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五味子栽培技术

北五味子栽培技术

北五味子栽培技术
摘要北五味子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经济植物,开发利用价值高。

特介绍北五味子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繁殖、园地的建立与管理、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北五味子;栽培;管理
北五味子不仅是名贵的中药材,还是酿造加工的优质原料,开发利用价值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种子繁殖
1.1种子的选择及种子处理
7月下旬以后,可到栽培园或野外调查选种,选择穗长8cm以上、平均粒重0.5g以上、果实着色早的结果树作为采种树,8月末至9月中旬采收果实。

采收后及时搓去果肉,漂去瘪粒,放阴凉处晾干。

也可在种子处理前用水浸泡数日后搓除果肉,漂去瘪粒。

12月下旬,将准备处理的种子用水浸泡5~7d,使其充分吸水,每隔2d换水1次,在换水时还可清除一部分瘪粒。

浸泡后,捞出控水至种子表面无水时与相当于种子2~3倍重量的洁净细河沙混匀,湿度保持在用手握能成团而不滴水即可,把它装入木箱或花盆中,放入室外预先准备好的深为50cm左右的坑窖中,其上覆盖10~15cm的细土,再盖上柴草或草帘子进行低温处理,翌年5~6月份即可裂口播种。

处理场地要选择高燥地点,以免水浸烂种。

1.2播种育苗
1.2.1育苗地的选择。

育苗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质土或砂质壤土,老参地是比较理想的育苗用地,地势要平坦,水源方便,排水良好。

育苗地要深耕细耙,耕深25~30cm。

结合整地基施有机肥10~15t/hm2。

1.2.2露地直播育苗。

可实行春播(5~6月份),播经过处理的种子;也可实行秋播,播当年采收而未经过处理的种子,秋播应在结冰前结束。

播种前做宽120cm、高15cm的育苗畦,长度依地势而定。

畦土要耙细,清除杂质,耧平即
可播种。

多采用横畦条播,按行距10~15cm开沟,沟深3cm左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1.5~3cm后的细土。

每平方米播种量为30g左右。

播后轻微镇压,整平畦面,贴好畦帮,包好畦头,浇透水,在畦面上覆盖一层稻草,或盖草帘保湿。

当出苗达50%~70%时,撤掉覆盖物,并随即搭设简易遮荫棚,棚高为1.0~1.5m,其上用草帘或苇帘等遮荫。

土壤干旱时,要浇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30%~40%。

当小苗长出4~5片真叶时,可撤掉遮荫帘,同时进行除草、松土、间苗和第一次追肥。

为了培养大苗和壮苗,定植株距应达7~10cm。

苗期追肥2次:第一次在撤遮荫棚时进行,施硝酸铵300~375kg/hm2;第二次追肥在苗高10cm 左右时进行,施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450~600kg/hm2,在行间开沟施入,沟深为3~5cm。

施肥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以利于幼苗生长。

2园地的建立与管理
2.1园地的选择
北五味子园地土质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壤肥力差异小、水土流失少的砂质壤土。

在建园的同时建设好排灌系统,交通还要便利。

2.2园地的规划
北五味子园地选好后,要进行小区规划。

土地平整后,可根据地势按南北或东西划行,行距2.0m。

在行上按宽80~100cm、深50~60cm挖好定植沟。

在回填时,每回填一层土施入一层有机肥与土拌匀,直至层层回填完毕。

施有机肥15~20t/hm2。

3栽植
3.1苗木的出圃
苗木的出圃标准为北五味子苗木茎的木质化达10~20cm。

3.2起苗
从苗畦的一端开始,将畦端土壤扒开,见到北五味子根系后,用锹沿根系层下面将苗起出。

起苗前要充分灌水,待水渗下、土壤干爽时再挖,这样能保证北五味子苗的质量。

如果是营养钵苗,用锹挖出即可。

3.3栽植
4月下旬至6月下旬均可栽植。

在已回填好的定植沟上,开穴栽植,株距为1m。

为了整齐栽植,可拉绳定穴,栽植后横看竖看均能成行,这样不仅便于田间管理,而且营养面积均匀。

定植后,挖深为30~35cm、直径为30cm的穴,每穴栽1株。

栽植时要使根系舒展,防止窝根与倒根,覆土后踏实,灌足水,待水渗完后用土封穴。

15d后进行查苗,对未成活的要补栽。

4田间管理
4.1灌水与施肥
北五味子喜水喜肥,生长期需要供应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成活后要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结冻前灌1次水,以利于越冬;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展叶前进行,第二次开花后进行,每次追施复合肥500kg/hm2,硫酸钾150kg/hm2,磷酸二铵200kg/hm2。

追施方法是在距离根部30cm左右周围开深15~20cm的环形沟,施入肥料后覆土。

同时,每年进行秋季施肥,约施优质厩肥50t/hm2。

4.2搭架
栽植后第二年搭架,也可当年搭架。

架材用长2.6m、小头直径为8~12cm 的硬杂木杆,也可用水泥柱在株行间每10cm埋1根立柱,每公顷需立1 024根。

立柱埋好后,用10号镀锌铁丝在立柱间距地面50cm处拉第一道横线,用铁丝缠绑在立柱上,铁丝要拉直、拉紧。

再往上每隔50cm拉1道铁丝,可拉3~4道,每公顷需10号镀锌铁丝1.3t。

然后在每株北五味子基部立1根竹竿,竹竿的直径为1~1.5cm、长2.2~2.4m,每公顷需竹竿1万根左右。

竹竿用绳绑固定在横线上,然后按右旋引蔓上架,开始时用绳绑,之后即自然缠绕上架。

4.3剪枝
4.3.1春剪。

在枝条萌动前进行,剪掉过密枝和枯枝,剪后枝条疏密适度,互不干扰。

4.3.2夏剪。

5月上中旬进行,主要剪掉基生枝、膛枝、重叠枝和病虫枝等。

同时,对过密的新生枝也需要进行疏剪或短剪。

如夏剪搞得好,秋季可轻剪或不剪。

4.3.3秋剪。

落叶后进行,主要剪掉基枝。

不论何时修剪,都应选留2~3条营养枝,并引蔓上架。

4.4松土除草
北五味子生育期间要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松土时,要避免碰伤根系,在北五味子基部做好树盘,以便于灌水。

4.5种植间作物
北五味子一至二年生不开花结果,行间又宽,可在行间打垄种植间作物,以矮棵作物为宜。

一般种植大豆,可收获大豆2t/hm2。

5病虫害防治
①根腐病。

5月上旬发病,用50%多菌灵500~1 000倍液浇根。

及时排除积水,保持土壤不积水。

并及时挖出病死植株烧毁,换上新土,补栽新株。

②红蜘蛛。

发现幼虫及时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6采收与加工
三年生北五味子开始结果,每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采收,果实已经红熟,应随熟随采。

采摘时要轻拿轻放,以保持商品质量。

加工方法有日晒和烘干2种。

烘干时,开始室温在60℃左右,当北五味子达到半干时将温度降到40~50℃,达到80%干时挪到室外日晒至全干,搓去果柄,调出黑粒即可入库储藏或出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