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东西南北》教学设计
设计者:范恒云工作单位:竹山县张振武小学
教学内容
教学分析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天安门广场主题图及示意图。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吗?谁愿意来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天安门广场周围的著名建筑物?
(学生描述天安门广场周围的景物。
)
听完他们的描述,你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要组织一次“天安门广场一日游”的活动,约定在广场的右侧集合,你知道具体的集合地点在哪里吗?
(学生有的说是天安门城楼,有的说是人民大会堂,有的说是正阳门,还有的说是国家博物馆……)
2、明确学习内容。
为什么大家理解的“右侧”位置各不同?怎样才能不出现这种误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位置与方向》。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
二、初步感知东南西北
1、寻找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位置,我们通常会用到“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词。
怎样找到这四个方向呢?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生:太阳东升西落。
……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但又有所区别。
坐在教室中,我们能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吗?为什么?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指一般地图上的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利用一些生活常识来辨认方向。
就像第二位同学说的,太阳东升西落,我们可以通过太阳来辨认方向。
下面老师教大家一首《方向歌》【电脑演示】方向歌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南西北分清方向,分清方向!
再来看看书上小明和小精灵是怎么找方向的?动画:“东南西北”
2、明确教室中的四个方向。
有谁注意观察了,每天早上太阳是在教室的什么方向升起来的?你知道这是什么方向吗?利用刚刚学过的方向歌,你能找到其他的四个方向吗?
面向东,背对着是西,伸开双臂左手指北,右手指南
(教师随着学生说出方向,贴上东、西、北、南四个字。
)
3、游戏巩固四个方向的位置关系。
(1)教师统一口令,学生指方向。
提问:从刚才同学们指的方向来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东对着西,南对着北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非常好,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
板书:东←→西南←→北
(2)下面请2名同学到讲台前演示给大家看一下(教师统一口
令)
2名学生先相对站立指同一方向;再有一名同学变化方向指同一方向
提问:从刚才2名同学所指的方向来看,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不管面对的方向怎么变,他们所指的方向相同.
小结:同学们总结的很好,无论人的位置和面对的方向如何变动,他们所指的方向相同,也就是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永远不变。
(3)你能根据我们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说出你和周围同学所在位置的关系吗?
生1:我在××同学的南边,在××同学的北边,
在××同学的西边,在××同学的东边。
生2:××同学在我的南边,××同在我的北边,
××同学在我的东边,××同学在我的西边。
生3:我的南边是××同学,我的北边是××同学,
我的东边是××同,我的西边是××同学。
提问:为什么在描述所在的位置时,针对同一名同学有不同的说法呢?
小结:因为在你们的描述中,你们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所以就有了不同的说法。
参照物就是指以谁为依据,来进行对比的物体。
三、认识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在我们的校园里,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有什么建筑?
2、把这四个建筑物“摆”在桌面上,使别人能看出这四个建筑
分别在校园的什么方向,可以怎么摆?
展示不同摆法,并介绍为什么这样摆。
3、说明:虽然摆的都有道理,但在汇报的过程中,有没有你们感到比较麻烦的地方?怎样就能解决这个麻烦?你有什么好主意?谁知道地图上是怎么规定的?(视频:一般地图上的方向)4.重新绘制校园示意图
四、巩固练习
1、看一看这位同学的家是怎样布置的?(视频:一名同学布置家庭的视频)说说你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
2、绘制自己的房间示意图。
3、完成书上练习。
(视频:中国五座名山视频并配音)
图上是我国的五座名山,合称“五岳”。
它们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岳衡山、()岳华山、()岳恒山。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反思
东、西、南、北不仅是生活常识,也是教学里用来描述方向和路线的知识。
这一节课主要是教学现实生活空间里的东、西、南、北,要求学生知道这四个方向,并在已知其中的一个方向的时候,能辨认出另外三个方向。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确定方位的经验和策略,但这些经验往往得零散的、模糊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强调了“能够用方位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够描述行走的路线”。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合作机会,营造出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上,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一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讨论和交流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早上,面向太阳站立如何确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辨别四个方向的方法。
二是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为题材,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些确定方位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记忆,掌握方位概念。
如:观察和交流教室的东、西、南、北面各有什么,三是介绍生活中常用的、有实用价值的确定方位的策略,以加深学生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知识。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学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尝试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始终都在关注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方面,在初步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后,让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发展了空间概念;另一方面,在学生课前搜集、了解“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怎样确定东、南、西、
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实用价值,提高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