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学考试题
一、简答题
1、公民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哪些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表现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
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权
2.住宅不受侵犯权
3.人格尊严权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社会经济权利
1.财产权
2.劳动权
3.劳动者休息权
4.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
5.获得物质帮助权
6.受教育权
获得救济的权利
1.申诉、控告
2.取得国家赔偿权
3.取得国家补偿权
社会生活权利
1.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2.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3.妇女儿童权利等。
公民的平等权利
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一个国家的成文宪法讲了哪些内容?
各国宪法的内容结构大致相同,其主要的内容结构有以下部分:
1,序言。
这部分内容一般不具有法律意义,有的序言要陈述国家的基本象征,包括国旗、国徽、国歌、首都等;有的序言着重阐明制宪的目的、建国的宗旨、人民共同的信念和理想、保卫祖国的责任或国家发展的目的。
2,正文、这部分是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公民基本权利作出集体规范,即国家权力机构的产生、职权范围、组织方式、运行规则,以及公民呢的基本权利内容。
3,宪法保障制度。
这一部分包括宪法的修改程序、宪法的解释制度等内容,以确保当宪法发生变更等情况下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变更,维护宪法的权威性。
4,附则。
主要规定宪法实施的时间,以及为实施宪法必须做到的法律和组织上的准备。
3、我国宪法对中央政府权力的横向分工是如何规定的?
在中央层面,党中央行使领导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国务院行使行政权,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权,全国政协行使参政议政权,军事委员会行使军事权。
这六权不是平行的,它不但有横向职能分工,也有纵向上的职责分工。
党的领导权处于纵向权力分工的最顶层,通过行使领导权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起到引领的功能。
对于参政议政权是导向性领导,引导其围绕党中央确定的中心与大局开展参政议政工作;对于立法权是程序性领导,领导其参与协商并审议通过党提出的建议和主张;对于行政权是间接领导,通过党政结合体制,使得党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对于军事权是直接领导,通过党军合一体制,实现对于军事权的直接领导、绝对领导;对于司法权是宏观领导,主要是领导司法机关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不具体干预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全国人大的立法权处于纵向权力分工的第二层,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其任免,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权都由其任免行使机关的领导人员,并接受其监督。
参政议政权、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权处于纵向权力分工的第三层,在党的领导下分别履行自身职权,并受到立法权的制约与监督。
4、何为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种类?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第一,警告、通报批评。
警告、通报批评。
第二,罚款。
第三,吊销劳动行政许可证。
第四,责令停产停业。
第五,征收滞纳金。
二、论述题
5、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阐述行政许可的消极作用。
行政许可是现代国家管理的重要手段,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地运用于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许可制度也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体表现在:
(1)有利于国家对社会经济和其他事务的宏观管理。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的管理模式从直接管理逐渐向间接调控过渡。
许可即是间接管理的一种手段。
(2)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保障公共安全。
(3)有利于保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相对方一旦获得某种许可,则可依法行使相应的权利,从事有关活动,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非法干预。
2、在注意到行政许可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应清楚地看到,行政许可同样存在消极的作用。
具体说来有:
(1)行政许可的调节范围过广会阻碍统一、有序的市场体制的形成;
(2)行政许可运用不当会造成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3)过滥的行政许可制度的保护不利于企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许可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项管理措施和调节手段,但其适用范围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
三、案例分析题
6、案例一:我国现行宪法第89条第一款规定:国务院得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制定行政法规的职权。
案例二:1985年4月,我国六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做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和条例。
问题:(1)何谓宪法授权?现行宪法第89条第一款的授权方式有何缺陷(从权力分工
角度分析)?
(2)何谓法律授权?案例二中的授权有何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