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式甜点介绍与制作

西式甜点介绍与制作

西式甜点定义与分类西式甜点,中西餐谱上通行的英文Dessert乃借自法文,特指正餐之后的那一道甜点,区别于Tea Time的闲食,又作“甜品”而通行于中餐馆,不过那是粤语的说法。

与甜点对应的是开胃菜,后者很少有甜的,种类上也远不如甜点丰富。

如果说开胃菜相当于一本书的前言或者导读,那么甜品相当于这本书的后记或跋。

成为经典的导读或前言不胜枚举,写得好的后记却并不多见。

开胃因显而易见的实用而被普遍接受,结束的意义却很暧昧。

一道成功的甜点应该兼有一切压轴节目的乐而不淫以及悼词的哀而不伤,方能控制好“结束”的火候。

西式的甜品花团锦簇,尤以意、法为盛。

提拉米苏(Tiramisu)和萨芭雍(Sabayon)这种华丽的甜点一出场,餐桌就变成了春装发布会的天桥。

作为意大利甜点的代表,外貌绚丽、姿态娇媚的提拉米苏已风靡全球。

它以Espresso (特浓意大利咖啡)的苦、蛋与糖的润、甜酒的醇、巧克力的馥郁、手指饼干的绵密、乳酪和鲜奶油的稠香、可可粉的干爽,只用了不到十种材料,把“甜”以及甜所能唤起的种种错综复杂的体验,交糅着一层层演绎到极致。

制作西点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糖、黄油、牛奶、香草粉、椰子丝等。

由于西点的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味道香甜而不腻口,且式样美观,因而近年来销售量逐年上升。

分类与简单做法拿破仑先说最上面那层黑白相间的巧克力,代替普通拿破仑上面糖粉的作用,好看又好吃。

主料P UFF,是一种用一层黄油夹一层面粉,层层叠叠烤出来的东西,蓬松酥脆,吃上去有点像羊角面包,但更加紧实。

里面夹的不是普通奶油,而是香草吉士,所谓吉士类似鸡蛋牛奶冻,没有奶油那么甜,凝结度更高些,很嫩很滑。

伦巴这个名字起得很有创意,据说是因为吃起来有种“蛋糕在嘴里跳舞”的感觉,如伦巴舞般圆滑流畅。

厚厚的奶油有两种味道,牛奶巧克力和黑巧克力,吃起来香浓润滑。

原以为这款西点就是纯奶油,后来才发现最底下有一层薄得几乎看不见的蛋糕,使它的口味更加丰富。

水果挞之前我对“挞”的了解还基本停留在蛋挞上,现在才知道还有咖啡挞、椰子挞、水果挞等许多品种。

这种由红提、猕猴桃、橙子、青苹果、红苹果、西瓜、香瓜和芒果8种材料组成的水果挞,挞底松软,香草味奶油入口即化,水果清新爽口,外形、颜色、味道都十分棒。

提拉米苏一直听到提拉米苏这个名字,却一直没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味道,这次终于吃到了。

简单点说它是双层咖啡蛋糕,表面撒着咖啡粉,也可以说是海绵般柔软的蛋糕在咖啡糖浆中浸制而成。

两层软绵绵的东西其实是芝士,这种芝士来自意大利,跟奶油一样软滑,而且比奶油更厚,最重要的是它没有普通芝士那种怪味道。

西式糕点主要分小点心、蛋糕、起酥、混酥和气古五类。

1. 小点心类是以黄油或白油、绵白糖、鸡蛋、富强粉为主料和一些其它辅料(如果料、香料、可可等)而制成的一类形状小、式样多、口味酥脆香甜的西点。

如腊耳朵、沙式饼干、杜梅酥、挤花等等。

2.蛋糕类是西点中块形较大的一类产品。

它具有组织松软、香甜适口、装饰美观等特点。

在其配料中鸡蛋、黄油含量高,因而营养丰富。

蛋糕类分软蛋糕、硬蛋糕两种。

软蛋糕的特点是蛋糕配料中无油,如青蛋糕、花蛋糕。

硬蛋糕的特点是蛋糕配料中有油和一些其它辅料,如水果蛋糕、太阳糕。

3.起酥类产品的主要原料是面和油。

产品式样美观大方。

种类很多,如冰花酥、奶卷如意酥、小包袄、糖粉花酥等。

4.混酥类是糖油面、鸡蛋混合制成的多形样品,绵软酥脆、口味香甜。

产品表面可以加上其它辅料以增添各种风味,适合口胃。

黑森林蛋糕(德语:Schwarzwälder Kirschtorte,又称“黑森林樱桃蛋糕”)是一种鲜奶蛋糕,20世纪30年代起风行于德国,并逐渐成为全世界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蛋糕之一。

黑森林蛋糕的主要成分有:脆饼面团底托、鲜奶油、樱桃酒、黑樱桃和巧克力碎末。

德国南部有一处名为黑森林的旅游胜地,盛产黑樱桃。

因此,当地的人会把过剩的黑樱桃夹在巧克力蛋糕内,并涂上鲜奶油及洒上巧克力碎片,便制成了黑森林蛋糕。

传至其他地方时,由于没有黑樱桃,因此黑森林蛋糕亦省略了黑樱桃,变成了巧克力蛋糕。

名称的由来黑森林樱桃蛋糕让人联想到黑森林地区的民族服饰洋葱帽。

关于“黑森林蛋糕”名称的来源,有着多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黑色的巧克力碎末让人联想到黑色的森林。

另一种看法认为黑森林蛋糕的重要配料樱桃酒(Kirschwasser)是黑森林的特产。

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现今通常所见的黑森林蛋糕最初并非来源于黑森林,很有可能是因为蛋糕的样子酷似黑森林地区的民族服饰而得名,黑色的巧克力碎末像黑色的外衣,白色的奶油像白色的衬衫,而奶油上的樱桃则让人联想到黑森林所特有的白底红珠的大绒球帽(德语:Bollenhut,又称“洋葱帽”)。

历史樱桃、奶油和樱桃酒的组合实际上很早就已经在黑森林南部出现了,但不是以蛋糕的形式,而是一种甜点,用煮熟的樱桃拌着奶油,有时侯也加些樱桃酒。

一种瑞士的蛋糕被认为可能是黑森林蛋糕的前身,它同黑森林蛋糕一样配有薄面饼底托、樱桃、果仁和奶油,但没有樱桃酒[1]。

关于谁是黑森林蛋糕的创始人,现在普遍被接受的有两种可能。

其中一个是来自波恩附近Bad Godesberg一家咖啡店的糕点师约瑟夫·克勒尔(Josef Keller,1887年—1981年),他声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5年第一个发明了樱桃、奶油和巧克力的组合,以及用维也纳的薄面饼做蛋糕底托,用樱桃酒增加奶油的香味,从而有了现在的黑森林蛋糕,事实是否如他所说并无定论[1]。

而根据图宾根城市档案馆管理员乌多·劳赫(Udo Rauch)的研究报告[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是图宾根的糕点师埃尔温·希尔德布兰特(Erwin Hildenbrand)在1930年发明了黑森林樱桃蛋糕[3][4]。

可以确定的是,对黑森林樱桃蛋糕的第一次正式记载出现在1934年埃里希·韦贝尔的糕点书中[5]。

在那个时代,黑森林蛋糕主要出现在柏林和其他德国、奥地利、瑞士大城市的高级糕点店中,此后很快成为德国最有名和最受欢迎的蛋糕之一,并且闻名世界,在许多国家,黑森林蛋糕的一些成份被当地的特产所替代,或者去除了酒精成份。

正宗的黑森林蛋糕德国对黑森林蛋糕的制作有严格的要求,在2003年的国家糕点管理办法中规定,“黑森林樱桃蛋糕是樱桃酒奶油蛋糕,蛋糕馅是奶油,也可以配樱桃,加入樱桃酒的量必须能够明显品尝得出酒味。

蛋糕底托用薄面饼,至少含3%的可可粉或脱油可可,也可使用酥脆蛋糕底。

蛋糕外层用奶油包裹,并用巧克力碎末点缀”。

在德国销售的蛋糕,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有权利称得上是“黑森林樱桃蛋糕”。

opera-歌剧院木司蛋糕说到法国甜点心时,不得不提有百年历史的欧培拉OPERA,爱吃巧克力的人,一定会迷上它,那浓郁的巧克力与咖啡味,萦绕在舌尖,慢慢融化在口中,香味久久不能散去…….这款蛋糕也是我最着迷的一款,当初第一次吃到的时候还在想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蛋糕!急切地想学会,由于蛋糕制作步骤比较多,我还是学了好几次才可以自己独立做出来的,不过制作都不难,就是步骤比较多,在介绍做法之前先介绍一下此蛋糕的起源,网上查了一下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我暂列出三种,大家随便看看了解一下:一种说法认为,此款甜点原先是从法国的一家点心咖啡店所研发出的甜点,因为超受欢迎、人气极高,并且店址又在歌剧院旁边,所以干脆将此甜点称为Opera,法文的意思即为歌剧院,也就是我们所称呼的欧培拉。

另一种说法认为,欧培拉蛋糕(Opera)由1890年开业的Dalloyau 甜点店最先创制,由于形状正正方方,表面淋上一层薄薄的巧克力,就像歌剧院内的舞台,而蛋糕表面缀上一片金箔,象征歌剧院里的加尼叶(原是巴黎著名歌剧院的名字),因此得名。

传统的Opera有六层,包括三层浸过咖啡糖浆的杏仁海绵蛋糕、咖啡奶油及巧克力奶油馅,入口要够松化,不可以太干身,而咖啡与巧克力两者的味道亦要平衡。

还有一个版本是:歌剧院蛋糕于上世纪60年代,由一位著名的法国饼师发明,法国的歌剧院很多都会附设餐厅,不过当提示入场的第一轮钟声响起时,来宾们或许未能及时吃最后一道菜——甜品,来宾们便会请餐厅预留甜品到中场休息的时候才吃。

蛋糕起源的说法比较多,我们也没必要去考证哪个是最真实,重要的是蛋糕本身比较好吃,同时也有这么多的故事在里头,更增加了这个蛋糕的魅力. 其实一款蛋糕能够流传久远或者非常知名跟故事文化绝对是不可分的,没了故事也就失去了流传下去的理由,有了故事,蛋糕就有了生命!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的蛋糕的同时回味动听的故事,让吃的乐趣更吸引人了!传统上,法式歌剧院蛋糕的表面会用巧克力奶油写上“OPERA”,有些师傅会在铺了巧克力淋面的蛋糕面上画音乐符号。

关于提拉米苏的由来,有一个温馨的故事:二战时期,一个意大利士兵要出征了,可是家里已经什么也没有了,爱他的妻子为了给他准备干粮,把家里所有能吃的饼干、面包全做进了一个糕点里,那个糕点就叫提拉米苏。

每当这个士兵在战场上吃到提拉米苏就会想起他的家,想起家中心爱的人。

提拉米苏,Tiramisu,在意大利文里,有“ 带我走” 的含义,带走的不只是美味,还有爱和幸福。

一层浸透了Espresso咖啡与酒(Masala、Rum或Brandy)、质感和海绵蛋糕有点像的手指饼干,一层混合了Mascar鄄ponecheese(最适合专门用来做Tiramisu的芝士)、蛋、鲜奶油和糖的芝士糊,层层叠上去,上头再撒一层薄薄的可可粉……这就是提拉米苏Tiramisu。

提拉米苏(Tiramisù),为一种意大利甜点,亦译成堤拉米苏. 有人说,它的滋味,是天堂的滋味;也有人说,它比爱情还要醉人而甜美;还有人形容第一次入口时,身心为之震慑、世界为之静寂、泪水由眼角缓缓低落而下……是的,它就是来自意大利的提拉米苏———Tiramisu,不过短短的时间内,便迅速席卷整个城市,影响之深,最近几乎只要还算正宗的意大利餐厅、咖啡厅甚至比较内行的甜品屋,都一定以Tiramisu作为招牌来号召客人。

所以我想,如果要投票来选今年最炙手可热的甜点,冠军应该非它莫属。

这一期的好食神就专门来介绍这种经典的西式甜点的形、色、味、来源、讲究与做法,好让喜爱甜点且又愿意动手的朋友对它有个全方位的了解。

品色味说起来,T iram isu的构成其实十分简单:一层浸透了E sp re sso咖啡与酒(M asala、R um或B randy)、质感和海绵蛋糕有点像的手指饼干,一层混合了M asc arp o n e c h e e se (最适合专门用来做T iram isu的芝士)、蛋、鲜奶油和糖的芝士糊,层层叠上去,上头在撒一层薄薄的可可粉……外观上,是咖啡与米白的简单对比,然而一口咬下去,便见真章———口感上,细绵柔软的组织交揉着滑润浓稠的结构、再夹杂些许粉细干爽的表面质感;味道上,则有芝士与鲜奶油的清爽奶香、蛋与糖的甜润、手指饼干的绵细、咖啡的苦甘、朱古力的馥郁、酒香的醇美醉人,多重层次与滋味在此交织融合,各种感官与知觉,都在一块小小的T iram isu里同时获得体验和满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