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13、按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迟于45min。

()14、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所以在运输和贮存中不怕受潮。

()15、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16、用粒化高炉矿渣加入少量石膏共同磨细,即可制得矿渣硅酸盐水泥。

()17、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不一定相同。

()18、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越大,则该砂的级配越好。

()19、在现场混凝土施工中,保持集料总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砂率值,可增大拌合物的流动性。

()20、卵石混凝土比同条件配合比拌制的碎石混凝土的流动性好,但强度则低一些。

()21、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底一些。

()22、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23、在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则混凝土密实度降低,因而其抗冻性亦降低。

()24、混凝土强度公式R28=0.46Rc(C/W—0.52),式中的Rc不是指水泥标号。

()25、用假定表观密度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必须考虑混凝土有a%的含气量。

()26、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试验室配合比二者的水灰比相同。

()27、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能使混凝土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填充料。

()28、混凝土的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是说明混凝土质量的离散程度的。

()29、在混凝土施工中,统计得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越大,则表明混凝土生产质量越不稳定,施工水平越差。

()30、普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割线弹性模量,而不是切线弹性模量。

()31、我国目前的原油分类是按照“关键馏分特性”和“含硫量”进行分类的。

()32、按现行常规工艺,作为生产沥青原料的原油基属的选择,最好是选用石蜡基原油。

()33、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沥青质和沥青酸。

()34、含蜡沥青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降低,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

()35、针入度指数(PI)值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高。

()36、随着沥青稠度和沥青酸含量的增加,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提高。

()37、用于中轻交通量道路的石油沥青标准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

()38、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温度安定性和与矿质集料的粘附性均较差。

()39、蜡组分对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与集料的粘附性等几乎没有影响。

()40、粘度是沥青材料最重要的技术性质之一。

()4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以及外加剂所组成。

()42、悬浮一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很好。

()43、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粘聚力和摩擦角两个参数。

()44、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随着沥青粘度的提高而降低。

()45、沥青混合料中如果矿粉颗粒之间接触处是自由沥青所连接,则具有较大的粘聚力。

()46、沥青用量只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不影响其摩擦角。

()47、粘聚力值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但摩擦角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48、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49、即使在夏季,为防止水的渗入和阳光紫外线对沥青的老化作用,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越少越好。

()50、煤沥青可用于面层热拌沥青混合料。

()51、沥青混合料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可分为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沥青最佳用量确定两部分。

()52、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性质为: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和工作性。

()53、高聚物材料按其性能和用途可分为橡胶和纤维两大类。

()54、当前合成橡胶类改性沥青中,通常认为改性效果较好的是丁苯橡胶。

()55、抗拉强度是钢材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56、锰对钢的性能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是一种有害元素。

()57、钢中的氧为有益元素。

()58、Q215AF表示屈服点为215MPa的A级沸腾钢。

()59、木材的晚材率越高,则强度越小。

()60、木材平衡含水率随空气温度和想对温度而变化。

()61、“欠火石灰”的危害性大于“过火石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