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摘要: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农六师土地勘测界工作的经验,就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以供探讨和借鉴。
关键词:土地勘测定界、土地分类、权属
abstract: the author with many years engaged in nongliushi land survey work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for the land survey work often appear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for discussion and using for reference.
keywords: land investigation, land classification, bound ownership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土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是项目用地从立项到审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用地审批的重要依据。
此外,土地勘测定界的成果还是变更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发证的依据。
自《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的发布以来,使得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然而,随着第二
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应用,在土地勘测定界过程中,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类判定存在偏差
在完成土地勘测定界项目的实地调查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实际地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地类不一致的情况。
经常出现的不一致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实地地类为未利用地或有部分耕地而土地利用现状图上为建设用地。
造成这种不一致的原因通常是此块地已经过报批成为建设用地,但还未建设或准备建设的单位因为某种原因未建设而使土地闲置,连队职工看土地没有建设就在地上私自进行种植以增加收入。
对于这种情况,在勘界过程中应认定其地类为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地类。
2、线状地物的地类确定。
线状地物的地类确定常常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一条渠道,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中地类为117沟渠,而对应到三大类中,笔者则认为应该区别认定。
若渠道为干渠、支渠或经过防渗改造过的干、支渠,可归入三大类中的建设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若渠道为斗渠、农渠、毛渠,可归入三大类中的农用地农田水利用地;若渠道由于节水灌溉改造而废弃不用,已经失去了渠道的功能,可认定为未利用地。
此外,其他线状地物的地类判定也存在类似问题。
3、实际地类为耕地,而土地利用现状图上为园地或实际地类为园地,而土地利用现状图上为耕地。
这种情况多因为农作物种植结
构调整造成的,一般情况,耕作层未被破坏,可按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地类来认定。
4、实际地类为未利用地,而土地利用现状图上为耕地。
这种情况需经过调查来确定,若是由于作物轮作或撂荒时间不到5年的,则按耕地来处理,如果撂荒多年或由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误调为耕地则需与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协商,按他们的意见来做地类认定。
二、相邻项目之间的衔接存在问题
在土地勘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相邻项目往往在衔接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诸如项目红线交叉、项目施工时未按勘界红线施工,超出红线等等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勘界单位所勘界的相邻项目在衔接时出现交叉。
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相邻项目的勘界单位接受的都是单个项目勘界
任务,相互之间未进行沟通,各个勘界单位参与具体项目的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勘界方法也有所差异,另外,所采用的控制成果也不一样,就造成了项目衔接时出现种种问题。
解决方案是:农六师国土局已于2010年对全师各农牧团场重新布设了d级gps控制网,在今后的勘界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控制成果,统一基准,在承担项目时,要在土地局的协调下,加强沟通,同时对参与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2、依据规划红线到实地勘界时会出现一些已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超出了已建项目的红线。
这种情况下,应首先测绘已建项目的平面图,将已建项目原有勘界红线与其套合,反映出相邻项目的界线
情况,根据情况,与相关管理部门沟通,依照沟通结果对项目红线进行修正,然后再重新进行勘界。
3、相邻项目在衔接时发现中间存在间隙。
相邻项目之间存在间隙时首先要分析产生间隙的原因,若是由于规划部门在划红线时产生了间隙,则需与规划部门沟通,看间隙是否应该存在,若确为必要间隙,则在勘界时留出,若非必要间隙,勘界时则需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如果间隙是因为已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未达到自己的用地界线造成的,则按照勘界红线来确定已建项目的界线,新项目的红线以已建项目的勘界红线为依据。
综上所述,文中就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提出了本人的一些见解,不足之处还请同行多多批评指正。
总之,土地勘测定界的成果是日常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料和依据。
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也不单单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它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在完成技术工作的同时做到与土地管理部门,相关规划部门多沟通,了解所承担项目勘界范围内及相邻地块的土地登记情况,权属情况、土地性质、土地分类等。
只有这样,才能把土地勘界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td/t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s]
[2] td/t 1008-2007﹒土地勘测定界规程[s]
[3] 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s]
作者简介:张星,工程师,学士,现主要从事工程测量、地籍
测绘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