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在施工企业转型与升级的大环境下,工程公司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及时调整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发挥人力资源的核心驱动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缺乏专业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目前各大企业已经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各种措施积极引进人才和培养专业人才,但从当前来看,虽然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比较丰富,但仍然缺乏专业性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影响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能力,导致企业招聘所得的人才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本身的服务能力和业务能力存在不足,影响企业人才的储备。
2.2缺乏系统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能够顺利有序开展的前提,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置不合理不科学,严重影响企业正常招聘流程与员工培训政策的落实。
有的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带有感情色彩,人事问题解决不公正不公平,引起其他员工的不满,影响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企业内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会造成企业内部核心人才的流失,影响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1]。
2.3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依然延续着以往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政策,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部门内部评定工作。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逐渐深化,激励性的管理制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系统的考核制度与奖惩激励制度,同时也缺乏对相关制度落实的评定,影响激励效果。
有的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过度重视员工的物质奖励,而忽略了其精神奖励,无法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以及职业发展需要,导致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甚至会引起一系列的劳动争议。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对策3.1构建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才的储备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的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王容(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长沙410119)WANG Rong(HunanNO.4EngineeringCorporationCo.Ltd.,Changsha410119,China)【摘要】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动力,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分配与人才使用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恶劣,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并稳定发展下来,必须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power of enterprises,which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use of talents.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the enterpris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is more and more bad.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 steadily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it is necessaryto strength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human resources,make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ofenterprises.【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策【Keywords】human resources;management status;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6-0008-02【作者简介】王容(1975-),女,湖南双峰人,经济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8台账、历年来典型事故事件案例。
3.3稳控风险,消除隐患要严格执行生产值班制度,随时掌握现场生产运行状况,强化生产信息传递与沟通,遇到突发问题、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有效处置。
要强化员工安全行为管控,杜绝岗位员工擅自冒险安排危险作业、承包商作业和新增作业。
要及时化解员工情绪,集中精力开展各项工作,切忌低估各类安全风险,心存侥幸,鲁莽行事,及时消除现场安全风险。
要强化危险作业许可管理,严格落实危险作业审批、现场确认措施,加大对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的管控,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要强化交通安全管理,严格长途车审批、安全教育、车辆日常检查;严格岗位工作用车管理,严禁未经批准长途驾驶岗位工作用车进行公务活动,确保交通风险全面受控。
要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加大对燃气使用场所、员工宿舍、人员聚集场所的防火巡查,及时检查公共消防设施,严格用气、用电管理,严防因使用不当、超负荷运行发生意外着火事件。
要强化承包商现场管理,及时督促承包商按照合同条款开展各项工作,严格检查承包商现场人员配置、员工能力情况,从严查处承包商现场缺员运行、人员未经培训合格、劳保和设备机具配置不到位的问题。
针对不同季节特点,编制检查方案、检查表,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改、隐患排查活动。
3.4强化培训,提升意识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熟悉制度的基本要求、流程,认清单位整合初期的安全生产特点和形势。
要加大岗位员工的安全教育,要严格落实每日班前会和安全风险交底,要集中组织员工学习应知应会、安全风险、操作规程、历年来的事故事件,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针对部分思想有波动的员工,要加大安全思想教育力度,掌握员工动态,及时发现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各种实现苗头,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教育,让员工从内心认同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3.5严格监管,平稳起步要制定月度、季度监督检查计划,认真开展各项监督检查,确保各类场所、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和承包商的监督检查全覆盖,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纳入安全隐患进行管控。
要加强对施工作业现场、危险作业现场、重点设备设施、用电用气、消防管理的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对“低老坏”和重复性问题坚决予以曝光处理。
要加强对各类危险作业现场的措施落实、监督检查,基层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协调,落实全程监护和相关记录的填写。
4结语综上所述,加强对国企改革大背景下安全管理工作的研究分析,对于企业改革中如何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风险因素和关键环节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有效性。
力,企业需要放宽眼光,不能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应重视高端人才的引入与培训。
从长远的角度进行人才的管理与培养,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革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作用。
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以及与市场接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强信息技术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各行各业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起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可以更好地收集企业相关人才的信息,加强人才的引入力度,简化人才引进机制。
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准确定位与分类人力资源,明确当前企业所需要重点培养与引入的人才,加强人力资源部门与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可以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保障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以及专业化[2]。
3.3建立起公正科学的全员绩效评估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的全员绩效评估管理机制可以提升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首先要结合企业的工作特点和工作目标,系统考核内部员工,对比企业内部职工个人业务水平和能力,全面评估与考核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员工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以及工作行为,分析发生特殊事件的原因以及员工的处理能力,从而可以得到一系列完善的评估数据,使得员工能力的考核更加科学和公正。
企业员工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保证绩效考核制度落实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4结语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只有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系统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积极开展企业全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1】章丹,牛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满意度研究[J].中国商贸, 2014(28):64-65.【2】张振丽,王海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薪酬满意度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5):181-182.(上接第7页)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