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根据经典力学原理,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是 AA. 空间平移对称性B. 时间平移对称性C. 空间方向对称性D. 空间和时间对称性2.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CA. 稳恒电场可以诱导稳恒磁场,稳恒磁场也可以诱导稳恒电场B. 交变电场可以诱导稳恒磁场,交变磁场也可以诱导稳恒电场C. 交变电场可以诱导交变磁场,交变磁场也可以诱导交变电场D. 稳恒电场可以诱导交变磁场,稳恒磁场也可以诱导交变电场3.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辐射功率与电荷振动频率的 D 成正比。
A. 一次方B. 二次方C. 三次方D. 四次方4.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当带电物体 B 时可辐射电磁波。
A. 作匀速直线运动B. 作圆周运动C. 相对静止D. 作任何运动5.两束光在相遇时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是它们的 D 。
A. 频率不同, 振动方向不同B. 频率不同, 振动方向相同C. 频率相同, 振动方向不同D. 频率相同, 振动方向相同6.按照光的波动学说,光的颜色取决于它的 A 。
A. 波长B. 亮度C. 相干性D. 波粒二象性7.全息照相的拍摄和再现原理是 B 。
A. 干涉记录, 干涉再现B. 干涉记录, 衍射再现C. 衍射记录, 干涉再现D. 衍射记录, 衍射再现8.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光在介质中的散射光强度与光波波长的 D 成反比。
A. 一次方B. 二次方C. 三次方D. 四次方9.根据热力学原理,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 B 。
A. 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物体的内能减小B. 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物体的内能增大C. 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物体的内能增大D. 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物体的内能减小10.卡诺定理认为:提高热机效率的有效方法是 B 。
A.增加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的温度B. 增加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之间的温度差C. 减小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之间的温度差D. 减小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的温度11.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机从高温物体吸取热量Q1,向低温物体放出热量 Q2,对外做功A,则 B 。
A. Q1 + Q2 + A = 0B. Q1 = Q2 + AC. Q1 = Q2 – AD. A = Q1 + Q212.量子力学认为: D 具有波动性。
A. 较小的微观粒子B. 较大的微观粒子C. 带电的微观粒子D. 所有微观粒子13.量子力学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 D 。
A. 具有连续的轨道和连续的能量B. 是一种经典的波动C. 具有分裂的轨道和连续的能量D. 是一种物质几率波14.根据玻尔理论,当原子核外的电子绕核转动时,电子具有 C 。
A. 连续的轨道和连续的能量B. 分裂的轨道和连续的能量C. 分裂的轨道和分裂的能量D. 连续的轨道和分裂的能量15.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认为:某一微观粒子的能量E和寿命t D 。
A. 不能被单独精确测量B. 不能被精确测量C. 能被同时精确测量D. 不能被同时精确测量16.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原子中每一个量子状态 B 。
A. 至少占有一颗电子B. 最多可容纳一颗电子,也可以空着C. 必须占有一颗电子D. 如果条件合适,可以容纳多颗电子17.当元器件的直径尺寸接近 D 时, 元器件可具有量子效应。
10-米 C. 红外线波长 D. 电子波长A. 310-米 B. 618.半导体的电阻随掺杂原子数目的增加而 A 。
A. 急剧下降B. 缓慢下降C. 不会变化D. 急剧上升19.根据扩散原理,将三价(硼)或五价(磷)杂质原子掺入到硅半导体材料中 A 。
A. 温度越高,掺杂越快B. 温度越低,掺杂越快C. 温度恒定,掺杂最快D. 掺杂快慢与温度无关20.当温度T <T C 时,超导体内部的电子与电子之间可形成具有 B 的电子对。
A. 相互远离B. 相互吸引C. 相互排斥D. 无相互作用21.根据德布罗意关系,在下面四种波动中, B 能量最大。
A. 紫外线B. X射线C. 微波D. 红外线22.根据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假说,当微观粒子的能量增大时,其 B 。
A. 波长变长B. 波长变短C. 波长不变D. 波长趋向无穷大23.根据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假说,当微观粒子的能量损耗时,其 C 。
A. 波长不变B. 波长变短C. 波长变长D. 不具有波动性24.水面上很薄的油层和肥皂泡的颜色是光的 C 造成的。
A. 折射效应B. 反射效应C. 干涉效应D. 衍射效应25.爱因斯坦光电效应认为:光 C 。
A. 是一种经典波动B. 是一种经典粒子C. 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D. 既不具有粒子性,也不具有波动性26.光速不变原理的含义是: D 。
A. 光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一样B. 光在传播过程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C. 光的传播速度在不同的参照系看来一定是一样的D. 在所有惯性参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始终一样27. 根据相对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上的时钟与地面上的时钟相比, B 。
A. 后者走得快些B. 后者走得慢些C. 二者一样快28.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时空观认为 C 。
A.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与物质的存在与否无关B. 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状态有关,但与物质的存在与否无关C. 时间和空间不仅与运动状态有关,且与物质的存在有关D. 时间与空间是相互独立的29.一列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 高速运动的列车朝前发射出一束激光。
激光相对于车厢的速度为c 。
则激光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 C 。
A. c v +B. c v -C. cD. v30. 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是指: C 。
A. 空间长度是相对的B. 时间是相对的C. 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惯性参照系中是等价的D. 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惯性参照系中是相对的31. 相对论中“时缓”和“尺缩”效应 A 。
A. 是客观效应B. 与参照系无关C. 因人而异D. 是主观效应32. 在所有元素中最稳定的原子核是 A 。
A. 铁原子核B. 氦原子核C. 金原子核D. 铜原子核33. 所有元素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统称核子)构成。
若要将原子核完全打碎成单独的质子和中子,那么平均每个核子所需能量最大的原子核是 C 。
A. 氦原子核B. 铀235原子核C. 铁原子核D. 碳原子核34.万物之间的最基本相互作用仅有四种。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原子之间没有引力相互作用B. 原子核内只有强相互作用C. 不同原子之间主要是强相互作用D. 原子核与核外电子之间主要是电磁相互作用35.自然界最基本的四种相互作用力是: D 。
A. 弹力、引力、电力、磁力B. 压力、引力、核力、电磁力C. 作用力、反作用力、拉力、推力D. 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36.物体间的摩擦力起因于物体表面分子或者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个相互作用主要取决于 B 。
A. 引力B. 电磁力C. 弱力D. 强力37.脉冲星的密度大约: D 。
A. 与水的密度相当B. 与金属的密度相当C. 与恒星的密度相当D. 是地球密度的1015倍38.“黑洞”是 C 。
A. 指黑色的空洞B. 太阳黑子C. 引力强到足以束缚光的星体D. 黑色物体39. 中国古代甲骨文中记载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超新星爆发的记录。
超新星的爆发预示 B 。
A. 一颗新的恒星的诞生B. 一颗恒星的终结C. 宇宙大爆炸的开始D. 宇宙的永恒40.太阳之所以成为恒星是因为其内部的氢通过核聚变源源不断地放出能量,以抵抗其自身的引力收缩。
当其核燃料耗尽后,太阳最终将成为 A 。
A. 黑矮星B. 中子星C. 黑洞D. 红巨星41.两个高能质子相互碰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只能产生质量小于质子质量的粒子B.不可能产生质量大于质子质量的粒子C.有可能产生3 个质子和一个反质子D.可以完全消失,而没有留下任何物质或能量42.按照现有的宇宙学观点,认为宇宙 B 。
A. 是无限大,且是永恒的B. 正在不断地膨胀着C. 正在不断地收缩,最后产生大爆炸D. 是有限的,且是永恒不变的43.按照宇宙的大爆炸理论,早期宇宙高温高密度,现在正处于不断的膨胀之中,那么根据广义相对论, B 。
A. 时间过得越来越快B. 时间过得越来越慢C. 时间的快慢没有任何变化D. 时间的快慢只与参照系的运动有关,与宇宙的膨胀与否无关44.太阳之所以成为恒星是因为其内部的氢通过核聚变源源不断地放出能量,以抵抗其自身的引力收缩,当其核燃料耗尽后,太阳最终将成为 C 。
A. 黑洞B. 中子星C. 黑矮星D. 红巨星45.黑洞也许是宇宙中最奇妙的星体。
物体要脱离黑洞的束缚从其表面离去, D 。
A. 它的速度必须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 它的速度必须大于第二宇宙速度C. 它的速度必须大于第三宇宙速度D. 是不可能的46.貌似杂乱无章,但具有精细的自相似结构的图形统称为分形。
描述分形的主要参数为分形维数。
一条海岸线其长度随测量尺度的减小而增长,但其所占面积始终为零,它的分形维数为 C 。
A. 1B. 2C. 大于1却小于2D. 大于247.人们对中长期天气的精确预报一直无能为力,这是因为 C 。
A.人们对大气的运动规律掌握得不够精确B.目前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不够强大C.大气运动规律是非线性的,本质上是不可能精确预报的D.大气不是决定论系统48.广义相对论中的等效原理是指 B 。
A.惯性参照系与匀加速参照系等价B.匀加速参照系可与某一个均匀引力场中静止参照系等效C.物理规律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具有相同形式D.任何参照系都相互等价49.有一艘宇宙飞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离开地球, 那么根据狭义相对论, B 。
A. 在地球上的人看来,飞船上的时钟走得快,宇航员做事也快B. 在地球上的人看来,飞船上的时钟走得慢,宇航员做事也慢C. 在宇航员看来,地球上的时钟走得快,地球上的人做事也快D. 宇航员在飞船上1小时内能干的事比他在地球上1小时内能干的事多50.太阳表面温度约为 C 。
A. 600℃B. 一千五百万度C. 6000℃D. 60000℃51.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 D 。
A. 约为7108.1 米 B. 30万公里C. 50000公里D. 在不同尺度下有完全的不同结果二、论述题1.什么是热寂? 它是如何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得的? 其错误原因是什么?答: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中的高温物体都将自动地将热量传向低温物体,最终整个宇宙将趋于温度均匀,一切热机(包括生命过程)的效率将在这个处处温度均匀的环境中降为零,进入所谓的“热寂”,宇宙也随之死亡。
热寂说的错误原因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在有限空间和有限时间中得出的一个相对真理,要把这样一个相对真理推广到广阔的宇宙当中,未免太不严谨,因为时至今日,宇宙学理论仍有许多问题还没有明了,宇宙中还有无数的未知。