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五章太平天国的兴起
太平天国运动是道光年间起,活跃了14个年头的反清农民革命组织,而这个组织如同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农民起义般以失败告终。
书中写道,“历史实践证明,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无产阶级能够把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发挥到最大的程度,也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革命才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
即便如此,我依旧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以及启示性和借鉴性。
太平天国的最早的组织者同时也是领导者之一——洪秀全误打误撞竟成了基督教“忠诚的教徒”。
而1847年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却拒绝给他施“洗礼”,认为“以彼对于圣经之知识无多也。
”
由此可见,洪秀全缺少对基督教系统、深入的认识和学校,而是借由基督教这一契机打开了太平天国起义的帷幕。
以书中所述,“洪秀全接触到西方资产阶级带来的基督教,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但必然性的历史通过这个偶然的事件而实现了。
并不是基督教俘虏了洪秀全,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农民,而是洪秀全按照中国农民革命的需要利用了基督教的某些形式。
”
古老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而洪秀全则是“这部‘天书’中着重论述的只有上帝是“独一真神”而一切偶像都应废弃这一点受到他特别注意。
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撤除学塾中的孔子牌位。
”
这便是我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开头——虚假而愚昧的信仰。
自认为上帝次子,是天赐的神圣使命,从这一角度出发不仅经不起推敲,同时也和封建思想如出一辙——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天赋之权。
次之,参加太平天国武装起义的群众主要的是各地的贫农、雇农。
而中心领导人中,书中写道,“杨、肖利用了闭塞的山区本来流行的鬼神附体的巫术的形式,和洪秀全的梦魂上天的说法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别。
他们之所以能在群众中建立威信,并不是因为他们利用巫术的形式,而是因为他们假借“天父”“天兄”的名义所说的话常常是在重要的关头,起着稳定人心,指明方向,打击敌人的作用。
”
换而言之,主体力量是缺乏知识水平力量的贫困农民;领导者拥有一定领导能力,却仍然是靠坑蒙拐骗的乌合之众。
胡绳先生写道,“当革命形势出现的时候,他们可以成为革命的积极参与者,甚至成为勇敢的先锋。
但同时,他们也往往把无组织性、无纪律性、流寇主义、单纯破坏性这些坏东西带进了农民革命队伍。
他们既是农民革命中的勇敢分子,又往往成为革命中的不坚定分子;既给农民革命涂上了绚烂的色彩,又成为败坏农民革命并使农民革命终于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
在主体力量有一定缺失的情况下,领导力量也没起到矫正指导的效果,又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第二大失败因素。
第三则是历代农民起义的“通病”——“农民革命能够给封建统治秩序以严重的打击,但是农民阶级不具备新的生产力,不能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消灭封建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而代之以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他们所做不到的。
造反的农民在意识形态上也摆脱不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毒害。
”也就是“农民阶级没有彻底独立的世界观。
”
许多参与革命的普通农民会从封建思想上认为自己是“匪”,是“贼”。
而这一认知使得这一组织容易被“招安”,被“收买”,被“劝降”,从而从内部分崩离析。
第四,腐败。
即便洪秀全曾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行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但是太平天国依旧走了封建地主阶级腐朽的老路——大兴土木,豪华奢侈,骄奢淫欲。
“天王同其他诸王的关系再也不是兄弟关系,而是君臣上下的关系。
每个王都有千人以上的僚属和侍从人员。
杨秀清每出府,‘开路用龙灯一条,计三十六节……’。
封建等级制度甚至搞到极端繁琐的地步。
高级官员坐轿时,小官和兵士都要回避或跪在道旁,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这些情况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进入大城市以后,失去了同群众同甘共苦的作风,他们已经严重地脱离了群众。
”
失去了群众的支持,1864年7月19日,湘军轰塌天京太平门附近城墙10余丈,蜂拥入城,其他方向的湘军也缘梯而入,城内太平军或战死,或自焚,无一降者,天京失守。
浩浩荡荡的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革命也就这样失败了。
而《天朝田亩制度》、因太平天国运动而拉开了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
尤其革命中的错误和失误也成为“镜子”对无产阶级革命起到为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